一种轻质混凝土棚洞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5022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轻质混凝土棚洞防护结构,包括倾斜设置在棚洞上方的引流板,所述引流板一端与山体固定,所述引流板另一端通过支撑柱与路基固定;所述山体与棚洞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引流板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山体上;所述引流板上方倾斜设置有消能板,所述消能板底部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固定在所述山体上,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固定在所述引流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轻质混凝土棚洞防护结构,能够有效的吸收落雪所携带的冲击力和压力,避免棚洞直接受到落雪的冲击,保护棚洞不被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质混凝土棚洞防护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轻质混凝土棚洞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我国铁路、公路受到地形限制,常在崇山峻岭中穿行,不可避免的会以桥梁工程形式跨越山谷或者河流,还有可能会以隧道工程形式穿越崇山峻岭,特别的是在隧道洞口地形陡峻、峡谷深切地段,还常以桥隧相连的形式出现。由于桥隧相连地段受到地形及施工场地的限制,隧道进出口的边坡高陡,地质条件恶劣,由其是在高寒高原地区,山上的积雪容易发生雪崩,为避免影响交通,现有的措施是在路上建造棚洞结构。但是现有的棚洞缺少防护结构,积雪如果直接砸落到棚洞上,容易将棚洞砸坏,因此亟需一种棚洞防护结构,用来引导积雪,防止积雪将棚洞砸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质混凝土棚洞防护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轻质混凝土棚洞防护结构,包括倾斜设置在棚洞上方的引流板,所述引流板一端与山体固定,所述引流板另一端通过支撑柱与路基固定;所述山体与棚洞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引流板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山体上;所述引流板上方倾斜设置有消能板,所述消能板底部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固定在所述山体上,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固定在所述引流板上。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山体上的支撑筒,铰接在所述消能板底部的插接柱,套设在所述插接柱上的滑动筒;所述滑动筒与所述支撑筒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筒内部固定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套设在所述插接柱上,所述插接柱上套设有第一弹簧和限位板,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环和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插接柱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筒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位于所述滑动筒下方,所述滑动筒通过所述第二限位环与所述支撑筒限位配合。优选的,所述滑动筒与所述第二限位环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缓冲支撑部,若干所述缓冲支撑部沿周向等间距分布;所述缓冲支撑部包括固定在所述滑动筒底部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端贯穿所述第二限位环且与所述的限位环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动筒和所述第二限位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沿所述棚洞方向设置的若干个伸缩筒,所述伸缩筒的固定端与所述引流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筒的活动端与所述消能板铰接;所述伸缩筒上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消能板和所述引流板固定连接;相邻两所述伸缩筒之间设置有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固定在所述引流板上,所述消能板底部对称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末端与所述缓冲部铰接。优选的,所述缓冲部包括对称固定在所述引流板上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滑块铰接;两所述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导向滑槽上。优选的,所述引流板与所述消能板之间设置有引流部,所述引流部包括固定在所述引流板上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转动连接有若干个滚筒,相邻两所述滚筒间隙配合。优选的,所述滚筒外表面固定套设有橡胶套。优选的,所述山体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固定在所述凹槽内。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在山体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固定有斜撑,所述斜撑末端与所述山体固定;所述支撑板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顶端和第二连接柱顶端均与所述引流板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柱位于所述山体和所述第二连接柱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伸缩筒同轴设置。优选的,所述引流板采用轻质混凝土浇筑而成。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轻质混凝土棚洞防护结构,能够有效的吸收落雪所携带的冲击力和压力,避免棚洞直接受到落雪的冲击,保护棚洞不被损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棚洞防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二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缓冲座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棚洞-1;山体-2;引流板-3;支撑柱-4;消能板-5;支撑筒-6;插接柱-7;滑动筒-8;第一限位环-9;第一弹簧-10;限位板-11;第二限位环-12;支撑杆-13;第二弹簧-14;伸缩筒-15;第三弹簧-16;连接杆-17;导向滑槽-18;滑块-19;伸缩杆-20;第四弹簧-21;安装架-22;滚筒-23;凹槽-24;支撑板-25;斜撑-26;第一连接柱-27;第二连接柱-28;弧形导向板-29;底座-30;压板-31;限位块-32;弧形弹片-33;缓冲块-34;加强板-35;弧形支撑-3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轻质混凝土棚洞防护结构,包括倾斜设置在棚洞1上方的引流板3,引流板采用轻质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引流板3一端与山体2固定,所述引流板3另一端通过支撑柱4与路基固定;所述山体2与棚洞1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引流板3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山体2上;所述引流板3上方倾斜设置有消能板5,所述消能板5底部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所述山体2上开设有凹槽24,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固定在所述凹槽24内,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固定在所述引流板3上。其中,第一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在山体2上的支撑筒6,铰接在所述消能板5底部的插接柱7,套设在所述插接柱7上的滑动筒8;所述滑动筒8与所述支撑筒6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筒8内部固定有第一限位环9,所述第一限位环9套设在所述插接柱7上,所述插接柱7上套设有第一弹簧10和限位板11,所述第一弹簧10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环9和所述限位板1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11与所述插接柱7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筒6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12,所述第二限位环12位于所述滑动筒8下方,所述滑动筒8通过所述第二限位环12与所述支撑筒6限位配合。消能板5在受到冲击时,会带动插接柱7向下移动,同时对第一弹簧10进行压缩,利用第一弹簧10的压缩对消能板5受到的冲击进行缓冲消能。第二缓冲机构包括沿所述棚洞1方向设置的若干个伸缩筒15,所述伸缩筒15的固定端与所述引流板3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筒15的活动端与所述消能板5铰接;所述伸缩筒15上套设有第三弹簧16,所述第三弹簧16两端分别与所述消能板5和所述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质混凝土棚洞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设置在棚洞(1)上方的引流板(3),所述引流板(3)一端与山体(2)固定,所述引流板(3)另一端通过支撑柱(4)与路基固定;所述山体(2)与棚洞(1)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引流板(3)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山体(2)上;所述引流板(3)上方倾斜设置有消能板(5),所述消能板(5)底部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固定在所述山体(2)上,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固定在所述引流板(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混凝土棚洞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设置在棚洞(1)上方的引流板(3),所述引流板(3)一端与山体(2)固定,所述引流板(3)另一端通过支撑柱(4)与路基固定;所述山体(2)与棚洞(1)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引流板(3)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山体(2)上;所述引流板(3)上方倾斜设置有消能板(5),所述消能板(5)底部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固定在所述山体(2)上,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固定在所述引流板(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混凝土棚洞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山体(2)上的支撑筒(6),铰接在所述消能板(5)底部的插接柱(7),套设在所述插接柱(7)上的滑动筒(8);所述滑动筒(8)与所述支撑筒(6)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筒(8)内部固定有第一限位环(9),所述第一限位环(9)套设在所述插接柱(7)上,所述插接柱(7)上套设有第一弹簧(10)和限位板(11),所述第一弹簧(10)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环(9)和所述限位板(1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11)与所述插接柱(7)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筒(6)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12),所述第二限位环(12)位于所述滑动筒(8)下方,所述滑动筒(8)通过所述第二限位环(12)与所述支撑筒(6)限位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质混凝土棚洞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筒(8)与所述第二限位环(1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缓冲支撑部,若干所述缓冲支撑部沿周向等间距分布;所述缓冲支撑部包括固定在所述滑动筒(8)底部的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底端贯穿所述第二限位环(12)且与所述的限位环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13)上套设有第二弹簧(14),所述第二弹簧(14)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动筒(8)和所述第二限位环(1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混凝土棚洞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沿所述棚洞(1)方向设置的若干个伸缩筒(15),所述伸缩筒(15)的固定端与所述引流板(3)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筒(15)的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思李田波洛桑慈成权磊李立辉朱旭伟谢晋德何哲张盼盼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