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危岩落石拦挡结构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5023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边坡危岩落石拦挡结构的施工方法,采用双层水泥毯、型钢支撑件和锚杆形成加固桩桩井的护壁结构,替代了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护壁结构,采用单层水泥毯、横向固定框架和竖向固定框架形成挡土板的混凝土施工模板,以及加固桩在地面上相应部分的混凝土施工模板,替代了传统的施工模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施工方法操作简单、施工效率高、环保、安全风险低,大幅降低了施工人员出入场地的次数,减少了混凝土的需求量和混凝土浇筑的养护时间,控制了拦挡结构的施工成本,利于推广应用,尤其适用于高原高寒高陡的边坡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边坡危岩落石拦挡结构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
,特别是一种边坡危岩落石拦挡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危岩落石在山区高陡边坡上大量分布,特别是我国西南山区存在大量的危岩落石高陡边坡,当修建的道路工程通过艰险山区时,危岩落石的加固防护成为道路安全运营的关键,桩板式拦挡墙施工是危岩落石防护中常见的一种施工方式。高原区空气含氧量低,人员的劳动效率低、施工安全风险大,高寒区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及养护十分困难,且高陡边坡上材料运输麻烦、人员往返不便、施工效率低,因此,现有的桩板式拦挡墙施工方法在高原高寒高陡边坡上的应用十分困难,实用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桩板式拦挡墙施工方法,在高原高寒高陡边坡的环境下,存在实用性不足,施工十分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边坡危岩落石拦挡结构的施工方法,该方法施工方便,施工效率高,安全风险低、利于推广应用,通过该方法形成的拦挡结构易养护、经济性好,尤其适用于高原高寒高陡的区域对边坡危岩落石进行拦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边坡危岩落石拦挡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开挖加固桩的桩井;B、在所述桩井的侧壁铺设水泥毯一,并将所述水泥毯一固定在所述桩井四周的岩土壁上;C、对所述水泥毯一喷水固化,所述水泥毯一固化形成所述桩井的护壁结构;D、待所述水泥毯一固化后,在所述桩井的侧壁间隔安放竖向型钢支撑件,所述竖向型钢支撑件设置通孔,且所述竖向型钢支撑件紧贴所述水泥毯一设置;E、将钻头穿过所述竖向型钢支撑件的通孔后进行钻孔操作,钻头穿透所述水泥毯一钻进所述桩井四周的岩土壁,形成相应的钻孔;F、在多个钻孔中放入锚杆,所述锚杆伸入岩土内,并且所述锚杆将所述竖向型钢支撑件固定在所述水泥毯一上;G、在相邻两根所述竖向型钢支撑件之间,从竖直方向上间隔安放横向型钢支撑件,所述横向型钢支撑件设置通孔;H、将钻头穿过所述横向型钢支撑件的通孔后进行钻孔操作,钻头穿透所述水泥毯一钻进所述桩井四周的岩土壁,形成相应的钻孔;I、在多个钻孔中放入锚杆,所述锚杆伸入岩土内,并且所述锚杆将所述横向型钢支撑件固定在所述水泥毯一上;J、完成所述加固桩的浇筑;K、完成挡土板的浇筑。所述型钢支撑件的安装,根据现场施工情况,既可以先将所述竖向型钢支撑件全部固定后,再完成所述横向型钢支撑件的安装固定;也可以将所述竖向型钢支撑件先固定一部分如所述桩井单面侧壁上的所述竖向型钢支撑件,再安装固定相应部分的所述横向型钢支撑件,最后逐步完成剩余部分所述型钢支撑件的安装固定。通过所述水泥毯一、所述型钢支撑件和所述锚杆形成所述桩井的护壁结构,替代了所述桩井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护壁结构,该方法成型快、施工效率高,节省了护壁混凝土浇筑的养护时间,形成的结构轻、减少了混凝土的需求量,施工成本低,降低了施工人员出入场地的次数,环保、安全风险低,利于推广应用,尤其适用于高原高寒高陡的区域对边坡危岩落石进行拦挡。优选地,所述竖向型钢支撑件和所述横向型钢支撑件的通孔为预留孔,所述竖向型钢支撑件和所述横向型钢支撑件为方形的杆件,所述竖向型钢支撑件的间距为0.5m~1.5m,所述横向型钢支撑件的间距为0.5m~1.5m,所述锚杆选用螺纹锚杆,相邻两根所述锚杆的间距为0.5m~1m。型钢支撑件包括所述竖向型钢支撑件和所述横向型钢支撑件,所述预留孔是出厂前进行通孔的加工或者安装前提前对所述型钢支撑件进行钻孔,避免现场安装后对所述型钢支撑件进行钻孔固定,简化操作,便于固定安装,方形的所述型钢支撑件结构强度好,便于贴紧水泥毯进行安装固定;所述螺纹锚杆在注浆后就具有初锚力,适用于各种松软的岩土体,所述型钢支撑件的间距为相邻两根所述横向型钢支撑件的间距,或是相邻两根所述竖向型钢支撑件的间距,所述锚杆的间距可以通过所述预留孔的间距进行控制,间距的设定能够满足支撑或固定的需求,同时避免材料的浪费,控制施工的成本。优选地,所述桩井采用分节段开挖的方法,所述步骤A中开挖所述桩井的高度为1m~2m,所述桩井施工时,重复所述步骤A至所述步骤I,直至完成所述桩井的完整施工。选用所述分节段开挖的方法,并对所述桩井每一节段的高度进行设定,利于控制所述桩井侧面岩土壁的稳定性,保证所述桩井的施工质量。优选地,所述步骤J包括如下步骤:a.将加固桩钢筋笼放入所述桩井内,完成所述加固桩在所述桩井内相应部分的混凝土浇筑;b.所述加固桩钢筋笼在地面上的部分设置固定框架一;c.围绕所述固定框架一铺设水泥毯二,所述水泥毯二形成围绕所述加固桩钢筋笼的围护体;d.对所述围护体进行喷水固化,形成所述加固桩在地面上相应部分的施工模板框;e.完成所述加固桩剩余部分的混凝土浇筑。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桩井内的相应部分是指所述加固桩在地面以下的部分,通过所述水泥毯二和所述固定框架一形成所述加固桩在地面上相应部分的混凝土施工模板,替代了传统的施工模板,避免了模板材料的运输,该方法成型快、施工效率高、施工简便,形成的结构能够满足模板的使用需求。优选地,所述步骤K包括如下步骤:1)在完成所述步骤c后,进行所述步骤d前,所述加固桩钢筋笼在地面上的部分,且靠近边坡危岩的侧面设置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间隔设置,且所述连接钢筋贯穿所述围护体与所述加固桩钢筋笼固定连接,然后完成所述步骤d和所述步骤e;2)待所述加固桩固化后,在所述加固桩之间设置水泥毯三,所述水泥毯三穿过所述连接钢筋固定于所述加固桩靠近边坡危岩的侧面;3)对所述水泥毯三进行喷水固化;4)挡土板钢筋笼通过所述连接钢筋固定在所述加固桩之间,所述水泥毯三位于所述加固桩和所述挡土板钢筋笼之间;5)在所述挡土板钢筋笼靠近边坡危岩的侧面设置固定框架二;6)围绕所述固定框架二铺设水泥毯四,所述水泥毯三和所述水泥毯四形成所述挡土板的施工模板框;7)对所述水泥毯四进行喷水固化,完成所述挡土板的混凝土浇筑。所述连接钢筋的一端与所述加固桩钢筋笼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钢筋的另一端露出所述水泥毯二外;通过所述水泥毯三、所述水泥毯四和固定框架二形成所述挡土板的混凝土施工模板,替代了传统的施工模板,避免了模板材料的运输,该方法成型快、施工效率高、施工简便,形成的结构能够满足模板的使用需求。优选地,所述连接钢筋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间隔的间距均为0.5m~1m。对所述连接钢筋的间距进行设定,进而控制连接钢筋的数量,保证所述水泥毯三和所述挡土板钢筋笼的连接强度,同时控制所述连接钢筋的施工时间及成本。优选地,所述固定框架一包括横向固定框架一和竖向固定框架一,所述固定框架二包括横向固定框架二和竖向固定框架二,所述横向固定框架一和所述横向固定框架二由多根横向的钢筋形成,在所述横向固定框架一中,横向的钢筋设置在所述加固桩钢筋笼地面上的部分,且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均间隔设置,在所述横向固定框架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边坡危岩落石拦挡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A、开挖加固桩(1)的桩井(2);/nB、在所述桩井(2)的侧壁铺设水泥毯一(3),并将所述水泥毯一(3)固定在所述桩井(2)四周的岩土壁上;/nC、对所述水泥毯一(3)喷水固化,所述水泥毯一(3)固化形成所述桩井(2)的护壁结构;/nD、待所述水泥毯一(3)固化后,在所述桩井(2)的侧壁间隔安放竖向型钢支撑件(61),竖向型钢支撑件(61)设置通孔,且所述竖向型钢支撑件(61)紧贴所述水泥毯一(3)设置;/nE、将钻头穿过所述竖向型钢支撑件(61)的通孔后进行钻孔操作,钻头穿透所述水泥毯一(3)钻进所述桩井(2)四周的岩土壁,形成相应的钻孔;/nF、在多个钻孔中放入锚杆(5),所述锚杆(5)伸入岩土内,并且所述锚杆(5)将所述竖向型钢支撑件(61)固定在所述水泥毯一(3)上;/nG、在相邻两根所述竖向型钢支撑件(61)之间,从竖直方向上间隔安放横向型钢支撑件(62),所述横向型钢支撑件(62)设置通孔;/nH、将钻头穿过所述横向型钢支撑件(62)的通孔后进行钻孔操作,钻头穿透所述水泥毯一(3)钻进所述桩井(2)四周的岩土壁,形成相应的钻孔;/nI、在多个钻孔中放入锚杆(5),所述锚杆(5)伸入岩土内,并且所述锚杆(5)将所述横向型钢支撑件(62)固定在所述水泥毯一(3)上;/nJ、完成所述加固桩(1)的浇筑;/nK、完成挡土板(17)的浇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坡危岩落石拦挡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开挖加固桩(1)的桩井(2);
B、在所述桩井(2)的侧壁铺设水泥毯一(3),并将所述水泥毯一(3)固定在所述桩井(2)四周的岩土壁上;
C、对所述水泥毯一(3)喷水固化,所述水泥毯一(3)固化形成所述桩井(2)的护壁结构;
D、待所述水泥毯一(3)固化后,在所述桩井(2)的侧壁间隔安放竖向型钢支撑件(61),竖向型钢支撑件(61)设置通孔,且所述竖向型钢支撑件(61)紧贴所述水泥毯一(3)设置;
E、将钻头穿过所述竖向型钢支撑件(61)的通孔后进行钻孔操作,钻头穿透所述水泥毯一(3)钻进所述桩井(2)四周的岩土壁,形成相应的钻孔;
F、在多个钻孔中放入锚杆(5),所述锚杆(5)伸入岩土内,并且所述锚杆(5)将所述竖向型钢支撑件(61)固定在所述水泥毯一(3)上;
G、在相邻两根所述竖向型钢支撑件(61)之间,从竖直方向上间隔安放横向型钢支撑件(62),所述横向型钢支撑件(62)设置通孔;
H、将钻头穿过所述横向型钢支撑件(62)的通孔后进行钻孔操作,钻头穿透所述水泥毯一(3)钻进所述桩井(2)四周的岩土壁,形成相应的钻孔;
I、在多个钻孔中放入锚杆(5),所述锚杆(5)伸入岩土内,并且所述锚杆(5)将所述横向型钢支撑件(62)固定在所述水泥毯一(3)上;
J、完成所述加固桩(1)的浇筑;
K、完成挡土板(17)的浇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危岩落石拦挡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型钢支撑件(61)和所述横向型钢支撑件(62)的通孔为预留孔,所述竖向型钢支撑件(61)和所述横向型钢支撑件(62)为方形的杆件,所述竖向型钢支撑件(61)的间距为0.5m~1.5m,所述横向型钢支撑件(62)的间距为0.5m~1.5m,所述锚杆(5)选用螺纹锚杆,相邻两根所述锚杆(5)的间距为0.5m~1.0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危岩落石拦挡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井(2)采用分节段开挖的方法,所述步骤A中开挖所述桩井(2)的高度为1m~2m,所述桩井(2)施工时,重复所述步骤A至所述步骤I,直至完成所述桩井(2)的完整施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危岩落石拦挡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J包括如下步骤:
a.将加固桩钢筋笼(7)放入所述桩井(2)内,完成所述加固桩(1)在所述桩井(2)内相应部分的混凝土浇筑;
b.所述加固桩钢筋笼(7)在地面上的部分设置固定框架一;
c.围绕所述固定框架一铺设水泥毯二(10),所述水泥毯二(10)形成围绕所述加固桩钢筋笼(7)的围护体;
d.对所述围护体进行喷水固化,形成所述加固桩(1)在地面上相应部分的施工模板框;
e.完成所述加固桩(1)剩余部分的混凝土浇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边坡危岩落石拦挡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K包括如下步骤:
1)在完成所述步骤c后,进行所述步骤d前,所述加固桩钢筋笼(7)在地面上的部分,且靠近边坡危岩的侧面设置连接钢筋(11),所述连接钢筋(11)间隔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裕春王晓刚陈雅婷刘昕李准郭建宁刘晋南钱昊黎伟刘浪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