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和防止45#钢零件淬火开裂的热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8779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和防止45#钢零件淬火开裂的热处理工艺,适用于直径4~12mm的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和防止45#钢零件淬火开裂的热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45#钢热处理工艺,涉及一种控制和防止45#钢零件淬火开裂的热处理工艺,特别是用于控制和防止45#钢钢丝及其箍状紧固件制品在热处理过程中淬火裂纹的产生。
技术介绍
直径为4mm的45#钢钢丝是一种用于制造箍圈的材料用料规格,由于该种紧固件需要满足一定的强度与硬度,需对其进行淬火和回火的强化热处理工序。45#钢传统淬火热处理规范为淬火温度820℃,冷却介质为水或10%盐水,水温为室温,但45#钢有效尺寸为4mm~8mm时在淬火过程中极易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纹,废品损失较大,淬火裂纹难以控制。因此,在工厂生产中此项零件一直采用三硝液作为淬火介质,虽然如此,但仍未能完全控制裂纹的产生,按现有工艺在生产中裂纹产生的概率高达50%。产品表面存在任何裂纹均无法满足特种产品的表面质量要求,为解决表面的裂纹问题以往只能采取“以量保质”以及安排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操作者进行生产,这样不仅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对操作者要求过高,严重影响了班组的管理和人员的协调安排。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控制和防止45#钢零件淬火开裂的热处理工艺,能够在热处理过程中有效控制和防止直径为4~12mm的45#钢钢丝及其制品淬火开裂的方法,提高零件的合格率。技术方案一种控制和防止45#钢零件淬火开裂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4~12mm的45#钢零件,状态为原始直棒状或半成品弯曲带螺纹状态;处理步骤如下:步骤1:将45#钢零件吊挂入炉淬火,淬火保温的温度为780~860℃,淬火保温时间为5~12min;步骤2:淬火保温结束后出炉在空气中预冷,预冷2s后淬入淬火油或预冷6~8s后淬入三硝液中使零件冷却至低于300℃时出三硝液,然后空冷至室温;步骤3:然后进行回火,回火与淬火间隔时间控制在3min以内;回火的零件到温入炉,回火保温温度为490~570℃,回火温度保温时间为30~50min;回火保温结束后出炉空冷。所述吊挂入炉的45#钢零件放置在设备的炉温均匀性测试有效区内。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控制和防止45#钢零件淬火开裂的热处理工艺,适用于直径4~12mm的45#钢半圆箍的热处理,待处理零件的状态为原始直棒状或半成品弯曲带螺纹状态。淬火时零件吊挂在专用工装上入炉;淬火的工艺参数为:淬火保温温度为780~860℃,淬火温度保温时间为5~12min;淬火保温结束后出炉在空气中预冷,预冷2s后淬入专用淬火油或预冷7~8s淬入三硝液中使零件冷却至室温。淬火与回火的间隔时间控制在3min以内;回火的零件到温入炉,回火保温温度为490~570℃,回火温度保温时间为30~50min。回火保温结束后出炉空冷。本专利技术分析45#钢半箍圈产生淬火裂纹的主要原因(原始组织缺陷、淬火的组织应力和热应力共同作用的内应力超过其材料断裂极限),零件受内应力开裂是由于冷却介质三硝液所致。当零件从800℃以上开始入冷却介质进行冷却时,在AC1以上冷却速度过快,造成零件产生的热应力过大,没有达到较为理想的淬火冷却速度,所以零件易产生裂纹。在本专利技术中,45#钢淬火热处理改进后的工艺要点有以下4个方面:淬火前预冷、淬火与回火时间间隔、使用油作为淬火介质、改变零件的形状结构及尺寸。淬火前预冷:零件淬火入三硝液前在空气中预冷,可以减少热应力。使工件变形和开裂倾向减小。若没有预冷或预冷的时间太短,则起不到降温减少热应力的作用;若预冷的时间过长,则零件温降过多,会发生非马氏体转变,影响淬火效果,或导致零件热处理失效。淬火后及时回火:淬火后待零件温度降至300℃左右时出三硝液空冷,空冷一定时间后及时回火。使用油作为淬火介质:按照一般淬火原则,应尽可能采用冷却速度小的淬火介质以降低淬火零件的内应力,尤其是小截面的45#钢零件,应采用冷却速度小的冷却介质,提高加热温度,加大过冷度和提高临界冷却速度,也可防止和减小45#钢淬火裂纹。改变零件的形状结构及尺寸:避免危险尺寸,稍微改变易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如加大倒角尺寸及R处圆角尺寸,均可避免淬火裂纹;如能另选材料或改变尺寸与结构,也能避免淬火裂纹。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分析45#钢淬火裂纹的形成机理,制定并优化热处理工艺路线,消除45#钢零件淬火后的裂纹缺陷,使热处理合格品率提高40%以上,且对现有的热处理设备不要求大规模改动,易于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45#钢过冷奥氏体的CCT曲线图;图2为45#钢淬火理想冷却曲线图;图3为过饱和硝盐水溶液冷却曲线。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中所述45#钢的化学成分见表1。CSiMnCuNiCrPS0.420.170.5≤0.≤0.≤0.≤0.≤0.表145#钢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wt.%)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硝液配方如下:三硝液配方:25%NaNO3+20%NaNO2+20%KNO3+5%H2O实施例1:Φ4mm直棒状态45#钢半圆箍的强化热处理(冷却介质为油):步骤一:检查待处理零件的形状、尺寸及表面质量,不允许存在磕碰伤及裂纹;步骤二:在空气电阻炉的仪表盘上设定程序,待炉温达到淬火保温温度(820℃)后,吊挂在专用工装上的零件入炉,在炉温恢复至设定温度后按设定时间计时保温,保温时间为7min。步骤三:保温结束后,零件立即(约2s)入油冷却。步骤四:冷却后的零件在循环空气电阻炉中进行回火,回火保温温度为525℃,回火保温时间为40min,回火保温结束后出炉空冷。试验结果:热处理后零件表面无裂纹,硬度为HRA65~66.4,但有软点存在。机械性能结果见表2,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少量残余铁素体。表2机械性能实验报告实施例2:Φ4mm直棒状态45#钢半圆箍的强化热处理(冷却介质为三硝液):步骤一:检查待处理零件的形状、尺寸及表面质量,不允许存在磕碰伤及裂纹;步骤二:在空气电阻炉的仪表盘上设定程序,待炉温达到淬火保温温度(820℃)后,吊挂在专用工装上的零件入炉,在炉温恢复至设定温度后按设定时间计时保温,保温时间为7min。步骤三:保温结束后,零件在空气中预冷8s后入三硝液冷却。步骤四:冷却后的零件在循环空气电阻炉中进行回火,回火保温温度为525℃,回火保温时间为40min,回火保温结束后出炉空冷。试验结果:热处理后零件表面没有裂纹,硬度为HRC29~31。实施例3:Φ4mm弯曲带螺纹状态45#钢的强化热处理(冷却介质为三硝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和防止45#钢零件淬火开裂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4~12mm的45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923 CN 20201101309141.一种控制和防止45#钢零件淬火开裂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4~12mm的45#钢零件,状态为原始直棒状或半成品弯曲带螺纹状态;处理步骤如下:
步骤1:将45#钢零件吊挂入炉淬火,淬火保温的温度为780~860℃,淬火保温时间为5~12min;
步骤2:淬火保温结束后出炉在空气中预冷,预冷2s后淬入淬火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高远席常亮刘佳杨强李磊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