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生产7-脱氢胆固醇的重组酿酒酵母菌株及其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8643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代谢领域,特别涉及生产7‑脱氢胆固醇的酿酒酵母菌株及其构建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两种生产7‑脱氢胆固醇的重组酿酒酵母菌株(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其命名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yBE_Sc01250043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yBE_Sc01250045,简称SyBE_Sc01250043和SyBE_Sc01250045及其构建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重组酿酒酵母菌株相对于现有报道的菌株显著提高了7‑脱氢胆固醇的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产7-脱氢胆固醇的重组酿酒酵母菌株及其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代谢领域,特别涉及生产7-脱氢胆固醇的酿酒酵母菌株及其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7-脱氢胆固醇是一种具有高附加值并在工业和医学都有广泛应用的甾体,可用于液晶制造,电磁检测、生物医学等领域。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可转化为维生素D3,日光紫外线照射可以将人体皮肤内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维生素D可用于治疗维生素D3缺乏症、佝偻病等、家族性低磷血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而维生素D的缺乏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癌症、自身免疫疾病等。目前市场上维生素D3的获取途径主要为从金枪鱼肝油中提取,或经7-脱氢胆固醇的光化学反应合成,光化学反应转化率可高达96%,因此合成7-脱氢胆固醇成为了合成维生素D3的关键步骤。目前常用的合成7-脱氢胆固醇的化学方法一般以胆固醇作为原料衍生出溴化/脱溴化氢法、氧化/还原/消除法、热分解法,以及通过生物转化的方法将胆固醇转化为7-脱氢胆固醇。传统的7-脱氢合成方法是化学合成法,具有反应步骤繁琐、收率低、副产物多、高耗能、污染重等缺点。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7-脱氢胆固醇路径酶的过表达和/或其在细胞器中的重排在合成7-脱氢胆固醇、提高7-脱氢胆固醇的产量和/或降低7-脱氢胆固醇的中间体或副产物中的应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7-脱氢胆固醇路径酶的过表达和/或其在细胞器中的重排在合成7-脱氢胆固醇、提高7-脱氢胆固醇的产量和/或降低7-脱氢胆固醇的中间体或副产物中的应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7-脱氢胆固醇路径酶包括DHCR24、ERG2、ERG3、ERG1、ERG11、ERG24、ERG25、ERG26、ERG27中的一个或多个。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器包括内质网和/或脂质体。


4.酿酒酵母重组菌株,其特征在于,其7-脱氢胆固醇路径酶过表达和/或所述7-脱氢胆固醇路径酶在细胞器中重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酿酒酵母重组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7-脱氢胆固醇路径酶包括DHCR24、ERG2、ERG3、ERG1、ERG11、ERG24、ERG25、ERG26、ERG27中的一个或多个。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酿酒酵母重组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酿酒酵母重组菌株包括如下模块:
模块一:ERG2-ERG3;
模块二:DHCR24;
其中,ERG2和DHCR24用AAM-B定位;ERG3用oleosin定位;
AAM-B-ERG2、Oleosin-ERG3(或ERG2、ERG3)整合于HO位点,AAM-B-DHCR24或DHCR24整合于ERG6位点,同时敲除ERG6;或
模块三:ERG1-ERG11-ERG24;
模块四:ERG25-ERG26-ERG27;
其中,模块三和模块四中三个基因的前两个基因进行融合,并将Oleosin序列置于两基因之间用于定位;第三个基因用AAM-B序列进行定位,两个模块分别整合于delta22位点和delta15位点;
或将模块一导入到tau3位点。


7.如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酿酒酵母重组菌株,其特征在于,DHCR24、ERG2和/或ERG3定位于脂质体;或
DHCR24、ERG2和/或ERG3过表达于内质网;或
ERG2、ERG3定位于脂质体以及DHCR24过表达于内质网;或
ERG2、ERG3过表达于内质网以及DHCR24定位于脂质体;或
DHCR24、ERG2和/或ERG3定位于脂质体以及ERG2和/或ERG3过表达于内质网;或
DHCR24、ERG2和/或ERG3定位于脂质体以及ERG25、ERG26和/或ERG27过表达于内质网;或
DHCR24、ERG2和/或ERG3定位于脂质体以及ERG25、ERG26和/或ERG27定位于脂质体;或
DHCR24、ERG2和/或ERG3定位于脂质体以及ERG1、ERG11和/或ERG24过表达于内质网;或
DHCR24、ERG2和/或ERG3定位于脂质体以及ERG1、ERG11和/或ERG24定位于脂质体;或
DHCR24、ERG2和/或ERG3定位于脂质体,以及ERG25、ERG26和/或ERG27定位于脂质体,以及ERG1、ERG11和/或ERG24过表达于内质网;或
DHCR24、ERG2和/或ERG3定位于脂质体,ERG25、ERG26和/或ERG27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元英进郭晓静王颖肖文海姚明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