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融合表达β‑甘露聚糖酶和α‑半乳糖苷酶的毕赤酵母,其特征在于,包括pPIC9K载体、β‑甘露聚糖酶基因以及α‑半乳糖苷酶基因,所述β‑甘露聚糖酶基因与α‑半乳糖苷酶基因组成融合基因,融合基因两端包含EcoRI和Not1酶切位点序列和载体pPIC9K的同源臂序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β‑甘露聚糖酶和α‑半乳糖苷酶融合使用可以更加彻底地降解半乳甘露聚糖,以β‑甘露聚糖酶和α‑半乳糖苷酶融合使用作为饲料添加剂处理饲料后不会造成营养物质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融合表达β-甘露聚糖酶和α-半乳糖苷酶的毕赤酵母、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一种融合表达β-甘露聚糖酶和α-半乳糖苷酶的毕赤酵母、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半乳甘露聚糖是一种抗营养因子,可以增加饲料的粘度,降低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动物体内不能产生降解半乳甘露聚糖的酶类,动物采食半乳甘露聚糖含量高的食物后,无法对饲料养分充分消化和吸收。动物会产生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等症状。现有技术通过单一的酶如β-甘露聚糖酶消除抗营养因子半乳甘露聚糖,但是,β-甘露聚糖酶只能水解甘露糖骨干的1,4连接键,不能水解1,6键连接的半乳糖残基,不能把半乳甘露聚糖充分降解。而且单一的酶降解半乳甘露聚糖后的产物分子量大,不容易被动物吸收利用,造成了营养物质的浪费,也使得动物觅食后长不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融合表达β-甘露聚糖酶和α-半乳糖苷酶的毕赤酵母、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β-甘露聚糖酶和α-半乳糖苷酶融合使用作为饲料添加剂处理饲料后不会造成营养物质浪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融合表达β-甘露聚糖酶和α-半乳糖苷酶的毕赤酵母,包括pPIC9K载体、β-甘露聚糖酶基因以及α-半乳糖苷酶基因,所述β-甘露聚糖酶基因与α-半乳糖苷酶基因组成融合基因,融合基因两端包含EcoRI和Not1酶切位点序列和载体pPIC9K的同源臂序列。进一步地,所述毕赤酵母的表达质粒包括pPIC9K载体和EcoRI酶切位点以及Not1酶切位点之间的全长融合基因。进一步地,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融合表达β-甘露聚糖酶和α-半乳糖苷酶的毕赤酵母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化学合成改良的β-甘露聚糖酶与α-半乳糖苷酶的融合基因;S2、酶切S1中所得融合基因与酶切线性化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连接或重组,得融合基因表达质粒;S3、将S2中构建好的融合基因表达质粒酶切线性化后,转化入毕赤酵母感受态细胞中;S4、通过His缺陷和G418抗性筛选出有融合基因插入的毕赤酵母菌。进一步地,所述S2中融合基因序列与酶切线性化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通过T4连接酶或2XClonExpressMix连接或重组。进一步地,所述S3中表达质粒采用Sacl酶切线性化。进一步地,所述表达质粒线性化后跑1%的agarose琼脂糖凝胶确认重组质粒完全线性化。进一步地,将完全线性化的所述表达质粒转化入毕赤酵母感受态细胞中,220rpm条件下进行摇床培养1.5h。进一步地,将所述整合有β-甘露聚糖酶和α-半乳糖苷酶的融合基因的毕赤酵母菌株跑SDS-PAGE胶鉴定分泌蛋白,挑选得β-甘露聚糖酶和α-半乳糖苷酶的融合基因表达量高的菌株。进一步地,一种融合表达β-甘露聚糖酶和α-半乳糖苷酶的毕赤酵母的应用,包括如下步骤:a、将毕赤酵母工程菌株转接入含有10-15mLBMGY培养基带透气塞的50mL离心管,在28℃,220rpm条件下进行摇床培养至OD600=2-5;b、菌体重悬于BMM培养基,220rpm条件下进行摇床培养,每24h加0.5%甲醇诱导,培养4-5天;c、应用:将β-甘露聚糖酶和α-半乳糖苷酶的融合酶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降解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半乳甘露聚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β-甘露聚糖酶和α-半乳糖苷酶融合使用可以更加彻底地降解半乳甘露聚糖,以β-甘露聚糖酶和α-半乳糖苷酶融合使用作为饲料添加剂处理饲料后不会造成营养物质浪费。附图说明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图1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的酶表达图。附图标记说明:A:Proteinladder,B: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融合表达β-甘露聚糖酶和α-半乳糖苷酶(分子量125KDa),C:单独表达β-甘露聚糖酶(分子量40KDa),D:单独表达α-半乳糖苷酶(分子量84KDa)图2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的酶切对照图。附图标记说明:A:单独使用β-甘露聚糖酶,可以部分降解半乳甘露聚糖并释放部分单糖和低聚糖;B:单独使用α-半乳糖苷酶,可以降解半乳甘露聚糖的侧链半乳糖;C: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融合表达β-甘露聚糖酶和α-半乳糖苷酶后,可以彻底降解半乳甘露聚糖并释放大量单糖和寡糖;D:半乳甘露聚糖(不加酶);E:1%甘露糖;F:1%半乳糖;G:1%蔗糖;H:1%麦芽糖;I:1%乳糖;J:1%棉籽糖;K:1%低聚半乳糖。具体实施方式容易理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专利技术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专利技术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实施例1融合表达β-甘露聚糖酶基因和α-半乳糖苷酶基因manβ-agaα并消除饲料中半乳甘露聚糖的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如下步骤:优化改良的β-甘露聚糖酶和α-半乳糖苷酶的融合基因manβ-agaα的序列,如SEQIDNo.1;序列两端包含EcoRI和Not1酶切位点序列和载体pPIC9K的同源臂序列;化学合成如SEQIDNo.1所示的序列;融合基因manβ-agaα片段和载体pPIC9K均经EcoRI和Not1双酶切,酶切体系如下:片段/载体44μLEcoRI5μLNot15μL10Xbuffer6μL60μL将酶切后的融合基因manβ-agaα片段与酶切后的pPIC9K载体连接,连接体系如下:线性化载体15μL片段5μLT4连接酶4μLddH2Oto40μL将连接产物转化入大肠杆菌Top10感受态细胞;涂布含氨苄青霉素的平板;PCR检测阳性克隆。菌检上游引物PF1:AACAGACCATGCCGTTGCTA,下游引物PR1:AACGGCTGGGATTCGGAAAT;扩大培养并用质粒小提试剂盒抽提质粒,得到目的质粒pPIC9K-manβ-agaα;质粒均用SacI酶切线性化,酶切体系如下:质粒48μLSacI6μL10Xbuffer6μL60μL跑1%的agarose琼脂糖凝胶确认质粒完全线性化;将线性化的质粒电转化入毕赤酵母GS115感受态细胞中,220rpm条件下进行摇床培养1.5-2h,4500rpm离心7min收集菌体;将菌体涂布在His缺陷平板上培养2-3天,挑选单菌落;通过2-4mg/mLG418的平板筛选出含有融合基因的毕赤酵母菌p-manβ-agaα;将毕赤酵母工程菌p-manβ-agaα转接入含有10-20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融合表达β-甘露聚糖酶和α-半乳糖苷酶的毕赤酵母,其特征在于,包括pPIC9K载体、β-甘露聚糖酶基因以及α-半乳糖苷酶基因,所述β-甘露聚糖酶基因以及α-半乳糖苷酶基因组成融合基因,融合基因两端包含EcoRI和Not1酶切位点序列和载体pPIC9K的同源臂序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融合表达β-甘露聚糖酶和α-半乳糖苷酶的毕赤酵母,其特征在于,包括pPIC9K载体、β-甘露聚糖酶基因以及α-半乳糖苷酶基因,所述β-甘露聚糖酶基因以及α-半乳糖苷酶基因组成融合基因,融合基因两端包含EcoRI和Not1酶切位点序列和载体pPIC9K的同源臂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表达β-甘露聚糖酶和α-半乳糖苷酶的毕赤酵母,其特征在于,所述毕赤酵母的表达质粒包括pPIC9K载体和EcoRI酶切位点以及Not1酶切位点之间的全长融合基因。
3.一种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融合表达β-甘露聚糖酶和α-半乳糖苷酶的毕赤酵母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化学合成改良的β-甘露聚糖酶与α-半乳糖苷酶的融合基因;
S2、酶切S1中所得融合基因与酶切线性化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连接或重组,得融合基因表达质粒;
S3、将S2中构建好的融合基因表达质粒酶切线性化后,转化入毕赤酵母感受态细胞中;
S4、通过His缺陷和G418抗性筛选出有融合基因插入的毕赤酵母菌。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融合表达β-甘露聚糖酶和α-半乳糖苷酶的毕赤酵母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融合基因序列与酶切线性化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通过T4连接酶或2XClonExpressMix连接或重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融合表达β-甘露聚糖酶和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佑民,钟诚,于婷婷,张慧,郑业鸿,雷雨,孟维龙,张文荟,林莉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国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