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升降无人驾驶司机操纵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7964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升降无人驾驶司机操纵台,包括操纵台固定底座和通过升降单元与操纵台固定底座连接的操纵台升降组件,其中:操纵台升降组件包括框架,框架的上表面设置一开口,框架的下方设置一容置空间;上盖板,用于无人驾驶模式时覆盖操纵台工作区;上盖板翻转单元,与上盖板连接,上盖板翻转单元驱动上盖板翻转和移动;其中,当司机操纵台从无人驾驶模式转换成人工驾驶模式时,上盖板翻转单元带动上盖板翻转,并通过开口回缩至容置空间内,操纵台升降组件通过升降单元相对于操纵台固定底座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无人驾驶和人工驾驶模式的自动转换和司机操纵台高度的调整,提高了驾驶员的驾驶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升降无人驾驶司机操纵台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操纵台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升降无人驾驶司机操纵台。
技术介绍
随着轨道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司机对操作的舒适性与智能性需求不断增加。此外,司机操纵台作为列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车型对操纵台可调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轨道交通行业司机操纵台一般采用固定的结构形式,无法实现操纵台的高度调节。此外,传统的无人驾驶所用司机操纵台在需要进行人工操作时,只能采用手动翻盖式或者滑盖式结构打开操作区盖板(例如CN208963065U、CN209938586U),无法实现智能自动翻折从而自动暴露操作区的功能,操作起来十分不便。针对已有的专利技术,例如一种轻轨车上使用的可升降式司机操纵台(CN208530559U)仅仅是采用手动翻折实现检修的方便性,无法实现对不同驾驶员身高的适应性。因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目前轨道交通行业对司机操纵台越来越高的需求,设计一种实现司机操纵台智能电动升降和操作区上盖板智能电动隐藏功能的自动升降无人驾驶司机操纵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升降无人驾驶司机操纵台,以实现无人驾驶和人工驾驶的自动转换,并调整人工驾驶模式下的工作台的高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模式转换和工作台的高度调节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升降无人驾驶司机操纵台,包括:一操纵台固定底座和通过一升降单元与操纵台固定底座连接的一操纵台升降组件,其中:操纵台升降组件包括:一框架,框架的上表面设置一开口,框架的下方设置一容置空间;一上盖板,用于无人驾驶模式时覆盖操纵台工作区;一上盖板翻转单元,与上盖板连接,上盖板翻转单元驱动上盖板翻转和移动;其中,当司机操纵台从无人驾驶模式转换成人工驾驶模式时,上盖板翻转单元带动上盖板翻转,并通过开口回缩至容置空间内,操纵台升降组件通过升降单元相对于操纵台固定底座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本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无人驾驶模式到人工驾驶模式的转换以及人工驾驶模式下,司机操纵台高度的自动调整。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升降单元包括:导向机构,设置在操纵台固定底座和操纵台升降组件之间;驱动机构,安装在操纵台固定底座上,且与操纵台升降组件连接;驱动机构驱动操纵台升降组件沿着导向机构相对操纵台固定底座运动。本技术方案实现操纵台升降组件和操纵台固定底座之间的相对运动,实现了司机操纵台高度的调整。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柱,导向柱设置在操纵台固定底座上;导柱套筒,导柱套筒设置在操纵台升降组件上,导向套筒与导向柱滑动连接;支撑弹簧,支撑弹簧套设在导向柱上;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安装在操纵台固定底座上;第一丝杠,与伺服电机连接;第一丝杠滑块,安装在第一丝杠上,且,第一丝杠滑块与操纵台升降组件连接;伺服电机驱动,通过一行星减速器将驱动力传送至第一丝杠,第一丝杠带动第一丝杠滑块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操纵台升降组件沿着导向机构相对操纵台固定底座运动。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操纵台固定底座包括:固定框架底座,玻璃钢固定罩板,与固定框架底座连接;若干个电机支撑柱,与第一丝杠滑块连接,第一丝杠滑块经伺服电机驱动带动操纵台升降组件沿着电机支撑柱上下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包括:玻璃钢罩板,玻璃钢罩板的侧面与玻璃钢固定罩板滑动连接,玻璃钢罩板的上表面包括开口和与操纵台工作区配合的工作区开口;升降框架,与玻璃钢罩板连接;其中,当调整操纵台升降组件和操纵台固定底座之间的相对位置时,框架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沿着第一丝杠、电机支撑柱和导向机构上下运动。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框架还包括与升降框架连接的纵导轨,上盖板翻转单元包括:铰链导向支撑板,与上盖板通过两个复合铰链连接;电缸,与两个复合铰链通过一连杆连接,电缸收缩或伸出时,经过连杆和复合铰链驱动上盖板打开或关闭;下驱动电机,安装在操纵台固定底座上;第二丝杠,与下驱动电机连接;第二丝杠滑块,安装在第二丝杠上;滑块转接件127,安装在第二丝杠滑块上,且,与铰链导向支撑板连接;若干个连接滑块,分设在铰链导向支撑板的两侧,与纵导轨滑动连接,下驱动电机驱动,经由连接滑块和滑块转接件127带动铰链导向支撑板和上盖板沿着纵导轨和第二丝杠滑动至容置空间。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自动升降无人驾驶司机操纵台还包括:后部门板,后部门板与开口配合设置;后部门板驱动单元,安装在操纵台升降组件上,后部门板驱动单元带动后部门板翻转。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后部门板驱动单元包括:两个导轨驱动机构,分设在后部门板的两侧,导轨驱动机构带动后部门板翻转;导轨驱动机构进一步包括:后驱动电机,安装在操纵台升降组件上;第三丝杠,与后驱动电机通过一转接件连接;第三丝杠滑块,安装在第三丝杠上,第三丝杠滑块沿着第三丝杠滑动;导轨导向机构,设置在第三丝杠的一侧,与第三丝杠滑块连接,且导轨导向机构与后部门板连接;其中,后驱动电机带动第三丝杠滑块沿着第三丝杠运动,并经由导轨导向机构翻转后部门板。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导轨导向机构包括:上导轨,下导轨,滑块连接座,与上导轨连接;前导槽,设置在上导轨和下导轨之间,且,与第三丝杠滑块连接;前导槽滚轮,设置在前导槽的内部;盖板连接块,盖板连接块的一侧与前导槽滚轮通过滚轮连接杆连接,盖板连接块的另一侧与后部门板连接;其中,在实现后部门板的伸缩功能时,后驱动电机经由转接件驱动第三丝杠滑块沿着第三丝杠运动,后经由前导槽、前导槽滚轮、滚轮连接杆及盖板连接块传动将后部门板翻转。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自动升降无人驾驶司机操纵台还包括电子刷卡锁,接收并识别驾驶人员的身份信息,使司机操纵台从无人驾驶模式转换成人工驾驶模式,并根据驾驶人员的个人信息调整操纵台升降组件和操纵台固定底座之间的相对位置以适应驾驶人员的高度。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自动升降无人驾驶司机操纵台能够实现从无人驾驶到人工驾驶模式的转换,并且,能够根据驾驶人员的需求进行司机操纵台高度的调整。极大地提高了驾驶人员的使用体验感。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司机操纵台在无人驾驶模式下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司机操纵台在由无人驾驶模式转入人工驾驶模式的过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司机操纵台在人工驾驶模式下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操纵台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后部门板和后部门板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升降无人驾驶司机操纵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操纵台固定底座和通过一升降单元与所述操纵台固定底座连接的一操纵台升降组件,其中:/n所述操纵台升降组件包括:/n一框架,所述框架的上表面设置一开口,所述框架的下方设置一容置空间;/n一上盖板,用于无人驾驶模式时覆盖操纵台工作区;/n一上盖板翻转单元,与所述上盖板连接,所述上盖板翻转单元驱动所述上盖板翻转和移动;/n其中,当所述司机操纵台从无人驾驶模式转换成人工驾驶模式时,所述上盖板翻转单元带动所述上盖板翻转,并通过所述开口回缩至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操纵台升降组件通过所述升降单元相对于所述操纵台固定底座在竖直方向上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升降无人驾驶司机操纵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操纵台固定底座和通过一升降单元与所述操纵台固定底座连接的一操纵台升降组件,其中:
所述操纵台升降组件包括:
一框架,所述框架的上表面设置一开口,所述框架的下方设置一容置空间;
一上盖板,用于无人驾驶模式时覆盖操纵台工作区;
一上盖板翻转单元,与所述上盖板连接,所述上盖板翻转单元驱动所述上盖板翻转和移动;
其中,当所述司机操纵台从无人驾驶模式转换成人工驾驶模式时,所述上盖板翻转单元带动所述上盖板翻转,并通过所述开口回缩至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操纵台升降组件通过所述升降单元相对于所述操纵台固定底座在竖直方向上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升降无人驾驶司机操纵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包括:
导向机构,设置在所述操纵台固定底座和所述操纵台升降组件之间;
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操纵台固定底座上,且与所述操纵台升降组件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操纵台升降组件沿着所述导向机构相对所述操纵台固定底座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升降无人驾驶司机操纵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
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设置在所述操纵台固定底座上;
导柱套筒,所述导柱套筒设置在所述操纵台升降组件上,所述导向套筒与所述导向柱滑动连接;
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套设在所述导向柱上;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伺服电机,安装在所述操纵台固定底座上;
第一丝杠,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
第一丝杠滑块,安装在所述第一丝杠上,且,所述第一丝杠滑块与所述操纵台升降组件连接;
所述伺服电机驱动,通过一行星减速器将驱动力传送至所述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带动所述第一丝杠滑块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所述操纵台升降组件沿着所述导向机构相对所述操纵台固定底座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升降无人驾驶司机操纵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台固定底座包括:
固定框架底座,
玻璃钢固定罩板,与所述固定框架底座连接;
若干个电机支撑柱,与所述第一丝杠滑块连接,所述第一丝杠滑块经所述伺服电机驱动带动所述操纵台升降组件沿着所述电机支撑柱上下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升降无人驾驶司机操纵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
玻璃钢罩板,所述玻璃钢罩板的侧面与所述玻璃钢固定罩板滑动连接,所述玻璃钢罩板的上表面包括所述开口和与所述操纵台工作区配合的工作区开口;
升降框架,与所述玻璃钢罩板连接;
其中,当调整所述操纵台升降组件和所述操纵台固定底座之间的相对位置时,所述框架在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下沿着所述第一丝杠、所述电机支撑柱和所述导向机构上下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升降无人驾驶司机操纵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勇侯照展宋建伟夏常凯林祥礼张利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