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杆部去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7581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杆部去油器,包括去油块,去油块上设有杆部去油插入孔,去油块内设有去油腔室,去油腔室内设有刮油板和密封件,且刮油板和密封件上均开设有与去油插入孔连通的杆部插孔,密封件设置在去油腔室的底部,刮油板设置在密封件的上方;去油腔室旁侧连通有油泵装配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在去油块的中心形成一个密封的去油腔室,并在去油腔室内设置刮油板,在去油腔室的设置刮油板,旁侧配设有油泵装配孔,通过刮油板刮去杆部的油,然后通过油泵抽取被刮下来的油,进而实现去油的效果,去油效率高,且去油干净,整个去油器的耗材只有刮油板,一个刮油板可以反复使用,相比于现有的吸油纸擦拭而言,耗材成本得到有效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杆部去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门检测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杆部去油器。
技术介绍
气门主要是负责向发动机内输入燃料和排出废气,因此气门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发动机的进气和排气,进而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效率。故气门生产后,通常会对气门的质量进行检测,通常检测的范围是从其气门头到气门杆,检测方法是通过人工观察检测气门的完整度,其次在配合标尺检查气门座的宽度、气门锥面的宽度、气门余量,然后再利用千分表测量气门座圆度,最后检测气门与气门座的同心度,可见人工检测工序复杂,且检测效率低。为了提高效率,也有采用检测设备进行检测,但是无论是采用人工检测还是机械设备检测,均需要在检测前对气门杆部进行去油。尤其是气门的杆部,干部为弧面,去油难度较大,一般都是靠人工擦拭,但是人工擦拭效率低,擦拭耗材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能够提高去油效率的杆部去油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去油效率的杆部去油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杆部去油器,包括去油块,去油块上设有杆部去油插入孔,去油块内设有去油腔室,去油腔室内设有刮油板和密封件,且刮油板和密封件上均开设有与去油插入孔连通的杆部插孔;密封件设置在去油腔室的底部,刮油板设置在密封件的上方;去油腔室旁侧连通有油泵装配孔。较佳的,刮油板与去油腔室之间为间隙配合。较佳的,刮油板与密封件之间设有导流件,导流件上对应杆部插孔设有杆部避让孔;导流件包括导流本体,导流本体的两面均匀的设置有导流块。较佳的,导流块设置在导流本体的中圈位置。较佳的,导流块的内侧为弧形。较佳的,导流块上下面均设有刮油板。较佳的,去油腔室上顶面设有导流块。较佳的,去油插入孔的形状与气门形状相适配。较佳的,刮油板由橡胶制成。较佳的,去油块固定设置在杆部去油工装组件上,杆部去油工装组件包括杆部去油支撑底板及杆部去油支撑顶板,杆部去油支撑底板及杆部去油支撑顶板之间通过杆部去油支撑杆连接;去油块设置在杆部去油支撑顶板上,杆部去油部件支撑顶板开设有杆部让位孔。本专利技术采用在去油块的中心形成一个密封的去油腔室,并在去油腔室内设置刮油板,在去油腔室的设置刮油板,旁侧配设有油泵装配孔,通过刮油板刮去杆部的油,然后通过油泵抽取被刮下来的油,进而实现去油的效果,去油效率高,且去油干净,整个去油器的耗材只有刮油板,一个刮油板可以反复使用,相比于现有的吸油纸擦拭而言,耗材成本得到有效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E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分流定位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是图5中F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分流定位结构加了流水线支撑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杆部去油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9中卸掉去油块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中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中去油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中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5中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2中导流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中气门吸盘旋转移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8中两轴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中I型气门吸盘旋转结构;图21是图20中右侧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2是图21右视结构示意图;图23是图22中C-C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4是本专利技术中II型气门吸盘旋转结构;图25是图24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26是图25的中D-D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7是本专利技术中夹紧旋转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8是图27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29是图27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0是本专利技术中夹紧旋转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1是本专利技术中气门总长检测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2是本专利技术中气门总长检测结构与中转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3是本专利技术中上下光源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4是图33中光源角度调节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5是图33中光源支撑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6是本专利技术中过渡连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第一步:对气门杆部和盘部去油,该步骤具体包括对气门杆部去油和对气门盘部去油,并对盘部外观进行拍照检测。具体去油过程如下:1)对气门杆部去油。将待检测的气门一一插入去油导轨100,然后靠气门自身重力从去油导轨100划入分流定位结构200中,分流定位结构200的旁侧设有杆部去油器300,分流定位结构200和杆部去油器300的上方分别对应设有气门吸盘旋转结构400。气门吸盘旋转结构400设置在移动架500上,且能够在分流定位结构200和杆部去油器300之间左右移动,当气门进入分流定位结构200中后,位于分流定位结构200上方的气门吸盘旋转结构400向下移动,吸住气门,然后向杆部去油器300的上方移动,然后气门吸盘旋转结构400向下移动,带动气门杆部插入去油器300,完成吸油后,再通过气门吸盘旋转结构400带动其移动至下一检测工位,该工位与下一工位通过流水轨道600连通,流水轨道600的旁侧配设有阻挡器700,通过阻挡器700控制气门进入下一工序的数量和速度。具体的,移动架500包括横向无杆气缸501和纵向无杆气缸502,纵向无杆气缸501通过吸油气缸连接板503固定在横向无杆气缸501的滑动轴承上,纵向无杆气缸502的滑动轴承上设有横向吸油吸盘座504,横向吸油吸盘座504上并列设置有两个气门吸盘旋转结构400。使用时通过横向无杆气缸501控制气门吸盘旋转结构400带动气门横向移动;通过纵向无杆气缸502控制气门吸盘旋转结构400带动气门纵向移动,进而实现气门在分流定位结构200及杆部去油器300之间流转。如图5至图8所示,分流定位结构200包括分料块201,分料块201上开设有半开式分料槽202,半开式分料槽202的宽度大于气门杆部直径,小于气门盘部直径,一个分料块只能允许一个气门进入,进而实现分料的作用。同时气门进入分料块201后,气们盘部位于分料块201的上方,气门杆部位于分料块201的下方,便于气门吸盘旋转结构400对气门进行吸取。更为优选的,半开式分料槽202的槽面的上部设为斜面,以适应气门的形状,增大气门与分料块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配合杆部夹持件209和压紧组件203将气门稳固的固定在分流定位结构200中。气门分料块201设置在分料支架204上,一方面为气门杆部留出空间,另一方面,可以使分料定位结构200与杆部去油器300,以及其上方的气门吸盘旋转结构400进行装配。具体的,分料支架204包括分料底板204a,以及设置在分料底板204a上的分料支撑板204b,分料支撑板204b上设有分料顶板204c,分料块201设置在分料顶板204c的上方,分料顶板204c对应半开式分料槽202开设有让位槽207,便于气门进入分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杆部去油器,其特征是:包括去油块(301),所述去油块(301)上设有杆部去油插入孔(302),所述去油块(301)内设有去油腔室(303),所述去油腔室(303)内设有刮油板(305)和密封件(306),且所述刮油板(305)和密封件(306)上均开设有与所述去油插入孔(302)连通的杆部插孔(307);所述密封件(306)设置在去油腔室(303)的底部,所述刮油板(305)设置在所述密封件(306)的上方;/n所述去油腔室(303)旁侧连通有油泵装配孔(3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杆部去油器,其特征是:包括去油块(301),所述去油块(301)上设有杆部去油插入孔(302),所述去油块(301)内设有去油腔室(303),所述去油腔室(303)内设有刮油板(305)和密封件(306),且所述刮油板(305)和密封件(306)上均开设有与所述去油插入孔(302)连通的杆部插孔(307);所述密封件(306)设置在去油腔室(303)的底部,所述刮油板(305)设置在所述密封件(306)的上方;
所述去油腔室(303)旁侧连通有油泵装配孔(3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部去油器,其特征是:所述刮油板(305)与所述去油腔室(303)之间为间隙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部去油器,其特征是:所述刮油板(305)与所述密封件(306)之间设有导流件(308),所述导流件(308)上对应杆部插孔(307)设有杆部避让孔(308c);
所述导流件(308)包括导流本体(308a),所述导流本体(308a)的两面均匀的设置有导流块(308b)。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杆部去油器,其特征是:所述导流块(308b)设置在所述导流本体(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环视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