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切换出水口的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746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切换出水口的喷头,包括出水头和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包括切换盘,所述切换盘与所述出水头可旋转连接,所述出水头包括主出水道和副出水道,所述出水头面向所述切换盘的一端设有若干出水孔,所述出水孔包括连通所述主出水道的主孔和连通所述副出水道的副孔,所述主孔和所述副孔圆周均布于所述出水头上,所述切换盘设有与所述出水孔适配的切换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切换出水口使水流通过不同的出水口流出出不同类型的水流的喷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切换出水口的喷头
本技术涉及喷头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可切换出水口的喷头。
技术介绍
为了满足用户需要,喷头通常会设置多种出水模式,不同的出水模式带有不同的流速和冲洗范围,但是现有的喷头的切换装置通常通过扭转或者按动按钮等操作来使位于喷头体内的管道移动,来改变水流到达喷头盖的位置,从而改变出水模式,喷头体内要有放置管道的空间还要预留供管道活动的空间,切换装置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切换出水口使水流通过不同的出水口流出出不同类型的水流的喷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切换出水口的喷头,包括出水头和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包括切换盘,所述切换盘与所述出水头可旋转连接,所述出水头包括主出水道和副出水道,所述出水头面向所述切换盘的一端设有若干出水孔,所述出水孔包括连通所述主出水道的主孔和连通所述副出水道的副孔,所述主孔和所述副孔圆周均布于所述出水头上,所述切换盘设有与所述出水孔适配的切换孔。如此设置,当切换孔位于主孔的位置时,打开阀门,水流从切换口流入主孔,再从主孔流入主出水道中,从主出水道流出,而主出水道的出口可以设置起泡器,降低水流速度,使水流打到手上而不飞溅,需要切换时转动出水头,使切换头在出水头上相对旋转,旋转后副孔转至切换孔下方,水流便会从切换孔流入副孔,再流到副出水道中,再从副出水道中流出,切换成副出水道的出水模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体积更小。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头面向所述切换盘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切换盘适配的切换转槽。如此设置,切换盘将在与其适配的切换转槽中旋转,旋转更加稳定。进一步的,所述切换转槽内壁设有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定位条,若干所述定位条均布于所述切换转槽的内壁,所述切换盘外壁设有与两条所述定位条之间的空间适配的定位块。如此设置,当切换孔和出水孔对齐时,定位块将位于两个定位条之间,转动出水头切换水路时定位条将会将定位块顶起,使切换盘对应位置凹下形变直到定位块滑到另一个定位条间隙之中,使旋转后切换孔刚好移动到另一个出水孔上,不会转偏。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和所述定位条皆为圆弧面。如此设置,定位块和定位条设置圆弧面后旋转时定位块更易被顶起形变。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块两侧设有助弯槽。如此设置,两侧设置助弯槽后设有定位块的位置便为一块板状,旋转时更易形变弯曲。进一步的,所述主孔、所述副孔和所述切换孔的数量相等,所述主孔和所述副孔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切换孔圆周均布于所述切换盘上。如此设置,切换孔将同时对其所有的主孔或者副孔,增大出水量,而间隔设置后旋转切换时旋转一格即可成功切换,且出水量不变。进一步的,所述切换盘和所述出水头采用卡扣连接。如此设置,安装时只需用力按上即可完成连接,安装更简单。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头面向所述切换盘的一端位于各个所述出水孔之间的位置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设有与其适配的密封圈。如此设置,设置于在出水孔之间的密封槽中的密封圈将避免出水时水流从主孔和副孔之间互窜,影响出水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头设有外壳,所述副出水道位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出水头之间。如此设置,出水头和外壳分体设置,零件更易加工。进一步的,所述主出水道位于所述出水头的中心位置,所述副出水道环绕所述主出水道设置。如此设置,切换孔对齐主孔时,水流将直流,更加顺畅,副出水道环绕主出水道设置,副孔更易连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无切换盘俯视图。图中标号含义:1.出水头,101.主出水道,102.副出水道,103.出水孔,1031.主孔,1032.副孔,104.切换转槽,1041.定位条,105.密封槽,1051.密封圈,106.外壳,2.切换装置,201.切换盘,2011.切换孔,2012.定位块,2013.助弯槽。具体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施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施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施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参见附图,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切换出水口的喷头,包括出水头1和切换装置2,所述切换装置2包括切换盘201,所述切换盘201与所述出水头1可旋转连接,所述出水头1包括主出水道101和副出水道102,所述出水头1面向所述切换盘201的一端设有若干出水孔103,所述出水孔103包括连通所述主出水道101的主孔1031和连通所述副出水道102的副孔1032,所述主孔1031和所述副孔1032圆周均布于所述出水头1上,所述切换盘201设有与所述出水孔103适配的切换孔2011。如此设置,当切换孔2011位于主孔1031的位置时,打开阀门,水流从切换口流入主孔1031,再从主孔1031流入主出水道101中,从主出水道101流出,而主出水道101的出口可以设置起泡器,降低水流速度,使水流打到手上而不飞溅,需要切换时转动出水头1,使切换头在出水头1上相对旋转,旋转后副孔1032转至切换孔2011下方,水流便会从切换孔2011流入副孔1032,再流到副出水道102中,再从副出水道102中流出,切换成副出水道102的出水模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体积更小。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出水头1面向所述切换盘201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切换盘201适配的切换转槽104。如此设置,切换盘201将在与其适配的切换转槽104中旋转,旋转更加稳定。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切换转槽104内壁设有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定位条1041,若干所述定位条1041均布于所述切换转槽104的内壁,所述切换盘201外壁设有与两条所述定位条1041之间的空间适配的定位块2012。如此设置,当切换孔2011和出水孔103对齐时,定位块2012将位于两个定位条1041之间,转动出水头1切换水路时定位条1041将会将定位块2012顶起,使切换盘201对应位置凹下形变直到定位块2012滑到另一个定位条1041间隙之中,使旋转后切换孔2011刚好移动到另一个出水孔103上,不会转偏。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定位块2012和所述定位条1041皆为圆弧面。如此设置,定位块2012和定位条1041设置圆弧面后旋转时定位块2012更易被顶起形变。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定位块2012两侧设有助弯槽2013。如此设置,两侧设置助弯槽2013后设有定位块2012的位置便为一块板状,旋转时更易形变弯曲。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主孔1031、所述副孔1032和所述切换孔2011的数量相等,所述主孔1031和所述副孔1032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切换孔2011圆周均布于所述切换盘201上。如此设置,切换孔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切换出水口的喷头,包括出水头和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包括切换盘,所述切换盘与所述出水头可旋转连接,所述出水头包括主出水道和副出水道,所述出水头面向所述切换盘的一端设有若干出水孔,所述出水孔包括连通所述主出水道的主孔和连通所述副出水道的副孔,所述主孔和所述副孔圆周均布于所述出水头上,所述切换盘设有与所述出水孔适配的切换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切换出水口的喷头,包括出水头和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包括切换盘,所述切换盘与所述出水头可旋转连接,所述出水头包括主出水道和副出水道,所述出水头面向所述切换盘的一端设有若干出水孔,所述出水孔包括连通所述主出水道的主孔和连通所述副出水道的副孔,所述主孔和所述副孔圆周均布于所述出水头上,所述切换盘设有与所述出水孔适配的切换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切换出水口的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头面向所述切换盘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切换盘适配的切换转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切换出水口的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转槽内壁设有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定位条,若干所述定位条均布于所述切换转槽的内壁,所述切换盘外壁设有与两条所述定位条之间的空间适配的定位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切换出水口的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和所述定位条皆为圆弧面。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丰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亿胜洁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