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桉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胰腺癌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715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桉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的新的生物活性——抗胰腺癌活性。生物活性实验显示,该土木香倍半萜类化合物对人胰腺癌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毒活性,可有效抑制人胰腺癌细胞增殖,抑制人胰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而且具有良好的抗c‑Met激酶活性,可作为活性成分用于制备治疗胰腺癌的药物。土木香倍半萜类天然化合物的结构如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桉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胰腺癌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桉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的抗胰腺癌活性及在制备治疗胰腺癌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天然产物的生物医药用途领域。
技术介绍
胰腺癌(PC)被称为“癌中之王”,具有很高的侵袭性和致命性,是目前已知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胰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前10位,5年生存率只有10%。胰腺癌患者中大约有80%-85%的患者无法手术切除或者已经发生转移,即使可以局部手术切除的患者,预后仍然很差,通过手术得到控制的患者只有10%~15%。药物治疗是胰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临床推荐使用的FOLFIRINOX方案(奥沙利铂(Oxaliplatin)+亚叶酸钙(Folinicacid(Calcium))+伊利替康(Irinotecan)+氟尿嘧啶(Fluorouracil))或吉西他滨(Gemcitabine))+卡培他滨(Capecitabine)化疗组合是首选的晚期胰腺癌辅助化疗手段(图1)。但由于耐药性和缺乏药物特异性,药物总体有效率不到20%。为了延长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迫切需要开发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胰腺癌化疗药物。基于此,本课题组对从土木香中提取的一类倍半萜类天然产物,进行抗胰腺癌活性研究,发现该类天然产物具有很好的抗胰腺癌细胞增殖活性。虽然目前的胰腺癌化疗药物和化疗策略在改善患者的生存周期方面显示了一定的优势,但整体的预后不佳,迫切需要开发新的高效低毒的胰腺癌治疗药物。天然产物作为药物的重要来源,在新药的发现和开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60%以上的抗肿瘤药物与天然产物密切相关。虽然小分子靶向药物在癌症治疗中占主导地位。但天然活性产物以其独特的作用模式和分子结构的多样性正在推动新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开发。土木香是(英文名:INULAERADIX)《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来源为菊科植物土木香(InulaheleniumL.)或藏木香(InularacemosaHook.f.)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即可得。有健脾和胃,调气解郁,止痛安胎之功效。用于胸胁、脘腹胀痛,呕吐泻痢,胸胁挫伤,岔气作痛,胎动不安。土木香精油有镇静、杀菌、退烧和驱虫的作用,可作为消炎药、抗微生物制剂。(XuLW,ShiYP.SesquiterpenoidsfromInularacemosa.JAsianNatProdRes.2011,13(6):570-574.)公开了从土木香中分离提取分离倍半萜类天然化合物A的方法:藏木香干燥,粉碎,用乙醇为提取溶剂,药材和乙醇质量比1:10,60℃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3小时,提取液过滤,合并后浓缩,干燥。将粗提物与水混合成悬浮液,然后依次用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将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合并(300g),用石油醚-丙酮混合溶剂(v/v)(100:1,50:1,30:1,20:1,10:1,8:1,5:1,3:1,2:1,1:1,0:100,MeOH)梯度洗脱,得到8个组分(fr1-8)。组分f2和组分f3(共150g)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剂(v/v,10:1)分离得到化合物3(30g)、4(20g)和5(10g)。组分f4和组分f5(共5g)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石油醚-丙酮混合溶剂(v/v)(100:1,50:1,30:1,20:1,10:1,8:1,5:1,3:1,2:1,1:1,0:100,MeOH)梯度洗脱,得到7个组分(fr4.1-4.7)。组分f4.1(1g)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石油醚-丙酮(v/v,10:1)洗脱,得到化合物8(10mg)。组分f4.5(1g)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石油醚-丙酮(v/v,5:1)洗脱得到化合物2(30mg)。组分f4.6(3g)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用石油醚-丙酮(v/v,4:1)洗脱,得到化合物6(13mg)和7(20mg),用石油醚-丙酮(v/v,3:1)洗脱,得到化合物1(5mg)(XuLW,ShiYP.SesquiterpenoidsfromInularacemosa.JAsianNatProdRes.2011,13(6):570-574.)。该类倍半萜活性天然产物(化合物A)结构通式如下所示:R1=H,R2=H,R3=H,R4=C=C,R5=H,R6=H,R9=H,R10=CH3。但是上述文献并没有对该倍半萜活性天然产物(化合物A)的生物活性进行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对土木香提取物中分离的桉烷型倍半萜类天然化合物A的抗胰腺癌活性进行研究,以期用于制备治疗抗胰腺癌的药物。实验1:化合物A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活性CCK-8实验:取对数生长期细胞,接种于96孔板(每孔1×104个细胞),待细胞贴壁后,分别加入浓度范围为1-100µM梯度的化合物,培养72h,然后每孔加入10µLCCK-8溶液继续培养4小时,振荡10min,酶标仪450nm测定吸光度值,根据吸光值计算细胞存活率和抑制率得到化合物的IC50值。实验结果:采用CCk-8法检测化合物A对胰腺癌细胞系的增殖抑制作用,化合物A的浓度为0.2µM、1µM、5µM、25µM、125µM,作用胰腺癌细胞的时间为72h。结果如图1所示,以化合物A为代表的土木香提取天然产物对胰腺癌细胞系都有增殖抑制作用,包括PANC-1细胞、SW1990细胞、BxPC-3细胞、Capan-2细胞、CFPAC-1细胞、AsPC-1细胞,其中,对PANC-1细胞抑制效果最为显著,IC50达到0.97μM。实验2:化合物A抑制胰腺癌细胞侵袭transwell侵袭实验:取对数生长的细胞重悬于含有不同浓度的待测化合物的培养液中,调整细胞密度至1×105个/mL,取细胞悬液100-200µL加入transwell小室,常规培养48小时后,取出小室,PBS洗3次,用棉签小心擦去微孔膜内层的细胞,95%酒精固定5min,结晶紫溶液染色,倒置显微镜下计数移至微孔膜下层的细胞,计算细胞侵袭率。实验结果:癌症的浸润性是决定它的恶性程度因素之一,是肿瘤治疗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和最大障碍。肿瘤细胞侵袭级别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转移,也就是说,肿瘤转移是侵袭的的更高阶段。为了证实以化合物A为代表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对胰腺癌细胞侵袭的抑制,我们通过Transwell实验,研究以化合物A为代表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对PANC-1细胞的侵袭的影响。结果如图3所示。用1µM和5µM化合物A处理PANC-1细胞24h后,发现穿透基质胶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且呈浓度依懒性。表明化合物A能够抑制PANC-1细胞的侵袭。实验3:激酶抑制活性实验采用HTRF法检测目标化合物对激酶的抑制活性。除待测化合物外,另设3个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Cryptate对照组。将酶缓冲液HEPES、MgCl2、DTT、MnCl2、NaN3和ddH2O配制成激酶缓冲液。用该激酶缓冲液分别稀释TK-Substrate-biotin、ATP和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桉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胰腺癌药物中的应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桉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胰腺癌药物中的应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桉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胰腺癌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土木香倍半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R1=H,R2=H,R3=H,R4=C=C,R5=H,R6=H,R9=H,R10=CH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桉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胰腺癌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丽桑春艳孟宪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烟台中科先进材料与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