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负压化成用吸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6145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芯负压化成用吸嘴。该吸嘴包括吸嘴主体;所述吸嘴主体为截面呈椭圆形的扁平结构;在吸嘴主体的一端上开设有导杆安装孔,另一端上开设有与导杆安装孔连通的吸气孔;位于吸气孔的外端侧具有漏斗形内腔,位于导杆安装孔的外端侧具有导杆安装导向孔;且所述漏斗形内腔的腔边内壁设置花瓣式加强筋,所述漏斗形内腔的腔边端部具有圆弧面密封唇边。该吸嘴摒弃吸气孔为直通孔的结构设计,基于椭圆形的扁平结构,并设置包括漏斗形内腔、圆弧面密封唇边以及弹性过渡外腔的结构,可实现与电芯注液口表面的良好密封贴合,并适应设备精度产生的旋转角度偏差,保障抽气过程中吸嘴与注液口的有效对准及密封,提高电芯负压化成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芯负压化成用吸嘴
本技术涉及电芯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电芯负压化成用吸嘴。
技术介绍
随着市场对电池续航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电池电芯的容易也在逐步增大。在电池电芯的化成生产过程中,电芯电解液会产生有害气体,为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及生产安全事故,同时避免电芯鼓胀,目前行业通常会采用负压抽取电芯化成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在负压化成抽气过程中,真空泄露率是一项重要指标,通常会采用负压吸嘴进行辅助抽气,控制真空泄露。然而目前采用的吸嘴结构设计通常为圆孔的直通孔结构,虽然能够实现基本的辅助负压抽气功能,但与电芯注液口的外表面的密封贴合性较差,抽气过程中容易存在真空泄露现象。而且,由于电芯结构的行业化设计限制,注液口周边可利用的平面非常小,使负压化成中吸嘴可覆盖的面积非常有限,无法保障密封性。同时,在电芯负压化成过程中,会发生电解液粘附在注液口周边和吸嘴接触部位的现象,时间久则易固化产生结晶并搁置在吸嘴与电芯接触面之间,使吸嘴与注液口周边很难贴合,从而影响密封性;并且,产生的结晶容易堵塞吸气孔,直接影响负压抽吸。另外,在电芯的规模化负压化成中,尤其是圆柱电芯的规模化负压化成。如图1所示,由于圆柱电芯的形状特征,多个数量的圆柱电芯排布都以外形定位在化成托盘内,在化成托盘内可同时摆放多个圆柱电芯同步进行负压化成。此时,每个电芯注液口位置对应一个吸嘴贴合,而每个吸嘴通过软管和金属导杆并到一个总管形成一个密闭腔体,从而进行真空负压抽气。然而,注液口位置如图2所示,沿轴向方向并无法保障精准限位,托盘内同行或同列位置的多个圆柱电芯的注液口之间不能做到精准一致性,导致在规模化负压化成过程中个别吸嘴与对应的注液口之间存在细微的角度偏差,抽气过程中即会出现真空泄露。
技术实现思路
为提高电芯负压化成的生产效率,解决现有电芯生产的负压化成抽吸电芯内有害气体过程中容易存在真空泄露的现象,以及进行规模化负压化成的直线排布电芯的注液口之间容易存在旋转角度偏差,导致抽气过程中吸嘴与注液口不能有效对准,从而出现无法有效抽气、负压化成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芯负压化成用吸嘴。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芯负压化成用吸嘴,包括吸嘴主体;所述吸嘴主体的一端为吸气导杆连接安装端,另一端为吸气进口端;所述吸气导杆连接安装端上开设有导杆安装孔,所述吸气进口端上开设有吸气孔;所述导杆安装孔与所述吸气孔连通,并沿轴向贯通所述吸嘴主体;所述吸气进口端上、位于所述吸气孔的外端侧具有漏斗形内腔;所述吸气导杆连接安装端上、位于所述导杆安装孔的外端侧,具有与所述导杆安装孔连通的导杆安装导向孔。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杆安装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吸气孔的孔径。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杆安装导向孔为孔径由内向外逐渐扩大的通孔。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漏斗形内腔的腔边内壁设置有环所述吸气孔中心分布的花瓣式加强筋。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花瓣式加强筋的高度低于所述漏斗形内腔的腔边端部。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漏斗形内腔的腔边端部具有圆弧面密封唇边。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吸嘴主体的外侧、对应于所述漏斗形内腔的设置处开设有弹性过渡外腔。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过渡外腔为在所述吸嘴主体的外侧沿轴向平直挖设的腔体。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吸嘴主体的材质为软质的弹性材料,以软质的弹性材料成型的吸嘴具有更好的伸缩形变性,并使吸嘴与电芯注液口的外表面之间具有更好的压合紧贴密封性。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吸嘴主体的材质为橡胶。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芯负压化成用吸嘴,所述吸嘴主体为截面呈椭圆形的扁平结构,或者为截面呈长条形的扁平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电芯负压化成用吸嘴,采用软质的橡胶材料,摒弃吸气孔为直通孔的结构设计,在吸气孔的进气端设置漏斗形内腔,增大了吸气孔的进口端口径,在负压化成随着电芯温度和充电时间及电流增大而电解液产生的有害气体量增大时,吸气孔的大口径进口端有利于及时增加抽气流量,并能够有效防止粘附在注液口周边和吸嘴接触部位的电解液结晶堵塞吸气孔的问题。而且,漏斗形内腔的腔壁端部具有圆弧面密封唇边,在吸嘴与注液口的贴合中,圆弧面密封唇边的内侧可覆盖注液口的外周边,且圆弧面密封唇边接触电芯注液口的外表面时先为线接触,压缩贴合后逐渐变为面接触,并可有效适应电芯注液口的外表面的不平整,对细微的凹凸面均可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在吸嘴本体的外侧对应于漏斗形内腔处开设有弹性过渡外腔,并设置花瓣式加强筋对漏斗形内腔进行增强加固,使吸嘴在与电芯注液口的外表面进行贴合的压合过程中会产生弹性压缩,圆弧面密封唇边向外细微张开,张开时圆弧面密封唇边与电芯注液口的外产生的摩擦力可有效清除圆弧面密封唇边和电芯注液口的外表面之间残留的电解液结晶,提高密封效果。另外,该电芯负压化成用吸嘴为截面呈椭圆形的扁平结构,并且在吸气孔的进气端设计漏斗形内腔以及弹性过渡外腔,在电芯的规模化负压化成,尤其是圆柱电芯的规模化负压化成中,可有效覆盖在装入托盘后的电芯的注液口的外表面,适应设备精度产生的旋转角度偏差,保障抽气过程中吸嘴与注液口的有效对准及密封,提高电芯负压化成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电芯负压化成过程中多个电芯定位排布放置在托盘内待注液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直线排布的多个电芯的注液口之间存在旋转角度偏差的示意图;图3为具体实施例中本技术的电芯负压化成用吸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具体实施例中本技术的电芯负压化成用吸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电芯负压化成用吸嘴用于电芯负压化成吸气的工作结构示意图图6为电芯负压化成用吸嘴用于电芯负压化成吸气允许电芯注液口偏差的工作结构示意图;附图标注:10-吸嘴主体,101-吸气孔,102-导杆安装孔,103-导杆安装导向孔,104-漏斗形内腔,105-花瓣式加强筋,106-圆弧面密封唇边,107-弹性过渡外腔,20-电芯,201-注液口,30-化成托盘,40-导杆,50-软管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及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轴向”、“横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用于区分描述,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更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技术的电芯负压化成用吸嘴,可用于电池电芯负压化成时的辅助抽气,参见图3和图4所示,该吸嘴包括吸嘴主体10。具体的,吸嘴主体10的材质为橡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负压化成用吸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嘴主体;所述吸嘴主体的一端为吸气导杆连接安装端,另一端为吸气进口端;/n所述吸气导杆连接安装端上开设有导杆安装孔,所述吸气进口端上开设有吸气孔;所述导杆安装孔与所述吸气孔连通,并沿轴向贯通所述吸嘴主体;/n所述吸气进口端上、位于所述吸气孔的外端侧具有漏斗形内腔;所述吸气导杆连接安装端上、位于所述导杆安装孔的外端侧,具有与所述导杆安装孔连通的导杆安装导向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负压化成用吸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嘴主体;所述吸嘴主体的一端为吸气导杆连接安装端,另一端为吸气进口端;
所述吸气导杆连接安装端上开设有导杆安装孔,所述吸气进口端上开设有吸气孔;所述导杆安装孔与所述吸气孔连通,并沿轴向贯通所述吸嘴主体;
所述吸气进口端上、位于所述吸气孔的外端侧具有漏斗形内腔;所述吸气导杆连接安装端上、位于所述导杆安装孔的外端侧,具有与所述导杆安装孔连通的导杆安装导向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负压化成用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安装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吸气孔的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负压化成用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安装导向孔为孔径由内向外逐渐扩大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负压化成用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形内腔的腔边内壁设置有环所述吸气孔中心分布的花瓣式加强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洋龙澄埃余进江孔敏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鼎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