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淋砂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5857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玻璃淋砂试验装置,包括淋砂操作台和传动架,淋砂操作台上设有淋砂刷,淋砂刷位于传动架上方并横跨淋砂操作台,且淋砂刷两端固定在淋砂操作台的第一支架上,淋砂刷内设有向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液体布料腔室,液体布料腔室其中一侧壁靠近顶板的部位设有储液槽,储液槽的一侧面与液体布料腔室的内壁固定;液体布料腔室左内壁和右内壁上还设有阻流板,阻流板位于储液槽的下方并固定于液体布料腔室的左内壁和右内壁上,淋砂刷底部还设有淋砂口,液体布料腔室顶板上设有进液口。通过淋砂刷控制淋砂过程中蒙砂液的流量和速度,使淋砂更均匀,淋砂后的玻璃不容易产生瑕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淋砂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玻璃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玻璃淋砂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玻璃淋砂是玻璃深加工技术中给玻璃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即通过将蒙砂液淋在玻璃表面以进行淋砂。现有蒙砂粉生产工厂在测试蒙砂粉配方的效果时,往往通过人工喷淋的方式,但人工喷淋存在喷淋不均匀、精度不高的问题,喷淋后的玻璃容易因喷淋过度产生瑕疵,不能起到很好的实验和展示效果,也容易对实施喷淋的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玻璃淋砂试验装置,解决现有工厂在淋砂试验和展示过程中,由于人工喷淋,导致出现喷淋不均匀、精度不高,喷淋后的玻璃容易因喷淋过度产生瑕疵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淋砂试验装置,包括淋砂操作台和传动架,所述传动架位于淋砂操作台上方,所述淋砂操作台上设有淋砂刷,所述淋砂刷位于传动架上方并横跨所述淋砂操作台,且淋砂刷两端固定在淋砂操作台的第一支架上,所述淋砂刷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液体布料腔室,所述液体布料腔室其中一侧壁靠近顶板的部位设有储液槽,所述储液槽的一侧面与液体布料腔室的内壁固定;所述液体布料腔室左内壁和右内壁上还设有阻流板,所述阻流板位于储液槽的下方并固定于液体布料腔室的左内壁和右内壁上,所述阻流板呈上下均匀排布并且液体布料腔室左内壁和右内壁上的阻流板彼此错落分布;所述淋砂刷底部还设有淋砂口,所述淋砂口由液体布料腔室左内壁和右内壁底部的阻流板组成;所述液体布料腔室顶板上设有进液口。优选的,所述淋砂刷顶板中间设有用于测量淋砂刷水平位置的水平仪。优选的,所述液体布料腔室的阻流板呈水平方向固定在左内壁和右内壁上。优选的,所述液体布料腔室顶板上的进液口设置多个并沿液体布料腔室顶板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连接所述进液口的第一管路并联在一起并通过第二管路与外部连接。优选的,还包括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刷,所述清洗刷两端固定在淋砂操作台的第二支架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玻璃淋砂试验装置,通过设置在淋砂操作台上的淋砂刷,进一步控制淋砂过程中蒙砂液的流量和速度。淋砂刷内的储液槽,将蒙砂液暂存在槽中,当溶液满槽时,便通过储液槽的边缘向外流,能够确保蒙砂液在液体布料腔室内分布均匀。设置在液体布料腔室左内壁和右内壁上的阻流板,使得蒙砂液的整体流量更均匀,能够以比较适合的流速流动。最终通过淋砂口的作用,使得蒙砂液水流接近水平,速度缓和,不会由于水流冲击导致对玻璃表面的过度腐蚀,同时淋砂效果也比较均匀,能够达到试验和展示的要求。水平仪进一步确保了在淋砂之前,淋砂刷两端的高度一致,使得淋砂刷的蒙砂液流量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淋砂刷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淋砂刷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玻璃淋砂试验装置的立体图。图中,1.淋砂操作台,2.传动架,3.淋砂刷,31.液体布料腔室,32.顶板,33.储液槽,34.左内壁,35.右内壁,36.阻流板,37.淋砂口,38.进液口,4.水平仪,5.第一支架,6.第二支架,7.第一管路,8.第二管路,9.清洗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玻璃淋砂试验装置,包括淋砂操作台1和传动架2,传动架2位于淋砂操作台1上方,淋砂操作台1上设有淋砂刷3,淋砂刷3位于传动架2上方并横跨所述淋砂操作台1,且淋砂刷3两端通过螺丝固定在淋砂操作台1的第一支架5上,第一支架5与淋砂操作台1的连接处还可以设有滑动槽,方便操作人员根据实际淋砂情况,调整支架的位置。淋砂刷3的长度可根据淋砂操作台1的实际宽度选择,淋砂刷3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液体布料腔室31,液体布料腔室31其中一侧壁靠近顶板32的部位设有储液槽33,储液槽33的一侧面与液体布料腔室31的内壁固定,储液槽33长度与液体布料腔室31的长度一致。储液槽33主要是将蒙砂液暂存在槽中,当溶液满槽时,便通过储液槽33的边缘向外流,能够确保蒙砂液在液体布料腔室31内分布均匀。进一步的,液体布料腔室31左内壁34和右内壁35上还设有呈水平方向的的阻流板36,当然也可进一步设计成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方式。阻流板36的倾斜角度设计为水平方向,主要是起到缓冲液体流速的作用,使得蒙砂液能够以比较适合的速度向下流动。阻流板36位于储液槽33的下方并固定于液体布料腔室31的左内壁34和右内壁35上,阻流板36呈上下均匀排布并且液体布料腔室31左内壁34和右内壁35上的阻流板36彼此错落分布。当储液槽33中的蒙砂液向外溢出之后,便流到阻流板36上,蒙砂液在左内壁34和右内壁35上的阻流板36上来回交换,进一步使得蒙砂液的整体流量更均匀,流速也得到进一步的控制。淋砂刷3底部还设有淋砂口37,淋砂口37由液体布料腔室31左内壁34和右内壁35底部的阻流板36组成。当蒙砂液流到淋砂口37之后,由于淋砂口37位置左内壁34阻流板36高于右内壁35阻流板36,使得蒙砂液在右内壁35的阻流板36的作用下向左侧流并且水流接近水平,当玻璃通过传动架2传动到淋砂刷3底部时,向左侧流的蒙砂液便可对玻璃进行淋砂。并且由于蒙砂液水流接近水平,速度缓和,不会由于水流冲击导致对玻璃表面的过度腐蚀,同时淋砂效果也比较均匀,能够达到试验和展示的要求。进一步的,液体布料腔室31顶板32上的进液口38设置多个并沿液体布料腔室31顶板32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连接进液口38的第一管路7并联在一起并通过第二管路8与供液机构连接。当供液机构把蒙砂液抽到第二管路8之后,再通过第一管路7把蒙砂液均分到各个管路,使得进入储液槽33的各个位置的流量比较均匀。需要说明的是,在安装淋砂试验装置时,第一管路7延伸到储液槽33内,同时调整好供液机构的供液流量,防止储液槽33内的液面出现水花四溅的情况。进一步的,淋砂刷3顶板32中间设有用于测量淋砂刷3水平位置的水平仪4,例如气泡水平仪4。即在淋砂之前,通过水平仪4,能够检测淋砂刷3左右两侧的高度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便可及时调整,防止储液槽33中的蒙砂液在溢出时偏向一边,而导致液体布料腔室31内的蒙砂液流量不均匀。进一步的,该试验装置还包括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刷9,清洗刷9两端通过螺丝固定在淋砂操作台1的第二支架6上,第二支架6与淋砂操作台1的连接处也可以设有滑动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淋砂试验装置,包括淋砂操作台(1)和传动架(2),所述传动架(2)位于淋砂操作台(1)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淋砂操作台(1)上设有淋砂刷(3),所述淋砂刷(3)位于传动架(2)上方并横跨所述淋砂操作台(1),且淋砂刷(3)两端固定在淋砂操作台(1)的第一支架(5)上,所述淋砂刷(3)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液体布料腔室(31),所述液体布料腔室(31)其中一侧壁靠近顶板(32)的部位设有储液槽(33),所述储液槽(33)的一侧面与液体布料腔室(31)的内壁固定;/n所述液体布料腔室(31)左内壁(34)和右内壁(35)上还设有阻流板(36),所述阻流板(36)位于储液槽(33)的下方并固定于液体布料腔室(31)的左内壁(34)和右内壁(35)上,所述阻流板(36)呈上下均匀排布并且液体布料腔室(31)左内壁(34)和右内壁(35)上的阻流板(36)彼此错落分布;所述淋砂刷(3)底部还设有淋砂口(37),所述淋砂口(37)由液体布料腔室(31)左内壁(34)和右内壁(35)底部的阻流板(36)组成;所述液体布料腔室(31)顶板(32)上设有进液口(3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淋砂试验装置,包括淋砂操作台(1)和传动架(2),所述传动架(2)位于淋砂操作台(1)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淋砂操作台(1)上设有淋砂刷(3),所述淋砂刷(3)位于传动架(2)上方并横跨所述淋砂操作台(1),且淋砂刷(3)两端固定在淋砂操作台(1)的第一支架(5)上,所述淋砂刷(3)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液体布料腔室(31),所述液体布料腔室(31)其中一侧壁靠近顶板(32)的部位设有储液槽(33),所述储液槽(33)的一侧面与液体布料腔室(31)的内壁固定;
所述液体布料腔室(31)左内壁(34)和右内壁(35)上还设有阻流板(36),所述阻流板(36)位于储液槽(33)的下方并固定于液体布料腔室(31)的左内壁(34)和右内壁(35)上,所述阻流板(36)呈上下均匀排布并且液体布料腔室(31)左内壁(34)和右内壁(35)上的阻流板(36)彼此错落分布;所述淋砂刷(3)底部还设有淋砂口(37),所述淋砂口(37)由液体布料腔室(31)左内壁(34)和右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忠军李劲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犀马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