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5315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轴承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实施方式的轴承装置具有滑动轴承、壳体和多个第二突起。滑动轴承具有主体部和多个第一突起。多个第一突起形成为从主体部向径向内侧突出。此外,多个第一突起在周向方向上彼此分离地配置。壳体具有保持部。多个第二突起从主体部的外周部和保持部中的至少一个沿径向突出。此外,多个第二突起在周向方向上彼此分离地设置。此外,多个第二突起在主体部和保持部之间形成沿周向方向延伸的间隙。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了图像不均匀,提高了图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承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轴承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支撑感光鼓的轴部的轴承装置中,存在使用滑动轴承的情况。滑动轴承由容纳感光鼓的壳体保持。滑动轴承由于摩擦热而热膨胀。当滑动轴承由于滑动轴承和壳体的热膨胀率的差异而变形时,滑动负荷增大。结果,可能发生感光鼓的旋转不均匀。感光鼓的旋转不均匀可能会导致图像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图像质量的轴承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实施方式的轴承装置,具有:滑动轴承,其具有形成为筒状且内径比所述轴部的外径大的主体部,以及形成为从所述主体部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同时,在周向方向上彼此分离地配置的相对于所述轴部可滑动的多个第一突起,所述轴部可嵌合地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一突起的内侧;壳体,其具有支撑所述滑动轴承的径向外侧的筒状的保持部;以及第二突起,其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部和所述保持部的内周部中的至少一个沿径向突出,在周向方向上彼此分离地设置,通过所述第二突起,在所述主体部和所述保持部之间形成沿周向方向延伸的间隙。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感光鼓,其端部上设置有轴部;以及上述的轴承装置,其将所述感光鼓作为第一旋转体而支撑。通过本技术,减少了图像不均匀,提高了图像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示例的示意性截面图;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单元的示例的示意性立体图;图3是示出图像形成单元中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轴承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示出图像形成单元的背面侧的端部的示意性立体图;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轴承装置和显影辊之间的关系的示意性立体图;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轴承装置中的滑动轴承的正面观察的示意图;图7是沿图6中的A-A截取的截面图;图8是沿图6中的B-B截取的截面图;图9是沿图6中的C-C截取的截面图;图10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轴承装置的结构的示例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轴承装置的作用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轴承装置的作用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3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轴承装置的结构的示例的示意性截面图;图14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轴承装置的结构的示例的示意性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轴承装置用于支撑在端部具有轴部的第一旋转体。轴承装置具有滑动轴承、壳体和多个第二突起。滑动轴承具有主体部和多个第一突起。主体部形成为筒状。此外,主体部具有比轴部的外径大的内径。多个第一突起形成为从主体部向径向内侧突出。此外,多个第一突起在周向方向上彼此分离地配置。此外,多个第一突起相对轴部可滑动。轴部可嵌合地设置在多个第一突起的内侧。壳体具有保持部。保持部支撑滑动轴承的径向外侧。多个第二突起从主体部的外周部和保持部的内周部中的至少一个沿径向突出。此外,多个第二突起在周向方向上彼此分离地设置。此外,通过多个第二突起,在主体部和保持部之间形成沿周向方向延伸的间隙。(第一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轴承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示例的示意性截面图。在以下各个附图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相同或相应的结构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具有控制面板1、扫描部2、打印机部3、片材供给部4、输送部5和主体控制部6。下面,当参照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相对位置时,存在使用附图中所示的X1方向、X2方向、Y1方向和Y2方向的情况。X1方向是当站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正面(图1的纸面前侧)时从左向右的方向。X2方向是X1方向的相反方向。Y1方向是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背面朝向正面的方向。Y2方向是Y1方向的相反方向。当不考虑X1(Y1)方向和X2(Y2)方向的朝向时,或者包括两个方向时,简称为X(Y)方向。控制面板1通过操作者进行操作而使图像形成装置100动作。扫描部2将复印对象物的图像信息读取为光的明暗。扫描部2将读取到的图像信息输出到打印机部3。打印机部3基于来自扫描部2或外部的图像信息,在片材S上形成图像。打印机部3通过包含调色剂的显影剂形成输出图像(调色剂图像)。打印机部3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在片材S的表面上。打印机部3向片材S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施加热量和压力,以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片材S上。片材供给部4与打印机部3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时间相应地,将片材S一张一张地供给到打印机部3。片材供给部4具有多个供纸盒20A、20B和20C。片材供给部4从各个供纸盒20A、20B和20C中一张一张地取出图像形成所需的片材S。片材供给部4将取出的片材S输送到朝向打印机部3的输送部5。输送部5具有输送辊23和对位辊24。输送部5将从片材供给部4供给的片材S输送到对位辊24。对位辊24根据打印机部3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片材S上的时间输送片材S。输送辊23将片材S的输送方向上的前端抵接在对位辊24的夹持部N。输送辊23通过使片材S弯曲来调节输送方向上的片材S的前端的位置。对位辊24将从输送辊23送出的片材S的前端在夹持部N处对齐。此外,对位辊24将片材S输送到稍后描述的转印部28侧。打印机部3具有图像形成部25Y、25M、25C和25K、曝光部26、中间转印带27、转印部28、定影器29以及转印带清洁单元35。图像形成部25Y、25M、25C和25K在X1方向上依次配置。图像形成部25Y、25M、25C和25K中的每一个将要转印到片材S上的调色剂图像形成在中间转印带27上。图像形成部25Y、25M、25C和25K分别具有感光鼓7(第一旋转体)。图像形成部25Y、25M、25C和25K在各个感光鼓7上形成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调色剂图像。各个感光鼓7的周围分别配置有带电器、显影器8、一次转印辊、清洁单元和除电器。一次转印辊与感光鼓7相对。一次转印辊和感光鼓7之间夹持有中间转印带27。曝光部26配置在带电器和显影器8的下方。图像形成部25Y、25M、25C和25K的上方配置有调色剂盒33Y、33M、33C和33K。调色剂盒33Y、33M、33C和33K中分别容纳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调色剂。调色剂盒33Y、33M、33C和33K中的各个调色剂通过未示出的调色剂补给管供给到图像形成部25Y、25M、25C和25K。曝光部26向带电的各个感光鼓7的表面照射激光。基于图像信息进行激光的发光控制。曝光部26还可以采用照射LED光以代替激光的结构。与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相对应的图像信息被供给到曝光部26。曝光部26基于图像信息在各个感光鼓7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中间转印带27由环形带构成。通过与内周表面抵接的多个辊将张力施加到中间转印带27。中间转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装置,其用于支撑在端部具有轴部的第一旋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装置具有:/n滑动轴承,其具有形成为筒状且内径比所述轴部的外径大的主体部,以及形成为从所述主体部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同时,在周向方向上彼此分离地配置的相对于所述轴部可滑动的多个第一突起,所述轴部可嵌合地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一突起的内侧;/n壳体,其具有支撑所述滑动轴承的径向外侧的筒状的保持部;以及/n第二突起,其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部和所述保持部的内周部中的至少一个沿径向突出,在周向方向上彼此分离地设置,通过所述第二突起,在所述主体部和所述保持部之间形成沿周向方向延伸的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17 US 16/572,7801.一种轴承装置,其用于支撑在端部具有轴部的第一旋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装置具有:
滑动轴承,其具有形成为筒状且内径比所述轴部的外径大的主体部,以及形成为从所述主体部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同时,在周向方向上彼此分离地配置的相对于所述轴部可滑动的多个第一突起,所述轴部可嵌合地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一突起的内侧;
壳体,其具有支撑所述滑动轴承的径向外侧的筒状的保持部;以及
第二突起,其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部和所述保持部的内周部中的至少一个沿径向突出,在周向方向上彼此分离地设置,通过所述第二突起,在所述主体部和所述保持部之间形成沿周向方向延伸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一突起的在周向方向上的配置位置与所述多个第二突起的在周向方向上的配置位置在周向方向上偏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二突起未配置在所述多个第一突起的背面侧的所述主体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一突起以隔开比所述多个第二突起中的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伸彰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