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速热保温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4248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08
本申请涉及一种速热保温棉,包括基底层,所述基底层为竹炭纤维层,所述基底层外层和内层表面分别粘接有第一涤纶短纤维层和第二涤纶短纤维层,所述第一涤纶短纤维层与所述基底层之间、所述第二涤纶短纤维层与所述基底层之间均复合有低熔点纤维层。本申请相比传统材料具有良好的速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速热保温棉
本申请涉及保温棉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速热保温棉。
技术介绍
保温棉是将高纯度的黏土熟料、氧化铝粉、硅石粉、铬英砂等原料在工业电炉中高温熔融,形成流体。然后采用压缩空气喷吹或用甩丝机甩丝成纤维状,经过集棉器集棉,形成保温棉。保温棉可进一步加工成纤维毯、板、纸、布、绳等制品。陶瓷纤维是一种高效绝热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抗氧化、导热率低、柔软性好、耐腐蚀、热容小及隔音等特点。保温棉可单独作为保温防寒材料广泛使用于旅客列车、体育场、戏剧院。是玻璃棉防寒材料的理想替代品,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不会产生任何有害作用,是一种无毒、无害、无污染的新型保温材料。公开号为CN106079737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自粘型保温隔音棉,包括:铝箔层、橡塑保温板、玻璃纤维隔音毡、发泡聚酯隔音棉、不干胶层,所述铝箔层压合在所述橡塑保温板的上表面上,所述玻璃纤维隔音毡粘合在所述橡塑保温板的下表面上,所述发泡聚酯隔音棉与所述玻璃纤维隔音毡粘合在一起,所述发泡聚酯隔音棉包括光滑的上表面和锯齿形下表面,所述不干胶层附着在所述锯齿形下表面的锯齿顶上。通过上述方式,本专利技术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同时具有自粘结性能,便于安装且安装后牢固度高。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保温棉在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对保温棉自身有着速热的要求,上述专利中,存在有速热效果不明显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保温棉的速热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速热保温棉。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速热保温棉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速热保温棉,包括基底层,所述基底层为竹炭纤维层,所述基底层外层和内层表面分别粘接有第一涤纶短纤维层和第二涤纶短纤维层,所述第一涤纶短纤维层与所述基底层之间、所述第二涤纶短纤维层与所述基底层之间均复合有低熔点纤维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竹炭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抗菌除臭性,且遇光发热,使面料具有良好的速热性。可选的,所述第一涤纶短纤维层采用1D*38mm短纤维,所述第二涤纶短纤维层采用3D*64mm短纤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涤纶短纤维具有良好的拉伸性、保型性,并且成本较低。可选的,所述第一涤纶短纤维层远离所述竹炭纤维层的表面复合有无纺布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无毒无刺激性等特点。可选的,所述无纺布层内设置有金属丝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提高布料的速热性能。可选的,所述无纺布层远离所述第一涤纶短纤维层的表面设置有阻燃棉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燃棉是棉经过特殊物质、工艺加工后,具有一定的防火作用,不易燃烧,且离开火源后自动熄灭,不会再复燃的一种防火材料,有效的提升面料主体内部的阻燃性,可选的,所述阻燃棉层远离所述第一涤纶短纤维层的外表面复合有防水透气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透气层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衣服面料因被雨水淋湿,导致粘贴在皮肤上,舒适性差的可能。可选的,所述第一涤纶短纤维层上设置有若干供光线照射到所述竹炭纤维层的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阳光通过防水透气层、阻燃棉层和无纺布层之后照射到竹炭纤维层的可能,使面料更容易发热。可选的,所述第二涤纶短纤维层表面通过模压形成有高低起伏的花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低起伏的花纹使第二涤纶短纤维层在接触到皮肤后形成有若干透气的通道,防止因流汗导致面料贴合皮肤,造成舒适性差的缺陷。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当阳光照射到面料上,由于金属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面料的速热性,同时竹炭纤维层具有吸光发热性,使面料能更快的提高温度;模压形成高低起伏的花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皮肤与第二涤纶短纤维层之间的透气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无纺布层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竹炭纤维层;2、第一涤纶短纤维层;3、第二涤纶短纤维层;4、低熔点纤维层;5、无纺布层;6、金属丝线;7、阻燃棉层;8、防水透气层;9、通孔;10、花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速热保温棉。参照图1,一种速热保温棉,包括基底层,基底层为竹炭纤维层1,竹炭纤维层1具有吸光发热的性能,竹炭纤维层1吸收光线中的远红外线,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热量储存起来,竹炭纤维层1除了强烈吸收光线中的远红外线外,还不断向外发射远红外线,而人体也是远红外线的敏感体,对远红外线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当人体皮肤遇到远红外线时,会发生与其共振运动相似的情况,吸收远红外线并使运动进一步激化,转外为自身热能,皮肤表面的温度就会相应升高。在竹炭纤维层1外表面粘接有第一涤纶短纤维层2,内表面粘接有第二涤纶短纤维层3,第一涤纶短纤维层2采用1D*38mm短纤维,第二涤纶短纤维层3采用3D*64mm短纤维,使面料具有良好的拉伸性和保型性。在第一涤纶短纤维层2与基底层之间、第二涤纶短纤维层3与基底层之间均复合有低熔点纤维层4,低熔点纤维层4由PET/烯烃材料制成,低熔点纤维层4的皮层在较高的温度下融化并产生粘结的皮芯,使第二涤纶短纤维层3和第一涤纶短纤维呈粘接到竹炭纤维层1的内外表面。参照图1和图2,在第一涤纶短纤维层2远离竹炭纤维层1的表面复合有无纺布层5,在无纺布在生产的过程中,内部设置有若干金属丝线6,由于金属丝线6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进一步提高面料的速热性能。在无纺布层5远离第一涤纶短纤维层2的表面设置有阻燃棉层7,阻燃棉层7为阻燃海绵,阻燃棉层7远离无纺布层5的外表面复合有防水透气层8,防水透气层8为聚四氟乙烯制成的防水透气膜。阻燃棉层7的设置提高了面料内部的阻燃性,同时防水透气层8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衣服面料因被雨水淋湿,导致粘贴在皮肤上的可能,解决了传统面料的单一性问题。参照图1,在第一涤纶短纤维层2上和无纺布层5上设置有若干供光线照射到竹炭纤维层1的通孔9,当阳光透过防水透气层8、阻燃棉层7,透过通孔9照射到竹炭纤维层1上,使竹炭纤维层1吸光发热,使面料迅速加热。参照图1和图2,在第二涤纶短纤维层3表面通过模压形成有高低起伏的花纹10,高低起伏的花纹10呈波浪形,波浪形的花纹10减小第二涤纶短纤维层3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增加的面料的透气性能,避免因汗水打湿第二涤纶短纤维层3,使第二涤纶短纤维层3吸附在皮肤上,影响到穿着体验。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速热保温棉的实施原理为:当阳光照射到面料时,阳光透过防水透气层8和阻燃棉层7,通过通孔9照射到竹炭纤维层1上,竹炭纤维层1遇光发热,使面料达到速热的目的,同时设置在无纺布层5内的金属丝线6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能进一步提高面料的速热性能。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速热保温棉,包括基底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为竹炭纤维层(1),所述基底层外层和内层表面分别粘接有第一涤纶短纤维层(2)和第二涤纶短纤维层(3),所述第一涤纶短纤维层(2)与所述基底层之间、所述第二涤纶短纤维层(3)与所述基底层之间均复合有低熔点纤维层(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速热保温棉,包括基底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为竹炭纤维层(1),所述基底层外层和内层表面分别粘接有第一涤纶短纤维层(2)和第二涤纶短纤维层(3),所述第一涤纶短纤维层(2)与所述基底层之间、所述第二涤纶短纤维层(3)与所述基底层之间均复合有低熔点纤维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速热保温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涤纶短纤维层(2)采用1D*38mm短纤维,所述第二涤纶短纤维层(3)采用3D*64mm短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速热保温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涤纶短纤维层(2)远离所述竹炭纤维层(1)的表面复合有无纺布层(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速热保温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上海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自然三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