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顶出平衡机构的双射包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4172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顶出平衡机构的双射包胶模具,底板上方设置有顶出平衡机构,顶出平衡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平衡传动杆,两个平衡传动杆分别设置在顶针板的两个相对侧,每个平衡传动杆上设置至少两个平衡单元,平衡单元包括固定支架、传动齿轮和传动齿条,固定支架与平衡传动杆连接,传动齿轮套设于平衡传动杆,传动齿条分别固定安装于顶针板的侧面并与传动齿轮传动连接。无需改变双射包胶模具的本身结构,通过传动杆传动连接顶针板的四个角落,将顶针板受到的偏心的顶推力在顶针板上均匀分散,降低了顶针板被推顶变形和顶针被折弯或折断的风险,降低了维护成本和维护时间,结构简单可靠,增加了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顶出平衡机构的双射包胶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顶出平衡机构的双射包胶模具。
技术介绍
双射包胶模具是两种塑胶材料分两次在不同注塑口上对同一模具进行注塑,分两次成型,但是产品只出模一次的模具,往往双射包胶模具的第一啤产品不顶出,待第二次成型后再进行顶出,且多为单侧顶出结构,模具的顶杆孔不在顶针板的中心位置,在顶出产品时顶针板受力不平衡,经常会导致顶针板变形或顶针折弯而损伤模具,增加了维护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顶出平衡机构的双射包胶模具,结构简单可靠,模具维护成本低,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顶出平衡机构的双射包胶模具,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定模板、动模板、顶针板和底板,定模板和动模板之间上下活动连接配合,定模板和动模板分别设置有定模仁和动模仁,定模仁和动模仁相互抵靠时形成一模腔,顶针板活动安装于动模板和底板之间,顶针板和动模板之间设置有一上下移动的顶针,顶针的底部与顶针板抵顶配合,底板上方设置有顶出平衡机构,顶出平衡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平衡传动杆,两个平衡传动杆分别设置在顶针板的两个相对侧,每个平衡传动杆上设置至少两个平衡单元,平衡单元包括固定支架、传动齿轮和传动齿条,固定支架与平衡传动杆连接,传动齿轮套设于平衡传动杆,传动齿条分别固定安装于顶针板的侧面并与传动齿轮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平衡单元分别设置在平衡传动杆的两端或均匀间隔设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传动齿条设置有耐磨板,耐磨板活动安装于传动齿条的内侧面。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固定支架的侧面横向开设有贯穿固定支架的安装孔,平衡传动杆穿过安装孔与固定支架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固定支架设置有滚动轴承,滚动轴承包括外圈、内圈和多个滚动体,外圈套设于内圈的外围,内圈和外圈具有间隙,滚动体活动安装于间隙内,外圈嵌入安装孔并与安装孔过盈配合,内圈与平衡传动杆过盈配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顶针板包括顶针面板和顶针底板,顶针面板安装于顶针底板的顶面,顶针面板的顶面与顶针抵顶配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固定支架的上部向内延伸出一限位部,以实现对顶针板向上移动限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传动齿条的上部向外侧延伸出一限位板,以实现对顶针板向下移动限位。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无需改变双射包胶模具的本身结构,在模具底板上增设顶出平衡机构,通过传动杆传动连接顶针板的四个角落,将顶针板受到的偏心的顶推力在顶针板上均匀分散,降低了顶针板被推顶变形和顶针被折弯或折断的风险,降低了维护成本和维护时间,结构简单可靠,增加了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顶出平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开模时的顶出平衡机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中:1定模板、11定模仁;2动模板、21动模仁;3顶针板、31顶针面板、32顶针底板;4底板;5顶针;61平衡传动杆、62平衡单元、621固定支架、622传动齿轮、623传动齿条、624耐磨板、625安装孔、626限位板;7模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具有顶出平衡机构的双射包胶模具,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定模板1、动模板2、顶针板3和底板4,定模板1和动模板2之间上下活动连接配合,定模板1和动模板2分别设置有定模仁11和动模仁21,定模仁11和动模仁21相互抵靠时形成一模腔7,顶针板3活动安装于动模板2和底板4之间,顶针板3和动模板2之间设置有一上下移动的顶针5,顶针5的底部与顶针板3抵顶配合,其特征在于:底板4上方设置有顶出平衡机构,顶出平衡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平衡传动杆61,两个平衡传动杆61分别设置在顶针板3的两个相对侧,每个平衡传动杆61上设置至少两个平衡单元62,平衡单元62包括固定支架621、传动齿轮622和传动齿条623,固定支架621与平衡传动杆61连接,传动齿轮622套设于平衡传动杆61,传动齿条623分别固定安装于顶针板3的侧面并与传动齿轮622传动连接。双射包胶模具的顶出机构为单侧顶出,且顶针5不在顶针板3的中心位置,导致在顶针5顶出时顶针板3的受力不均匀,顶针板3在移动时不能保持水平,导致在移动时容易刮擦损伤模具,且对顶针5的顶推力要求较大,在顶推过程中,顶针5容易折弯或断裂,而本技术通过在顶针板3和底板4之间安装顶出平衡机构,顶出平衡机构将顶针板3和底板4滑动连接,当顶针5推顶顶针板3时,安装在顶针板3上的传动齿条623推动传动齿轮622旋转,传动齿轮622和传动齿条623的规格统一,在平衡传动杆61的连接下,所有的传动齿轮622旋转速率相同,顶针板3保持水平上下移动,降低了剐蹭模具的风险,而顶针板3受到的偏心的顶推力被分散至各个平衡单元,且减小了摩擦力,降低了顶针5折弯或断裂的风险的同时,降低了维护成本,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具体地,平衡单元62分别设置在平衡传动杆61的两端或均匀间隔设置。平衡单元设置在顶针板3的四个角落,能够均匀的分散偏心的顶推力,作为优选地,平衡传动杆61上设置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平衡单元,平衡单元间隔设置,顶针板3在移动时更加稳定。优选地,传动齿条623设置有耐磨板624,耐磨板624活动安装于传动齿条623的内侧面。传动齿条623的内侧设置有耐磨板624,耐磨板624与传动齿条623采用螺钉连接,可进行更换,延长了传动齿条623的使用寿命。具体地,固定支架621的侧面横向开设有贯穿固定支架621的安装孔625,平衡传动杆61穿过安装孔625与固定支架621连接。优选地,固定支架621设置有滚动轴承,滚动轴承包括外圈、内圈和多个滚动体,外圈套设于内圈的外围,内圈和外圈具有间隙,滚动体活动安装于间隙内,外圈嵌入安装孔625并与安装孔625过盈配合,内圈与平衡传动杆61过盈配合。固定支架621通过滚动轴承和平衡传动杆61旋转连接,进一步降低了摩擦力,减小了顶针5对顶针板3的顶推力。具体地,顶针板3包括顶针面板31和顶针底板32,顶针面板31安装于顶针底板32的顶面,顶针面板31的顶面与顶针5抵顶配合。顶针板3分为顶针面板31和顶针底板32,顶针5与顶针面板31抵顶配合,顶针面板31与顶针底板32抵顶配合,顶针底板32不直接受力,当顶针面板31损坏时,可直接更换顶针面板31,无需更换顶针底板32,降低了维护成本。具体地,固定支架621的上部向内延伸出一限位部,以实现对顶针板3向上移动限位。顶针板3向上移动完成脱模时,顶针板3的顶面抵顶固定支架621的限位部。具体地,传动齿条623的上部向外侧延伸出一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顶出平衡机构的双射包胶模具,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定模板(1)、动模板(2)、顶针板(3)和底板(4),定模板(1)和动模板(2)之间上下活动连接配合,定模板(1)和动模板(2)分别设置有定模仁(11)和动模仁(21),定模仁(11)和动模仁(21)相互抵靠时形成一模腔(7),顶针板(3)活动安装于动模板(2)和底板(4)之间,顶针板(3)和动模板(2)之间设置有一上下移动的顶针(5),顶针(5)的底部与顶针板(3)抵顶配合,其特征在于:底板(4)上方设置有顶出平衡机构,顶出平衡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平衡传动杆(61),两个平衡传动杆(61)分别设置在顶针板(3)的两个相对侧,每个平衡传动杆(61)上设置至少两个平衡单元(62),平衡单元(62)包括固定支架(621)、传动齿轮(622)和传动齿条(623),固定支架(621)与平衡传动杆(61)连接,传动齿轮(622)套设于平衡传动杆(61),传动齿条(623)分别固定安装于顶针板(3)的侧面并与传动齿轮(622)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顶出平衡机构的双射包胶模具,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定模板(1)、动模板(2)、顶针板(3)和底板(4),定模板(1)和动模板(2)之间上下活动连接配合,定模板(1)和动模板(2)分别设置有定模仁(11)和动模仁(21),定模仁(11)和动模仁(21)相互抵靠时形成一模腔(7),顶针板(3)活动安装于动模板(2)和底板(4)之间,顶针板(3)和动模板(2)之间设置有一上下移动的顶针(5),顶针(5)的底部与顶针板(3)抵顶配合,其特征在于:底板(4)上方设置有顶出平衡机构,顶出平衡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平衡传动杆(61),两个平衡传动杆(61)分别设置在顶针板(3)的两个相对侧,每个平衡传动杆(61)上设置至少两个平衡单元(62),平衡单元(62)包括固定支架(621)、传动齿轮(622)和传动齿条(623),固定支架(621)与平衡传动杆(61)连接,传动齿轮(622)套设于平衡传动杆(61),传动齿条(623)分别固定安装于顶针板(3)的侧面并与传动齿轮(622)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顶出平衡机构的双射包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单元(62)分别设置在所述平衡传动杆(61)的两端或均匀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顶出平衡机构的双射包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条(623)设置有耐磨板(624),耐磨板(624)活动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协誉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