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3791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在其一个主表面上具有两排接触垫的卡相连接的卡连接器,并且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卡连接器是为了使得与外部装置的连接更容易。卡连接器A与在其一个主表面上具有两排接触垫(C#-[1])和(C#-[2])的卡C相连接。卡连接器A包括在其一个表面上具有两排导电垫(40#-[1])和(40#-[2])的板(40),以及被支撑于外壳10中的两排触点(20#-[1])和(20#-[2])。第一排触点(20#-[1])的第一接触臂(22#-[1])和第二排触点(20#-[2])的第二接触臂(22#-[2])被相互面对地布置。在板(40)上形成了图案(40#-[1b])和(40#-[2b]),所述图案(40#-[1b])和(40#-[2b])分别从与第一排触点(20#-[1])的第一连接部分(1#-[1])连接的第一排导电垫(40#-[1])和从与第二排触点(20#-[2])的第二连接部分(21#-[2])连接的第二排导电垫(40#-[2])朝向板(40)的一端延伸。(*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与在其一个主表面上具有两排接触垫(pad)的卡(诸如通称为智能卡的IC卡)相连接的卡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发展,个人电脑已日趋普及。特别是在笔记本式个人电脑的情况中,已研制出了小型高性能的电脑,并且已研制出了电脑安装卡连接器,所述电脑安装卡连接器与通称为智能卡的IC卡相连接,所述智能卡具有与信用卡大致相同的尺寸。这里,如附图说明图14中所示的,智能卡是这样构成的,即,在深度为1,宽度为w,厚度为t的矩形卡100的一个主表面上安置两排接触垫101。例如,过去已知的如图15中所示的卡连接器(参见日本专利No.2841046)作为与卡(诸如在一个主表面上具有两排接触垫的上述智能卡)相连接的卡连接器。该卡连接器200与在一个主表面(图15(A)中的下表面)上具有两排接触垫的卡C相连接;该连接器200包括外壳210;以两排的方式彼此面对地布置在外壳210中的触点220;以及盖元件(在图中未示出)。这里外壳210基本上是以框架形式构成的,并且在底部211的上侧具有用于接收卡C的卡接收空间212。此外,每个触点220都包括固定部分221,所述固定部分221被压配于外壳210的底部211;从固定部分221的一端延伸的引线部分222;以及从固定部分221的另一端延伸的接触臂223。而且,在接触臂223上形成有接触部分224,当卡C被接收在卡接收空间212中时,所述接触部分224接触卡C的相应的接触垫。接触部分224通常从外壳210的底部211向上伸出。此外,彼此面对的触点220被附于外壳210以使接触部分224以彼此面对的方式布置,并使引线部分222朝向彼此远离的相对侧延伸。而且,如图15(A)中的实线和双点划线所指示的,为了给每个触点220施加预压,使得位于接触臂223尖端处的接触部分225接触形成于外壳210的底部211中的相应孔211a周边部分的下表面。如图15(B)中所示的,当接触部分224接触卡C的相应接触垫时,可使得接触臂223的接触部分224缩进相应孔211a中。此外,通过焊接将引线部分222连接于电路板(图中未示出)。而且,盖元件被布置于外壳210的上表面上,并且所述盖元件具有这样一种功能,即,当卡C被接收到卡接收空间212中时,所述盖元件将卡引导到指定接触位置。然而,在图15中所示的卡连接器中存在以下问题。具体地,在图15中所示的卡连接器200中,彼此面对的触点220被附于外壳210以使引线部分222朝向彼此远离的相对侧延伸;因此,与外部接触的界面没有集中在一个位置中。因此,与除电路板之外的外部装置(诸如继电器连接器)的连接是不容易的。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考虑了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卡连接器,所述卡连接器与其一个主表面上具有两排接触垫的卡相连接,其中该卡连接器与外部装置的连接是容易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方案1的卡连接器是这样一种卡连接器,即,该卡连接器与在其一个主表面上具有两排接触垫的卡相连接,所述卡连接器包括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具有接收所述卡的卡接收槽;板,所述板在一个表面上具有两排导电垫;以及以两排的形式被支撑于外壳中的触点,其中所述第一排触点的每个触点都具有第一连接部分和第一接触臂,所述第一连接部分通过焊接与板的一排导电垫中的一个导电垫相连接,所述第一接触臂接触卡的一排接触垫的一个接触垫,而所述第二排触点的每个触点都具有第二连接部分和第二接触臂,所述第二连接部分通过焊接与板的另一排导电垫中的一个导电垫相连接,所述第二接触臂接触卡的另一排接触垫的一个接触垫;其特征在于,第一排触点的第一接触臂和第二排触点的第二接触臂被相互面对地布置,并且,在板上形成了这样的图案,即,分别从与第一排触点的第一连接部分连接的第一排导电垫和从与第二排触点的第二连接部分连接的第二排导电垫朝向板的一端延伸。在该卡连接器中,第一排触点的第一接触臂和第二排触点的第二接触臂被相互面对地布置;并且,在板上形成了这样的图案,即,分别从与第一排触点的第一连接部分连接的第一排导电垫和从与第二排触点的第二连接部分连接的第二排导电垫朝向板的一端延伸。因此,与外部接触的界面可被集中在板一端处的一个位置中,因此可容易地执行与外部装置的连接。此外,通过使用这样一种其中与外部接触的界面集中在一个位置中的板,可使得第一排的触点与第二排的触点以相同的形状构成,因此只需要一种类型的触点。此外,本申请的方案2的卡连接器是方案1所涉及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是刚性板,通过焊接使得第一连接部分和第二连接部分分别与刚性板一个表面上的第一和第二排中的导电垫相连接,并且第一接触臂和第二接触臂经由形成于刚性板中的开口分别从第一连接部分和第二连接部分从刚性板的另一表面上突出。在该卡连接器中,由于第一接触臂与第二接触臂分别相对于第一连接部分和第二连接部分从刚性板的另一表面上突出,因此,可将第一接触臂与第二接触臂的相应位移量设定为较大的量,同时形成较低高度的连接器。此外,本申请的方案3的卡连接器是方案1所涉及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是挠性印刷电路板,两排形式的触点紧固于外壳,并且第一连接部分和第二连接部分以及第一接触臂和第二接触臂被布置于所述挠性印刷电路板的同一表面上。在该卡连接器中,将挠性印刷电路板用作本专利技术的板,可为构成与外部接触的界面的板一端的高度位置(沿高度方向)提供调节。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是平面图,示出了这样一个状态,其中本专利技术的卡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与继电器连接器相配合(在图1中也示出了卡);图2是图1中所示的卡连接器的正视图(在图2中也示出了卡);图3是右视图,示出了这样一种状态,其中图1中所示的卡连接器与继电器连接器相配合(在图3中还示出了卡和电路板);图4是平面图,示出了卡连接器的触点、板上的导电垫和卡上的接触垫的配置的详细的位置关系。图5是沿图1的线5-5所截的截面图;图6示出了第一排触点,其中图6(A)是平面图,而图6(B)是右侧视图; 图7是平面图,示出了这样一个状态,其中本专利技术的卡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与继电器连接器相配合(在图7中也示出了卡);图8是图7中所示的卡连接器的正视图(在图8中也示出了卡);图9是右视图,示出了这样一种状态,其中图7中所示的卡连接器与继电器连接器相配合(在图9中还示出了卡和电路板);图10是平面图,示出了卡连接器的触点、板上的导电垫和卡上的接触垫的配置的详细的位置关系;图11是沿图7的线11-11所截的截面图;图12是沿图10的线12-12所截的局部截面图;图13示出了第一排触点,其中图13(A)是平面图,而图13(B)是右侧视图;图14示出了一张智能卡,其中图14(A)是平面图,而图14(B)是正视图;图15示出了卡连接器的传统示例,其中图15(A)是在卡连接过程中的卡连接器的截面图,而图15(B)是完成了连接以后的卡连接器的截面图。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接下来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是平面图,示出了这样一个状态,其中本专利技术的卡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与继电器连接器相配合。图2是图1中所示的卡连接器的正视图。图3是右视图,示出了这样一种状态,其中图1中所示的卡连接器与继电器连接器相配合。在图1到3中都示出了卡。图4是平面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连接器,是与在其一个主表面上具有两排接触垫的卡相连接的卡连接器,所述卡连接器包括: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具有接收所述卡的卡接收槽;板,所述板在一个表面上具有两排导电垫;以及以两排的形式被支撑于外壳中的触点,所述第一排的触点 的每个触点都具有第一连接部分和第一接触臂,所述第一连接部分通过焊接与板的一排导电垫中的一个导电垫相连接,所述第一接触臂接触卡的一排接触垫的一个接触垫,而所述第二排的触点的每个触点都具有第二连接部分和第二接触臂,所述第二连接部分通过焊接与板的另一排导电垫中的一个导电垫相连接,所述第二接触臂接触卡的另一排接触垫的一个接触垫;其中,第一排触点的第一接触臂和第二排触点的第二接触臂被相互面对地布置,并且,在板上形成图案,所述图案分别从与第一排触点的第一连接部分连接的第一排导电垫和从 与第二排触点的第二连接部分连接的第二排导电垫朝向板的一端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吉则
申请(专利权)人: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