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极薄带钢的层流多段快速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3727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极薄带钢的层流多段快速冷却装置,包括传动台,所述传动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传动台的顶部设置有喷洒机构,所述冷却机构中包括支撑座和冷凝箱,所述支撑座和冷凝箱的底部均与箱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带钢冷却技术领域。该基于极薄带钢的层流多段快速冷却装置,通过设置有冷却机构,利用水泵和半导体冷凝片,配合第一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水箱和分流器,不仅能够对水箱中的水进行冷却,而且可以将水进行分散到各个管道对带钢进行冷却,使得对极薄带钢的层流多段冷却的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极薄带钢的层流多段快速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带钢冷却
,具体为一种基于极薄带钢的层流多段快速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带钢是各类轧钢企业为了适应不同工业部门工业化生产各类金属或机械产品的需要而生产的一种窄而长的钢板;带钢又称钢带,是宽度在1300mm以内,长度根据每卷的大小略有不同,厚度较薄、宽度较窄、长度很长的钢板;成卷供应,其规格以厚度×宽度表示;按钢的品质分为优质的和普通的带钢;按轧制方法分为热轧和冷轧两种,分别称作热轧带钢和冷轧带钢。现有的带钢的冷却往往会存在冷却覆盖面不够完全,以及对于带钢的的冷却液无法进行循环利用,导致大量水资源的浪费,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极薄带钢的层流多段快速冷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极薄带钢的层流多段快速冷却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带钢的冷却效果不佳,以及冷却对水资源浪费较为严重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极薄带钢的层流多段快速冷却装置,包括传动台,所述传动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传动台的顶部设置有喷洒机构,所述冷却机构中包括支撑座和冷凝箱,所述支撑座和冷凝箱的底部均与箱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第一进水管,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出水管,所述冷凝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冷凝箱的内部设置有半导体冷凝片。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水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分流器,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底端与分流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水箱的顶部连通有第二进水管。优选的,所述喷洒机构中包括支撑板和喷洒箱,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传动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与喷洒箱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喷洒箱的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连通有第三出水管,所述第三出水管的一端连通有喷头,所述第三出水管的一端贯穿固定板并延伸至固定板的底部。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一端贯穿水箱并延伸至水箱的内部,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端依次贯穿箱体、传动台、支撑板和喷洒箱并延伸至喷洒箱的内部,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端与第三出水管的另一端连通。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门把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极薄带钢的层流多段快速冷却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基于极薄带钢的层流多段快速冷却装置,通过在,通过设置有冷却机构,利用水泵和半导体冷凝片,配合第一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水箱和分流器,不仅能够对水箱中的水进行冷却,而且可以将水进行分散到各个管道对带钢进行冷却,使得对极薄带钢的层流多段冷却的效果更佳。(2)、该基于极薄带钢的层流多段快速冷却装置,通过在,通过设置有喷洒机构,利用喷头将水滴打散,配合支撑板、喷洒箱、固定板、第三出水管、喷头和第二进水管,不仅可以增大对于带钢冷却的范围,使得冷却的效果更佳,同时可以对冷却后的水通过第二进水管回流到水箱中进行冷却再次循环利用,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箱体内部结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的冷凝箱内部结构俯视图。图中:1-传动台、2-箱体、3-冷却机构、31-支撑座、32-冷凝箱、33-水泵、34-第一进水管、35-第一出水管、36-第二出水管、37-水箱、38-半导体冷凝片、39-分流器、4-喷洒机构、41-支撑板、42-喷洒箱、43-固定板、44-第三出水管、45-喷头、5-第二进水管、6-箱门、7-门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极薄带钢的层流多段快速冷却装置,包括传动台1,传动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箱体2,箱体2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箱门6,箱门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门把手7,箱体2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机构3,传动台1的顶部设置有喷洒机构4,喷洒机构4中包括支撑板41和喷洒箱42,支撑板41用于支撑喷洒箱42,支撑板41的底部与传动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板41的顶部与喷洒箱42的底部固定连接,喷洒箱42的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3,固定板43用于固定第三出水管44,固定板43的内部连通有第三出水管44,第三出水管44的一端连通有喷头45,第三出水管44的一端贯穿固定板43并延伸至固定板43的底部,冷却机构3中包括支撑座31和冷凝箱32,支撑座31和冷凝箱32的底部均与箱体2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座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33,水泵33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水泵33的进水口连通有第一进水管34,第一进水管34的一端贯穿水箱37并延伸至水箱37的内部,第二出水管36的一端依次贯穿箱体2、传动台1、支撑板41和喷洒箱42并延伸至喷洒箱42的内部,第二出水管36的一端与第三出水管44的另一端连通,通过设置有喷洒机构4,利用喷头45将水滴打散,配合支撑板41、喷洒箱42、固定板43、第三出水管44、喷头45和第二进水管5,不仅可以增大对于带钢冷却的范围,使得冷却的效果更佳,同时可以对冷却后的水通过第二进水管5回流到水箱37中进行冷却再次循环利用,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水泵33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一出水管35,第一出水管3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分流器39,分流器39用于调节水流等,第二出水管36的底端与分流器39的顶部固定连接,水箱37的顶部连通有第二进水管5,第一出水管35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出水管36,冷凝箱3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37,冷凝箱32的内部设置有半导体冷凝片38,半导体冷凝片38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有冷却机构3,利用水泵33和半导体冷凝片38,配合第一进水管34、第一出水管35、第二出水管36、水箱37和分流器39,不仅能够对水箱37中的水进行冷却,而且可以将水进行分散到各个管道对带钢进行冷却,使得对极薄带钢的层流多段冷却的效果更佳,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工作时,首先将带钢放置在传动台1上,通过传动台1带动带钢的移动,此时,启动半导体冷凝片38,将水箱37中的水进行冷却,然后启动水泵33,利用水泵33将水箱37中的水从第一进水管34传输到第一出水管35,接着通过分流器39的调节,将水传输到第二出水管36,通过各个不同的第三出水管44传输到喷头45进行打散,然后进行大范围的喷洒,通过设置有冷却机构3,利用水泵33和半导体冷凝片38,配合第一进水管34、第一出水管35、第二出水管36、水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极薄带钢的层流多段快速冷却装置,包括传动台(1),所述传动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机构(3),所述传动台(1)的顶部设置有喷洒机构(4);/n所述冷却机构(3)中包括支撑座(31)和冷凝箱(32),所述支撑座(31)和冷凝箱(32)的底部均与箱体(2)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33),所述水泵(33)的进水口连通有第一进水管(34),所述水泵(33)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一出水管(35),所述第一出水管(35)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出水管(36),所述冷凝箱(3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37),所述冷凝箱(32)的内部设置有半导体冷凝片(3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极薄带钢的层流多段快速冷却装置,包括传动台(1),所述传动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机构(3),所述传动台(1)的顶部设置有喷洒机构(4);
所述冷却机构(3)中包括支撑座(31)和冷凝箱(32),所述支撑座(31)和冷凝箱(32)的底部均与箱体(2)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33),所述水泵(33)的进水口连通有第一进水管(34),所述水泵(33)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一出水管(35),所述第一出水管(35)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出水管(36),所述冷凝箱(3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37),所述冷凝箱(32)的内部设置有半导体冷凝片(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极薄带钢的层流多段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管(3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分流器(39),所述第二出水管(36)的底端与分流器(39)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水箱(37)的顶部连通有第二进水管(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极薄带钢的层流多段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机构(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方沈柏根沈耀平费杭燕吕宵倪建良谭忠耿毓李飞保李迦南赵佳峰闫绍菊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萧山钱鸿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