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侦测文件尺寸和位置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3379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文件特性侦测装置,其包含:一电路,具有一第一电极及数个第二电极;一透明导电板,用以承载一文件且电连接于第一电极;及一遮盖,具有数个导电媒介,数个导电媒介电连接于第二电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文件特性侦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诸如扫描仪及复印机等的文件处理事务机中的文件特性侦测装置。
技术介绍
近来,由于复印机、扫描机、多功能事务机等等的出现,使得人们在文件的复制、文件的扫描、文件的资料储存、文件的传递等等的文件处理工作上有了很大的便利性。由于文件的处理早已成为人们每天所必须面对的工作,因此,如何提升文件处理的效率及便利性已成为目前多功能事务机设计上的一大课题。在这些事务机器进行文件处理的过程中,文件尺寸及/或位置(统称为文件特性)的掌握相当重要。举平台式扫描仪为例,在对一文件之特定范围进行扫描之前,必须先将文件尺寸及位置界定出来。因此,一习知平台式扫描仪通常会设计成在实际扫描一文件前,先对整个平台快速预扫(prescan)一次,以便能够确实锁定文件尺寸及位置。然而,由于文件的面积通常较平台面积为小,因此扫描整个平台会使得扫描时间过长,而大大地降低文件处理的效率。一现有平台式扫描装置10系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其包含一上盖1及一平台本体3。上盖1设置有一按压板2,而平台本体3则主要由一透明玻璃板31以及设置在透明玻璃板31下方的一光源32、数个光传感器33及一电荷耦合装置(Charge Coupled Device;CCD)34所组成,该等光传感器33与CCD 34通常是组合成CCD式感测模块。我们应注意到,图中所示的光传感器33与CCD 34并不一定要分开相当的距离,而是可以组成一个微小的感测模块,且更可包含一个透镜来将大尺寸范围内的影像信息聚集到小尺寸范围的感测模块,因此图面仅为示意的目的。在上盖1覆盖住平台本体3上的透明玻璃板31以进行一文件4的扫描过程中,透明玻璃板31下方所设置的光传感器33会接收来自文件4或者按压板2所反射的光信号(如图之箭头35所示)而转成电信号,然后再透过CCD 34将电信号移出,再经由模拟数字转换器(未显示)转化为数字信号后送至计算机处理,如此一来便可确定文件尺寸及位置,并进一步进行文件的影像扫描。图2所示为图1中平台本体3的一俯视平面图,主要显示透明玻璃板31下方光传感器33的配置。就此而言,由于文件尺寸及位置的侦测主要是由光传感器33的配置来决定,因此为求正确侦测出文件尺寸,光传感器的个数必须增加且其配置位置必须受到限制。如此一来,除了会造成生产成本的提升及设计上的不方便之外,也会使得文件侦测装置只能侦测出标准的文件尺寸,例如A4、A3等。此外,其它关于文件尺寸侦测装置的相关技术,已知的有美国专利第5321273号所揭露的一种文件尺寸侦测装置,其由光发射组件、分光镜、透镜以及感光组件的组合来侦测文件尺寸;以及美国专利第5500725所揭露的可自动侦测原稿文件大小的原稿文件读取装置,其由距离传感器、阀值(threshold)设定装置、原稿尺寸决定装置以及读取控制装置来侦测文件尺寸。就此而言,我们可以发现现有的文件尺寸侦测装置大多利用CCD感光组件、光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等光学组件的配置来侦测文件尺寸及位置。然而,如上所述,光学组件的配置会有成本高且设计不便利的问题,再者,一般光路径的配置常常会造成扫描装置平台本体体积或者厚度的增加。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意欲寻求一种可克服上述缺点的文件特性侦测装置,其具有设计上的便利性以及在无须预扫描的情况下侦测出文件的尺寸及位置,进而提升文件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文件特性侦测装置,其利用透明导电板的平台配置以使文件特性的侦测更为便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文件特性侦测装置,其在无须预扫描的情况下,进行文件特性的侦测。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文件特性侦测装置,其具有设计上的便利性,且使得文件特性侦测装置的平台可以薄型化。本专利技术的文件特性侦测装置,包含一电路,具有一第一电极及数个第二电极;一透明导电板,用以承载一文件且电连接于该第一电极;及一遮盖,具有数个导电媒介,该等导电媒介电连接于该等第二电极。该遮盖更包含一按压组件,该等导电媒介固定在该按压组件上。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透明导电板实质上是一透明玻璃板,其上镀有一层透明导电膜,该层透明导电膜可为一ITO(Indium Tin Oxide)薄膜。另外,该等导电媒介实质上为数电极,亦可由数个电子式探针或复数电子式传感器取代。需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导电媒介可以是简单的电极配置、接触式的电子探针、电子式传感器或其它的导体。而透明导电板上所镀之透明导电膜可以是ITO薄膜除外的任何透明导电膜。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文件侦测装置采用了透明导电板作为承载文件的平台以及利用导电媒介与其接触与否来判断文件特性,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文件侦测装置具有下列优点第一、在无须预扫描的情况下可直接侦测出文件的特性,进而提升文件的处理效率,第二、导电媒介的配置位置及个数容易掌握而能符合设计者的需求,第三、可侦测出具有非标准尺寸及打洞的文件。附图简要说明图1是一现有平台式扫描仪构造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平台本体的一俯视平面图,主要显示透明玻璃板下方光传感器配置;图3是依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文件特性侦测装置的构造简示图;图4是一示意图,显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之文件特性侦测装置中,按压组件与透明导电板及文件相接触时,透明导电板及导电媒介与电路之间的连结关系。图5是一俯视平面图,显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文件特性侦测装置的透明导电板上,导电媒介与透明导电膜的接触区及非接触区。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见图3及图4针对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详细说明。图3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文件特性侦测装置的构造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文件特性侦测装置100主要包含一遮盖11、一透明导电板12、一电路13。其中,遮盖11的下表面设置有一按压组件111,用以在进行文件特性(包含尺寸及/或位置)侦测时将一文件14固定住,按压组件111上更配置有数个导电媒介112,例如探针,各个导电媒介电连接至电路13中的一正电极131;透明导电板12主要为一透明玻璃板121,其上镀有一导电膜122,例如一ITO(Indium Tin Oxide)薄膜,导电膜122电连接至电路13中的一负电极132。就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而言,当一文件14置放于透明导电板12上欲进行文件的复制或扫描时,本专利技术的文件特性侦测装置100中遮盖11的按压组件111会将文件14及透明导电板12整个盖住。图4为一示意图,显示按压组件111与透明导电板12及文件14相接触时,透明导电板12及导电媒介112与电路13之间的连结关系。此时,在透明导电板12上文件14所置放的区域会因为文件14的阻隔而让导电媒介112无法与透明导电板12上的导电膜122相接触,而透明导电板12上其它区域的导电膜122则因无文件的阻隔而能与导电媒介112相接触。由于透明导电板12上的导电膜122及导电媒介112分别连接至电路13中的负电极132及正电极131,因此,在电路13设计成原先不导通的情况下,上述透明导电膜122与导电媒介112接触的部分便会在电路13中产生至少一导通的电信号,例如ON信号或1信号,而上述透明导电膜122与导电媒介112不接触的部分,即文件放置区域,便会在电路13中产生至少一不导通的电信号,例如OFF信号或0信号。随后,这些ON信号及OFF信号会再透过电路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文件特性侦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电路,具有一第一电极及数个第二电极; 一透明导电板,用以承载一文件且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 及 一遮盖,具有数个导电媒介,所述导电媒介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阙壮华许明福彭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