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物桌调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4915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置物桌调整结构,主要于脚架与桌板间分别组设有相套接的外管及内管,并使内管与外管间设有定位机构,使定位机构的定位板二侧突出内管底侧开口,以抵掣于外管内壁,另于定位板上抵设一抵撑杆一端,且使该抵撑杆另一端抵设于位于桌板底面的扳块一端,并使该扳块另一端突伸出桌板;当扳掣扳块突伸出桌板一端时,即使扳块另一端压掣抵撑杆往下位移,并抵推定位板使其偏转角度,以解除内、外管间抵掣定位状态,使内、外管可相对位移,以达到便利快速调整桌板升降的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置物桌调整结构,尤指是一种可供便利快速调整桌板升降的置物桌调整结构。
技术介绍
置物桌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家具之一,一般置物桌分为固定式及组合式两种,固定式即所谓桌子形式固定,无法变更,而组合式则除基本架构外,还可做简易变更或替换,且因应时代潮流及市场需求趋势,置物桌亦被设计成书桌、电脑桌、餐桌、边桌等,以供使用者方便使用。为了提供各个不同身高的使用者方便置放取拿物品使用,现有置物桌的桌板多可做高度升降调整,于置物桌的支撑杆设有相套接的内、外管,使外管组设有脚架,另使内管组设有桌板,又由外管侧壁贯穿有穿孔,并使外管于穿孔处固设有螺帽,以供一螺杆螺设该螺帽,且经穿孔抵迫于内管,以锁固定位内管,当欲调整桌板高度时,则旋转该螺杆以松开对内管的抵掣定位,即可施力拉引桌板,以将桌板调整至所需高度后,再旋转螺杆以使螺杆抵掣于内管,达到固定桌板调节高度的效果。然而,该利用旋转螺杆,以使螺杆进给或退出与内管抵迫状态的调整固定结构,于实施上须反复做旋转螺杆的动作,故极为费时费力,且对于力气较小的使用者而言,可能会因旋紧螺杆施力不足,导致于桌板上放置一定重量物品后,该与桌板相组接的内管即会因螺杆迫紧力不足,而发生自行滑动位移的情形,又或者,因前一使用者将螺杆锁掣过于紧固,造成力气较小的使用者难以将螺杆旋动,而无法解除螺杆迫紧内杆状态,以进行桌板高度的调整,故该现有的置物桌的高度升降调整结构于实际使用上有极大的不便利性。于是,本专利技术人有鉴于现有置物桌的高度升降调整结构于实际使用上的不便利性,通过多年于相关领域的制造及设计经验和知识的辅佐,并经多方巧思,针对现有的置物桌的高度升降调整结构进行研发改良,而研创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置物桌调整结构,该置物桌调整结构可便利快速的调整桌板升降。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置物桌调整结构,设有桌板及脚架,该桌板及该脚架间设有支撑杆,该支撑杆包含相互套设的内管和外管,该内管的一端和该外管的一端分别与该桌板及该脚架相组接,该内管位于该外管内的一端枢设有定位板,该定位板的侧边与外管内壁相抵掣,一抵撑杆的一端抵接于该定位板上,延伸至该桌板下方处的该抵撑杆的另一端与一枢接于该桌板下方的扳块的一端相抵设。如上所述的置物桌调整结构,该定位板与外管内壁相抵掣的侧边设有棘齿。如上所述的置物桌调整结构,该定位板与内管枢接处组设有弹性体。如上所述的置物桌调整结构,该内管位于外管内的一端组设有固定座,该固定座设有供该定位板枢设于内的一槽室,又于该固定座的侧面设有供该定位板的侧边突出该固定座抵掣外管内壁的开口,该固定座的上端设有供该抵撑杆穿设至固定座的该槽室与该定位板相抵设的贯孔。如上所述的置物桌调整结构,该定位板与该内管的该固定座的枢接处组设有弹性体。如上所述的置物桌调整结构,该内管与该外管间设有弹性件,该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该内管及该外管相组接。如上所述的置物桌调整结构,该桌板包含桌板主体及贴板,该贴板组设于该桌板主体的底面,该贴板在与该桌板主体的底面间设有一容槽,该扳块枢接于该容槽中,该容槽于槽底设有一穿孔,该抵撑杆的另一端穿经该穿孔与该扳块的一端相抵设。如上所述的置物桌调整结构,该贴板底面组设一套环,该套环设有与该内管套设组接的套孔,又该外管套设于该套环外。如上所述的置物桌调整结构,该脚架的底部组设有对称的轮体。本技术的置物桌调整结构利用杠杆原理,以于扳掣扳块一端时,使扳块另一端压掣抵撑杆往下位移,又使往下位移的抵撑杆,抵推定位板一侧使其偏转角度,而解除内、外管定位状态,以进行桌板的升降高度的调整,故本技术的置物桌调整结构于实施上极为轻便省力。又本技术的置物桌调整结构于扳掣扳块一端后,以使扳块抵掣抵撑杆抵推定位板偏转角度,而解除内、外管定位状态,随之便可进行桌板的高度调整,故本技术的置物桌调整结构于实施上极为快速省时。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置物桌调整结构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置物桌调整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置物桌调整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置物桌调整结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置物桌调整结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在解锁状态时的第一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在解锁状态时的第二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在定位状态时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脚架11.轮体2.支撑杆21.内管211.中空部22.外管221.中空部3.桌板31.桌板主体32.贴板321.容槽322.穿孔33.套环331.套孔4.定位 机构41.扳块42.抵撑杆43.固定座431.贯孔432.槽室433.开口44.定位板441.枢轴442.棘齿45.弹性体5.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及其所能达成的效果,能够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详细说明如下,请一并参阅揭露的内容及图号:首先,请参阅图1 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置物桌调整结构,主要由脚架1、支撑杆2、桌板3、定位机构4及弹性件5所组成;其中:该脚架1,于脚架I 二侧底部组设有对称的轮体11 ;该支撑杆2,包含内管21及外管22,使内管21及外管22各成型有中空部211、221,并使内管21底端由外管22上端套入外管22的中空部221内,且使外管22底端固接于脚架I 一侧;该桌板3,包含桌板主体31及贴板32,使贴板32组设于桌板主体31底面,又使贴板32在与桌板主体31底面间成型一容槽321,另使贴板32底面组设一套环33,且使外管22的中空部211可供与套环33相套接,又使套环33其套孔331与内管21相套接,另使贴板32位于套环33的套孔33 1处设有一穿孔322,且使该穿孔322与该贴板32及桌板主体31间所设容槽321相通;该定位机构4,请一并参阅图4所示,包含扳块41,以由枢轴穿设枢接于贴板32与桌板主体31间所设的容槽321中,且使该扳块41 一端突露出桌板3,又使扳块41另一端底部处抵设有一抵撑杆42,以由贴板32的穿孔322经内管21的中空部211延伸至组设于内管21其中空部211底端处的固定座43,并由固定座43上端贯孔431穿入固定座43的槽室432中,以使位于槽室432内的定位板44相抵触,该定位板44由枢轴441穿设,以与固定座43相枢接,又于固定座43 二侧成型有开口 433,以与该槽室432相通,且使该定位板44于相对固定座43其开口 433 二侧处分别成型有棘齿442,以供抵掣于外管22其中空部221内壁面,另于穿设定位板44的枢轴441及定位板44间组设有弹性体45,该弹性体45为扭力弹黃;该弹性件5,为盘簧,使该弹性件5设于支撑杆2的内管21及外管22间,且使该弹性件5 —端组接于内管21,又使该弹性件5另一端组设于外管22。据此,当使用者欲调整桌板3高度,以方便将物品放置于桌板3或由桌板3取拿时,请一并参阅图5所示,将扳块41突露出桌板3的一端往上扳掣,以扳块41与贴板32枢接处为支点,扳块41另一端相对往下作动,以将位于其底部的抵撑杆42往下抵推,当抵撑杆42受力往下位移后,该往下位移的抵撑杆42另一端抵推相抵触是定位板44,以将定位板44偏转一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置物桌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设有桌板及脚架,该桌板及该脚架间设有支撑杆,该支撑杆包含相互套设的内管和外管,该内管的一端和该外管的一端分别与该桌板及该脚架相组接,该内管位于该外管内的一端枢设有定位板,该定位板的侧边与外管内壁相抵掣,一抵撑杆的一端抵接于该定位板上,延伸至该桌板下方处的该抵撑杆的另一端与一枢接于该桌板下方的扳块的一端相抵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全兴
申请(专利权)人:钰升兴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