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稀酸反应釜的单体滴加自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3374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丙稀酸反应釜的单体滴加自动控制装置,包括移动底座,移动底座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反应釜,同时反应釜上设有搅拌机构,反应釜的外壁面下端设有导出口,同时导出口上设有阀门,移动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架,同时反应釜位于固定架的内侧,固定架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利用电动伸缩杆向下伸长推动推杆,此时推杆推动活塞并挤压空气,电磁阀阀门开启,使得在活塞的推动下,将敞口储液筒中的丙烯酸单体注入到反应釜中,相比较于传统方式来说,此设计的安全性高,能够防止在滴加的过程伤到操作人员的手部,而通过观察敞口储液筒上的刻度,可以实现定量注入,操作非常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丙稀酸反应釜的单体滴加自动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体滴加自动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丙稀酸反应釜的单体滴加自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丙烯酸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及合成树脂单体,是聚合速度非常快的乙烯类单体,是最简单的不饱和羧酸,由一个乙烯基和一个羧基组成,纯的丙烯酸是无色澄清液体,带有特征的刺激性气味;目前,传统的对于丙稀酸单体的滴加都是操作人员手动进行加入,而由于丙稀酸具有腐蚀性,这样在加入的过程中容易灼伤到手,并且这样控制方式不仅操作麻烦、工作效率低,而且控制的准确度不高;故基于上述问题,为此我们设计了这样一种丙稀酸反应釜的单体滴加自动控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丙稀酸反应釜的单体滴加自动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对于丙稀酸单体的滴加都是操作人员手动进行加入,而由于丙稀酸具有腐蚀性,这样在加入的过程中容易灼伤到手,并且这样控制方式不仅操作麻烦、工作效率低,而且控制的准确度不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丙稀酸反应釜的单体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丙稀酸反应釜的单体滴加自动控制装置,包括移动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1)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反应釜(6),同时反应釜(6)上设有搅拌机构(5),所述反应釜(6)的外壁面下端设有导出口(9),同时导出口(9)上设有阀门,所述移动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架(8),同时反应釜(6)位于固定架(8)的内侧,所述固定架(8)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4),同时固定板(4)上设有注液机构(3),所述注液机构(3)包括电动伸缩杆(31)、敞口储液筒(34)与推杆(32),所述电动伸缩杆(31)竖向固定安装在固定板(4)的顶端端口,所述敞口储液筒(34)固定安装在固定板(4)上,同时敞口储液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稀酸反应釜的单体滴加自动控制装置,包括移动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1)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反应釜(6),同时反应釜(6)上设有搅拌机构(5),所述反应釜(6)的外壁面下端设有导出口(9),同时导出口(9)上设有阀门,所述移动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架(8),同时反应釜(6)位于固定架(8)的内侧,所述固定架(8)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4),同时固定板(4)上设有注液机构(3),所述注液机构(3)包括电动伸缩杆(31)、敞口储液筒(34)与推杆(32),所述电动伸缩杆(31)竖向固定安装在固定板(4)的顶端端口,所述敞口储液筒(34)固定安装在固定板(4)上,同时敞口储液筒(34)的内部设有活塞(37),所述推杆(32)竖向位于敞口储液筒(34)的顶端端口内,所述推杆(32)的底端面与活塞(37)固定连接,同时推杆(32)的顶端与电动伸缩杆(31)的端处固定连接,所述敞口储液筒(34)上设有注入管(33),同时注入管(33)上设有阀门,所述敞口储液筒(34)的底端面固定安装有导入管(36)且导入管(36)的另一端与反应釜(6)固定连接,同时导入管(36)上设有电磁阀(35),所述固定架(8)上设有控制开关(2),同时电动伸缩杆(31)、电磁阀(35)与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伟德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鸥哈希化学涂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