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觉统合训练用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308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感觉统合训练用滑板,包括滑板主体和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缸体、套筒、支撑板和摆杆,缸体设置在滑板主体底部上,缸体内设置有缓冲弹簧,缸体底部上设置有环形滑块,套筒顶部穿过环形滑块并与之滑动连接,套筒顶部上设置有圆形滑块,支撑板底部上分别设置有第一U形支架和第一缓冲块,第一U形支架上穿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两端均套设有扭转弹簧,摆杆倾斜设置在第一转轴上,摆杆端部设置有滚轮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滑板主体和支撑组件的配合设计,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滑板没有设置缓冲装置,容易造成儿童身体不适,长期以此还会对儿童身体造成伤害,且容易损坏滑板零部件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觉统合训练用滑板
本技术属于滑板
,特别涉及一种感觉统合训练用滑板。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生产了大量的培育器材,用于训练儿童的感觉统合,其中滑板的应用尤为广泛,滑板可以用来重塑儿童的重力感,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然而,现有的滚轮都是直接安装在滑板主体底部,当滑板从从坡上往下滑(如滑梯)时,由于其运动轨迹发生改变,会受到地面强烈的冲击,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当滑板从滑梯上滑下时,滑板不能对地面冲击进行有效缓冲,冲击会直接传递给儿童,造成儿童身体不适,长期以此还会对儿童身体造成伤害,且容易损坏滑板的零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感觉统合训练用滑板,通过滑板主体和支撑组件的配合设计,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滑板没有设置缓冲装置,容易造成儿童身体不适,长期以此还会对儿童身体造成伤害,且容易损坏滑板零部件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感觉统合训练用滑板,包括滑板主体和若干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缸体、套筒、支撑板和摆杆,所述缸体设置在所述滑板主体底部上并与之转动连接,所述缸体内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上端与所述缸体顶部连接,所述缸体为底部开口结构,且其底部上设置有环形滑块,所述套筒顶部穿过所述环形滑块并与之滑动连接,所述套筒顶部上设置有圆形滑块,所述圆形滑块位于所述缸体内并与之滑动连接,且其顶部与所述缓冲弹簧下端连接,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套筒底部上,且其底部上分别设置有第一U形支架和第一缓冲块,所述第一U形支架上穿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两端均套设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一U形支架侧壁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摆杆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并与之固定连接,所述摆杆与所述第一缓冲块相对齐,所述摆杆端部设置有滚轮组件。进一步的,所述缸体内的顶部上设置有第二缓冲块,所述第二缓冲块位于所述缓冲弹簧内侧。进一步的,所述缸体内的顶部上设置有第二缓冲块,所述第二缓冲块位于所述缓冲弹簧内侧。进一步的,所述滑板主体两侧均设置有扶手。进一步的,所述圆形滑块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位于所述套筒外侧,所述第二通气孔位于所述套筒内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滑板主体和支撑组件的配合设计,滑板受到地面冲击时,第一转轴扭动扭转弹簧,扭转弹簧对冲击力进行一级缓冲,套筒带动圆形滑块在缸体内向上滑动并压缩缓冲弹簧,缓冲弹簧对冲击力进行二级缓冲,随着摆杆向上摆动幅度的增大,摆杆前端与第一缓冲块接触,第一缓冲块被压缩进行第三级缓冲,提高儿童使用滑板时的舒适性,避免儿童身体受到伤害,且延长滑板的使用寿命。2、通过扭转弹簧、第一U形支架和摆杆的配合设置,由于扭转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一转轴与第一U形支架连接,且摆杆倾斜设置,在能实现缓冲减振的同时,降低了滑板的高底,提高了滑行时的稳定性。3、通过缸体和套筒的配合设计,当受到较大的地面冲击力时,套管带动圆形滑块上向滑动,环形滑块和圆形滑块间的距离增大,有效提高支撑强度。4、通过缸体和摆杆的配合设置,缸体和滑板主体转动连接,摆杆倾斜设置并在其端部设置有滚轮组件,滚轮组件偏离缸体的轴心,在轮组件受到侧向力作用时,使滚轮组件绕着缸体轴线转动,使滑板可以在水平任何方向上进行滑行,增加了玩耍的趣味,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图中:1、滑板主体;2、扶手;3、套筒;4、支撑板;5、第一U形支架;6、摆杆;7、滚轮;8、第二U形支架;9、轴承;10、缸体;11、扭转弹簧;12、第二转轴;13、第一转轴;14、第一缓冲块;15、圆形滑块;16、缓冲弹簧;17、第二缓冲块;18、环形滑块;19、第一通气孔;20、第二通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理解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至4,本技术提供一种感觉统合训练用滑板,包括滑板主体1和若干支撑组件,滑板主体1为方形板结构,支撑组件分别安装在滑板主体1底部四角附近,缓冲组件用于支撑滑板并起来缓冲作用,支撑组件包括圆形的缸体10、圆形的套筒3、支撑板4和摆杆6,缸体10竖向设置在滑板主体1底部上并与之转动连接,具体的,缸体10与滑板主体1连接处设置有轴承9,缸体10通过轴承9与滑板主体1连接,缸体10内竖向设置有缓冲弹簧16,利用缓冲弹簧16对地面冲击力进行缓冲,缓冲弹簧16上端与缸体10顶部连接,缸体10为底部开口结构,缸体10底部上设置有环形滑块18,环形滑块18向缸体10内侧延伸,套筒3顶部竖向穿过环形滑块18并与之滑动连接,套筒3顶部上设置有圆形滑块15,圆形滑块15位于缸体10内并与之滑动连接,圆形滑块15位于环形滑块18上方,利用圆形滑块15和环形滑块18起到两个支撑点作用,增加了缸体10和套筒3间的连接强度,同时还避免套筒3向下滑动时脱离缸体10,圆形滑块15顶部与缓冲弹簧16下端连接,支撑板4横向设置在套筒3底部上,支撑板4底部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U形支架5和第一缓冲块14,支撑板4用于安装第一缓冲块14,第一缓冲块14由聚氨酯材料发泡制成,能起到良好的缓冲融振作用,且能对摆杆6的上摆幅度进行限位,避免滚轮7上摆幅度过大,导致第一U形支架5触地,造成滑板翻倒,第一U形支架5上横向穿设有第一转轴13并与之转动连接,第一转轴13两端均套设有扭转弹簧11,扭转弹簧11位于第一U形支架5外侧,扭转弹簧11一端与U形支架侧壁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转轴13连接,摆杆6向下倾斜设置在第一转轴13上并与之固定连接,摆杆6位于第一U形支架5内侧,摆杆6与第一缓冲块14相对齐,摆杆6端部设置有滚轮组件,滚轮组件位于第一U形支架5下方,滚轮组件带动摆杆6向上摆动,扭转弹簧11被扭转进行一级缓冲,作用力通过扭转弹簧11、U形支架和支撑板4传递给套筒3,套筒3向上滑动,缓冲弹簧16被压缩并进行二级缓冲,摆杆6继续向上摆动并压缩第一缓冲块14进行三级缓冲,利用扭转弹簧11、缓冲弹簧16和第一缓冲块14的配合作用有效得对地面冲击力进行缓冲。具体的,滚轮组件包括第二U形支架8,第二U形支架8设置在摆杆6端部上,第二U形支架8上穿设有第二转轴12并与之转动连接,第二转轴12上设置有滚轮7并与之固定连接,滚轮7设置在U形支架的内侧。利用滚轮7与第二转轴12固定连接,第二转轴12与第二U形支架8转动连接,第二转轴12通过第二U形支架8与摆杆6外端固定连接,滚轮7与地面接触并滚动实现滑板的滑动。具体的,缸体10内的顶部上设置有第二缓冲块17,第二缓冲块17位于缓冲弹簧16内侧。第二缓冲块17由聚氨酯材料发泡制成,圆形滑块15向上滑动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觉统合训练用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板主体和若干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缸体、套筒、支撑板和摆杆,所述缸体设置在所述滑板主体底部上并与之转动连接,所述缸体内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上端与所述缸体顶部连接,所述缸体为底部开口结构,且其底部上设置有环形滑块,所述套筒顶部穿过所述环形滑块并与之滑动连接,所述套筒顶部上设置有圆形滑块,所述圆形滑块位于所述缸体内并与之滑动连接,且其顶部与所述缓冲弹簧下端连接,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套筒底部上,且其底部上分别设置有第一U形支架和第一缓冲块,所述第一U形支架上穿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两端均套设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一U形支架侧壁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摆杆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并与之固定连接,所述摆杆与所述第一缓冲块相对齐,所述摆杆端部设置有滚轮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觉统合训练用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板主体和若干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缸体、套筒、支撑板和摆杆,所述缸体设置在所述滑板主体底部上并与之转动连接,所述缸体内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上端与所述缸体顶部连接,所述缸体为底部开口结构,且其底部上设置有环形滑块,所述套筒顶部穿过所述环形滑块并与之滑动连接,所述套筒顶部上设置有圆形滑块,所述圆形滑块位于所述缸体内并与之滑动连接,且其顶部与所述缓冲弹簧下端连接,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套筒底部上,且其底部上分别设置有第一U形支架和第一缓冲块,所述第一U形支架上穿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两端均套设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一U形支架侧壁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摆杆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并与之固定连接,所述摆杆与所述第一缓冲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章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欣欣树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