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阳光隧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3049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阳光隧道,包括爬行隧道,爬行隧道由一根呈螺旋形圆筒状的钢丝骨架和彩虹布构成,爬行隧道的底部上设置有爬行垫,爬行垫的上表面设计为弧形结构,且在爬行垫的上表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均匀排列的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钢丝骨架、彩虹布、爬行垫和凸起的配合设计,幼童钻进爬行隧道在爬行垫上进行爬行,幼童的手掌、膝盖和小腿直接与爬行垫接触,能够有效避免幼童的手掌、膝盖和小腿直接和钢丝骨架接触,进而对幼童的身体造成伤害,大大地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阳光隧道
本技术涉及感觉统合训练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阳光隧道。
技术介绍
爬行训练是幼童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爬行可以使幼童的四肢得到锻炼,大脑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爬行隧道是针对幼童爬行训练开发的儿童玩具。目前,现有的爬行隧道通常由一根呈螺旋形圆筒状的钢丝骨架和软性材料制成的彩虹布构成,为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呈螺旋形圆筒状的钢丝骨架分布较密,但现有的爬行隧道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整根钢丝骨架较为粗硬,幼童在爬行隧道里面进行爬行时,手掌和膝盖会经常触碰到螺旋形圆筒状的钢丝骨架,容易造成幼童稚嫩手掌和膝盖的损伤,安全性较低,使用极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阳光隧道,通过钢丝骨架、彩虹布、爬行垫和凸起的配合设计,有效解决现有的爬行隧道在使用时,幼童的手掌和膝盖容易触碰到钢丝骨架,进而造成幼童的手掌和膝盖受到伤害,安全性较低,使用极其不方便。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阳光隧道,包括爬行隧道,所述爬行隧道由一根呈螺旋形圆筒状的钢丝骨架和彩虹布构成,所述爬行隧道的底部上设置有爬行垫,所述爬行垫的上表面设计为弧形结构,且在所述爬行垫的上表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均匀排列的凸起。进一步的,所述凸起为圆形的触觉棒。进一步的,所述爬行垫的上表面以其轴心线为对称轴的两侧分别倾斜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爬行隧道和爬行垫设置为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彩虹布分隔设计呈多种不同的颜色。进一步的,所述爬行垫的长度略短于所述爬行隧道的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钢丝骨架、彩虹布、爬行垫和凸起的配合设计,幼童钻进爬行隧道在爬行垫上进行爬行,幼童的手掌、膝盖和小腿直接与爬行垫接触,能够有效避免幼童的手掌、膝盖和小腿直接和钢丝骨架接触,进而对幼童的身体造成伤害,大大地提高使用的安全性。2、爬行垫的上表面设计为弧形结构,可适当加大爬行训练的难度,提升幼童在不同环境爬行的适应性和反应性。3、爬行垫的上表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均匀排列的凸起,幼童的手掌、膝盖和小腿通过凸起直接与爬行垫接触,通过凸起可有效防止幼童在爬行时,发生打滑的现象,进而避免爬行时打滑跌倒受伤;同时,该凸起亦可对幼童的手掌、膝盖和小腿进行有效按摩,促进幼童的血液循环。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爬行垫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二爬行垫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爬行隧道;2、钢丝骨架;3、彩虹布;4、爬行垫;5、触觉棒;6、进气孔;7、排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理解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2,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阳光隧道,包括爬行隧道1,爬行隧道1由一根呈螺旋形圆筒状的钢丝骨架2和彩虹布3构成,钢丝骨架2支撑起彩虹布3,幼童头朝前,脚在后,从爬行隧道1的进口端爬进该隧道里面,幼童的手脚和身体的协调运用,通过爬行隧道1的出口端爬出来,进而有效锻炼幼童的爬行能力,爬行隧道1的底部上设置有爬行垫4,通过增设爬行垫4,幼童在爬行隧道1内进行爬行时,手掌和膝盖分别与爬行垫4接触,有效防止幼童的手掌和膝盖触碰到较为粗硬的钢丝骨架2,致使幼童的手掌和膝盖受到损伤,大大地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爬行垫4的上表面设计为弧形结构,可适当加大爬行训练的难度,提升幼童在不同环境爬行的适应性和反应性,且在爬行垫4的上表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均匀排列的凸起,幼童的手掌、膝盖和小腿通过凸起与爬行垫4接触,通过凸起可有效防止幼童在爬行时发生打滑的现象,进而避免爬行时打滑跌倒受伤;同时,该凸起亦可对幼童的手掌、膝盖和小腿进行有效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具体的,凸起为圆形的触觉棒5。增设触觉棒5可有效增强幼童的触觉敏感度,促进幼童的触觉功能发展,加强了触觉统合能力,有助于改善孩子因触觉发展不足而引起情绪不稳、好动难安的情况;同时,利用触觉棒5可有效对幼童的手掌和小腿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具体的,爬行垫4的上表面以其轴心线为对称轴的两侧分别倾斜设置。幼童的手掌或衣物上经常粘附有脏物(如灰尘或细沙),幼童在爬行隧道1内进行爬行时,脏物容易掉落在爬行垫4上,影响下一个幼童爬行的效果,通过将爬行垫4的两侧进一步限定为倾斜设置,脏物掉落在爬行垫4时,容易朝着爬行垫4的两边滑落,保证爬行垫4的上表面保持干净、整洁。具体的,爬行隧道1和爬行垫4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量。具体的,彩虹布3分隔设计呈多种不同的颜色。彩虹布3上设置有多种不同的颜色的区域,幼童在爬行隧道1内进行爬行时,有效提高爬行的趣味性,使幼童能继续朝着爬行隧道1的出口端前进。具体的,爬行垫4的长度略短于爬行隧道1的长度。确保幼童在爬行隧道1内,能够在爬行垫4上进行爬行,进而穿过爬行隧道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先将爬行隧道1拉伸放置在地面上,再把爬行垫4安装固定在爬行隧道1底部上,幼童钻进爬行隧道1在爬行垫4上进行爬行,进而完成从爬行隧道1的进口端爬行穿过其出口端的感觉统合训练,由于爬行垫4的上表面设计为弧形结构,可适当加大爬行训练的难度,提升幼童在不同环境爬行的适应性和反应性,爬行垫4的上表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均匀排列的触觉棒5,幼童在爬行垫4上进行爬行时,其手掌、膝盖和小腿均与触觉棒5接触,通过触觉棒5可避免在爬行的过程中,发生打滑的情况,防止幼童打滑跌倒受到损伤;同时,利用触觉棒5与幼童的手掌、膝盖和小腿的接触,可有效对其进行按摩,尤其是手掌,幼童的手掌与触觉棒5接触面积大,按摩效果更为显著,促进血液循环。本技术通过钢丝骨架2、彩虹布3、爬行垫4和凸起的配合,幼童钻进爬行隧道1在爬行垫4上进行爬行,幼童的手掌、膝盖和小腿直接与爬行垫4接触,能够有效避免幼童的手掌、膝盖和小腿直接和钢丝骨架2接触,进而对幼童的身体造成伤害,大大地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实施例二参见图3,本实施与实施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爬行垫4设计为气囊结构,所述爬行垫4和触觉棒5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爬行垫4上设有排气孔7和进气孔6。充气泵通过气管与爬行垫4的进气孔6连接,充气泵启动工作后,它能够持续向爬行垫4内部充气,充入适当的气体量时,关闭充气泵,封上进气孔6,幼童钻进爬行隧道1在爬行垫4上进行爬行训练,使用结束后,打开爬行垫4上的排气孔7,爬行垫4内部的气体从排气孔7排出,便于对爬行垫4进行安装、拆卸和收纳,实用性较强,使用非常方便。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阳光隧道,包括爬行隧道,所述爬行隧道由一根呈螺旋形圆筒状的钢丝骨架和彩虹布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爬行隧道的底部上设置有爬行垫,所述爬行垫的上表面设计为弧形结构,且在所述爬行垫的上表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均匀排列的凸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阳光隧道,包括爬行隧道,所述爬行隧道由一根呈螺旋形圆筒状的钢丝骨架和彩虹布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爬行隧道的底部上设置有爬行垫,所述爬行垫的上表面设计为弧形结构,且在所述爬行垫的上表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均匀排列的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阳光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圆形的触觉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阳光隧道,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章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欣欣树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