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皮带轮脱耦器和扭转减振器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2718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皮带轮脱耦器(2)和扭转减振器(3)的设备(1),所述皮带轮脱耦器和所述扭转减振器具有共同的旋转轴线(4),其中皮带轮脱耦器(2)具有输入侧(5)和输出侧(6)以及在输入侧(5)与输出侧(6)之间作用的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7),输入侧(5)和输出侧(6)抵抗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的弹簧作用可以在环周方向(8)上相对于彼此扭转;其中扭转减振器(3)具有法兰部件(9),并且经由法兰部件(9)与输入侧(5)抗扭地连接,其中输出侧(6)经由设置在输出侧(6)与法兰部件(9)之间的第一轴承(10)可旋转地支承在法兰部件(9)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括皮带轮脱耦器和扭转减振器的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皮带轮脱耦器和扭转减振器的设备,所述皮带轮脱耦器和所述扭转减振器具有共同的旋转轴线。皮带轮脱耦器具有输入侧和输出侧以及在输入侧与输出侧之间作用的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输入侧和输出侧可以在环周方向上相对于彼此扭转。扭转减振器具有法兰部件。
技术介绍
皮带轮脱耦器尤其设计用于将皮带轮附接在驱动机械例如机动车辆的曲轴处。由此应至少减少或避免将扭振例如驱动机械的扭振传递到通过皮带轮驱动的皮带上。但是,皮带轮脱耦器也可以构成双质量飞轮。扭转减振器是有针对性地引入到以周期性干扰激励的传动系中的扭转挠性件。在此目的是,将在不同的运行情况下发生的干扰的振动共振移动到尽可能低于运行转速的转速范围内。保留在运行转速范围内的振动共振经由外部的或集成的摩擦装置来衰减,所述摩擦装置的摩擦力矩应处于限定的界限内。尤其地,摩擦装置可以与扭转挠性件独立地构成,并且因此在下文中不予考虑。尤其地,扭转挠性件与摩擦装置一起在下文中称为扭转减振装置。包括具有共同的旋转轴线的皮带轮脱耦器和扭转减振器的设备例如从EP2827014A1和DE102017115466A1中已知。在DE102017115466A1和EP2827014A1中,扭转减振器和皮带轮脱耦器分别设置在毂处。输出侧可旋转地支承在毂处。在输出侧与扭转减振器的法兰部件之间设置有弹簧元件和密封元件。存在简化用于机动车辆的部件、例如包括皮带轮脱耦器和扭转减振器的设备或使其适应于特别的应用情况的持续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由此出发,本专利技术所基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尽可能简单地构造的、尤其包括尽可能少的构件的设备。所述目的借助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包括皮带轮脱耦器和扭转减振器的设备来实现。在实施例中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有利的设计方案。在实施例中单独列出的特征可以以技术上有意义的方式彼此组合并且可以定义本专利技术的其他设计方案。此外,在说明书中详细说明和阐述了在权利要求中说明的特征,其中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选的设计方案。提出一种包括皮带轮脱耦器和扭转减振器的设备,所述皮带轮脱耦器和所述扭转减振器具有共同的旋转轴线。皮带轮脱耦器具有输入侧和输出侧以及在输入侧与输出侧之间作用的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输入侧和输出侧抵抗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的弹簧作用可以在环周方向上相对于彼此扭转。扭转减振器具有法兰部件,并且经由法兰部件与输入侧抗扭地连接。输出侧经由设置在输出侧与法兰部件之间的第一轴承可旋转地支承在法兰部件处。尤其地,输出侧(也称为皮带附接区域,因为输出侧可以经由皮带部段与皮带抗扭地连接或输出侧经由皮带部段与皮带抗扭地连接)可以抵抗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的弹簧力相对于输入侧(也称为轴附接区域,因为输入侧可以与轴、例如曲轴抗扭地连接或输入侧与轴、例如曲轴抗扭地连接)扭转(例如最多在环周方向上延伸的角度范围、例如最多30度角度)。扭转例如通过止挡部(第一止挡部、第二止挡部)限制。尤其地,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借助于在环周方向上作用的弹簧力支撑在输入侧的第一止挡部处和输出侧的第二止挡部处。尤其地,可以经由输入侧相对于输出侧的相对扭转至少减少扭振,所述相对扭转抵抗弹簧力和必要时抵抗减振作用实现。第一轴承尤其用于将输出侧支撑在法兰部件处,其中输出侧和法兰部件可以沿着环周方向相对于彼此扭转。第一轴承尤其仅能够实现输出侧相对于法兰部件的扭转,其中第一轴承优选地不具有弹性可变形性。设备尤其设计成,使得输出侧例如经由弹簧力压靠法兰部件,其中输出侧相对于法兰部件的位置通过尤其不可变形的第一轴承至少关于径向方向和/或轴向方向确定。尤其地,第一轴承是滑动轴承。在滑动轴承中,相对于彼此运动的两个部件(在此法兰部件和滑动轴承和/或输出侧和滑动轴承)彼此具有直接的接触。所述两个部件抵抗通过滑动摩擦引起的阻力彼此滑动。与滚动轴承相反,滑动轴承尤其不具有滚动体。尤其地,输出侧经由第一轴承至少相对于径向方向支撑在法兰部件处。尤其地,法兰部件具有沿着轴向方向延伸的部段,在所述部段处设置有第一轴承。尤其地,第一轴承具有柱形形状并且沿着环周方向以及沿着轴向方向(即平行于旋转轴线)延伸。尤其地,部段沿着法兰部件的延伸部设置在毂处的附接部与减振器部段之间,其中在(扭转减振器的)减振器部段中设置有扭转减振装置(即例如与摩擦装置一起的扭转挠性件)。尤其地,输出侧经由第一轴承至少相对于轴向方向支撑在法兰部件处。尤其地,第一轴承两件式地实施。第一部件相对于径向方向在法兰部件处支撑输出侧,第二部件相对于轴向方向在法兰部件处支撑输出侧。尤其地,两个部件直接彼此并排地设置。轴向方向尤其平行于旋转轴线延伸。尤其地,输出侧包括第一盖部段,所述第一盖部段沿着轴向方向设置在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与法兰部件之间,其中第一轴承设置在第一盖部段处。尤其地,第一盖部段从输出侧的皮带部段开始沿着径向方向向内延伸。尤其地,第一盖部段也沿着轴向方向延伸并且形成贴靠面,所述贴靠面与法兰部件的部段相对置地设置。尤其地,第一轴承(或第一轴承的第一部件)设置在贴靠面与部段之间。尤其地,输出侧具有皮带部段和从皮带部段开始沿着径向方向向内延伸的第二盖部段,其中第二盖部段经由第二轴承可旋转地支承在输入侧处。尤其地,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沿着轴向方向设置在第一盖部段与第二盖部段之间。尤其地,第一盖部段、皮带部段和第二盖部段形成用于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的壳体。尤其地,壳体可以至少部分地以流体(润滑剂、例如油脂)填充。尤其地,至少第一盖部段或第二盖部段、优选地所述第一盖部段和第二盖部段两者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止挡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止挡部用于相对于环周方向支撑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的弹簧力。尤其地,输入侧的第一止挡部沿着轴向方向设置在第一盖部段与第二盖部段之间。尤其地,在第二盖部段与输入侧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元件,经由所述第二弹簧元件,输出侧相对于轴向方向支撑在输入侧处。尤其地,输出侧经由第二弹簧元件压靠法兰部件。尤其地,第二弹簧元件形成第二轴承、例如与构成滑动轴承的材料一起形成第二轴承。尤其地,至少在输入侧处或输出侧处(优选地在两者处分别)设置有摩擦环,所述摩擦环至少部分地构成第二轴承,经由所述摩擦环,第二弹簧元件可扭转地设置在输出侧处或输入侧处。尤其地,第二弹簧元件可以实现第一弹簧元件或壳体相对于环境的密封。尤其地,第二弹簧元件至少沿着环周方向围绕旋转轴线环绕地延伸。尤其地,第二弹簧元件是碟形弹簧。尤其地,输入侧和法兰部件与毂抗扭地连接,其中设备可以经由毂抗扭地设置在轴处。轴例如是驱动单元例如内燃机的曲轴。尤其地,皮带轮脱耦器沿着轴向方向设置在扭转减振器与驱动单元之间。尤其地,驱动单元沿着轴向方向设置在传动机构与所述设备之间。尤其地,所述设备可以用于机动车辆。机动车辆的其他部件可以经由皮带轮脱耦器的皮带与曲轴连接,使得可以将驱动单元的动能传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括皮带轮脱耦器(2)和扭转减振器(3)的设备(1),所述皮带轮脱耦器和所述扭转减振器具有共同的旋转轴线(4),其中所述皮带轮脱耦器(2)具有输入侧(5)和输出侧(6)以及在输入侧(5)与所述输出侧(6)之间作用的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7),所述输入侧(5)和所述输出侧(6)抵抗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的弹簧作用能够在环周方向(8)上相对于彼此扭转;其中所述扭转减振器(3)具有法兰部件(9),并且经由所述法兰部件(9)与所述输入侧(5)抗扭地连接,其中所述输出侧(6)经由设置在所述输出侧(6)与所述法兰部件(9)之间的第一轴承(10)能旋转地支承在所述法兰部件(9)处。/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20 DE 102020101156.31.一种包括皮带轮脱耦器(2)和扭转减振器(3)的设备(1),所述皮带轮脱耦器和所述扭转减振器具有共同的旋转轴线(4),其中所述皮带轮脱耦器(2)具有输入侧(5)和输出侧(6)以及在输入侧(5)与所述输出侧(6)之间作用的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7),所述输入侧(5)和所述输出侧(6)抵抗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的弹簧作用能够在环周方向(8)上相对于彼此扭转;其中所述扭转减振器(3)具有法兰部件(9),并且经由所述法兰部件(9)与所述输入侧(5)抗扭地连接,其中所述输出侧(6)经由设置在所述输出侧(6)与所述法兰部件(9)之间的第一轴承(10)能旋转地支承在所述法兰部件(9)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第一轴承(10)是滑动轴承。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输出侧(6)经由所述第一轴承(10)至少相对于径向方向(11)支撑在所述法兰部件(9)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法兰部件(9)具有沿着轴向方向(12)延伸的部段(13),在所述部段处设置有所述第一轴承(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1),其中所述部段(13)沿着所述法兰部件(9)的延伸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本亚明·谢韦林梅拉妮·西尔曼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