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缸缸体生产用锻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213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缸缸体生产用锻造装置,包括底板,底板顶端四角固定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顶端固定设置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底端固定设置有锻造块,所述底板表面两侧设置有支撑架。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支撑杆通过链条传动,不使用联轴器,在夯压过程中,支撑杆发生形变,中间往下凹,两端往上翘,链条拉动涨紧轮,弹簧发生形变,当锻造块离开缸体时,支撑杆恢复形变,弹簧也恢复形变,保证链条处于绷紧状态,便于带动支撑杆转动,同时缸体的热量经链条传动到第二齿轮盘时,已经只剩很少的余热了,再加上隔热垫的使用,可以避免电机过热,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缸缸体生产用锻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缸缸体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油缸缸体生产用锻造装置。
技术介绍
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用它来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因此在各种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现有船舶上面需要使用到大型液压缸,此类液压缸在生产时,需要通过锻造才能实现缸体的制作,但是现有锻造设备太过简单,用来放置缸体的支撑杆是直接经联轴器固定在电机上的,在使用过程中,锻造产生的夯压力较大,从而导致支撑杆会发生形变,进而联轴器非常容易损坏,甚至损坏电机,同时由于待锻造的缸体热量较大会经支撑杆传递给电机,也会降低电机的使用寿命。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油缸缸体生产用锻造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缸缸体生产用锻造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缸缸体生产用锻造装置,包括底板,底板顶端四角固定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顶端固定设置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底端固定设置有锻造块,所述底板表面两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盘,靠近所述第一齿轮盘一端表面固定套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底端固定设置在底板上,所述底板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盘,所述第二齿轮盘与第一齿轮盘经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盘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底板上,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套设有第三齿轮盘,所述第三齿轮盘与第二齿轮盘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盘与第二齿轮盘之间还是设置有涨紧装置;所述涨紧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支架,所述支架内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有涨紧轮,所述涨紧轮与链条内表面相抵触。优选的,所述活动块表面四角开设有导向孔,所述活动块经导向孔沿着导向杆上下活动设置。优选的,所述弹簧内部设置有伸缩管。优选的,所述第三齿轮盘上的凹齿一侧固定设置有隔热垫。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上放置有待锻造的缸体。优选的,所述支撑架顶端表面具有凹口,所述凹口与支撑杆相适配。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支撑杆通过链条传动,不使用联轴器,在夯压过程中,支撑杆发生形变,中间往下凹,两端往上翘,链条拉动涨紧轮,弹簧发生形变,当锻造块离开缸体时,支撑杆恢复形变,弹簧也恢复形变,保证链条处于绷紧状态,便于带动支撑杆转动,同时缸体的热量经链条传动到第二齿轮盘时,已经只剩很少的余热了,再加上隔热垫的使用,可以避免电机过热,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正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后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架与支撑杆连接结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A部放大图。图中:1底板、2导向杆、3承载台、4第一液压缸、5活动块、6锻造块、7支撑架、8支撑杆、9第一齿轮盘、10轴承座、11第二液压缸、12第二齿轮盘、13链条、14第三齿轮盘、15支架、16弹簧、17涨紧轮、18隔热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油缸缸体生产用锻造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顶端四角固定设置有导向杆2,所述导向杆2顶端固定设置有承载台3,所述承载台3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液压缸4,所述第一液压缸4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块5,所述活动块5底端固定设置有锻造块6,所述底板1表面两侧设置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顶端设置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一端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盘9,靠近所述第一齿轮盘9一端表面固定套设有轴承座10,所述轴承座10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11,所述第二液压缸11底端固定设置在底板1上,所述底板1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盘12,所述第二齿轮盘12与第一齿轮盘9经链条13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盘12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底板1上,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套设有第三齿轮盘14,所述第三齿轮盘14与第二齿轮盘12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盘9与第二齿轮盘12之间还是设置有涨紧装置;所述涨紧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支架15,所述支架15内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一端固定连接有涨紧轮17,所述涨紧轮17与链条13内表面相抵触。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动块5表面四角开设有导向孔,所述活动块5经导向孔沿着导向杆2上下活动设置;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簧16内部设置有伸缩管,伸缩管的设置给弹簧16提供了导向性能;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齿轮盘14上的凹齿一侧固定设置有隔热垫18,隔热垫18的设置可以避免第二齿轮盘12上的热量传递给电机,有利于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杆8上放置有待锻造的缸体;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架7顶端表面具有凹口,所述凹口与支撑杆8相适配。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锻造时,通过第二液压缸11伸长带动支撑杆8往上运动,当运动到适宜位置时,经铲车将待锻造的缸体放置在支撑杆8上,此时第二液压缸11缩短带动支撑杆8撑在支撑架7上,第一液压缸4工作带动活动块5往下运动,在液压作用力下对缸体进行夯压,电机工作经第三齿轮盘14带动第二齿轮盘12转动,第二齿轮盘12转动经链条13带动第一齿轮盘9转动,从而带动支撑杆8转动,在缸体自身重力作用下,支撑杆8转动一下,缸体随之也会转动一下,往复循环如此,只至锻造完成;在夯压过程中,支撑杆8会发生形变,中间往下凹,两端往上翘,链条13拉动涨紧轮17,弹簧16发生形变,当锻造块6离开缸体时,支撑杆8恢复形变,弹簧16也恢复形变,保证链条13处于绷紧状态,便于带动支撑杆8转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缸缸体生产用锻造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顶端四角固定设置有导向杆(2),所述导向杆(2)顶端固定设置有承载台(3),所述承载台(3)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液压缸(4),所述第一液压缸(4)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块(5),所述活动块(5)底端固定设置有锻造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表面两侧设置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顶端设置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一端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盘(9),靠近所述第一齿轮盘(9)一端表面固定套设有轴承座(10),所述轴承座(10)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11),所述第二液压缸(11)底端固定设置在底板(1)上,所述底板(1)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盘(12),所述第二齿轮盘(12)与第一齿轮盘(9)经链条(13)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盘(12)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底板(1)上,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套设有第三齿轮盘(14),所述第三齿轮盘(14)与第二齿轮盘(12)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盘(9)与第二齿轮盘(12)之间还是设置有涨紧装置;/n所述涨紧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支架(15),所述支架(15)内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一端固定连接有涨紧轮(17),所述涨紧轮(17)与链条(13)内表面相抵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缸缸体生产用锻造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顶端四角固定设置有导向杆(2),所述导向杆(2)顶端固定设置有承载台(3),所述承载台(3)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液压缸(4),所述第一液压缸(4)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块(5),所述活动块(5)底端固定设置有锻造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表面两侧设置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顶端设置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一端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盘(9),靠近所述第一齿轮盘(9)一端表面固定套设有轴承座(10),所述轴承座(10)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缸(11),所述第二液压缸(11)底端固定设置在底板(1)上,所述底板(1)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盘(12),所述第二齿轮盘(12)与第一齿轮盘(9)经链条(13)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盘(12)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底板(1)上,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套设有第三齿轮盘(14),所述第三齿轮盘(14)与第二齿轮盘(12)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盘(9)与第二齿轮盘(12)之间还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群陶晓萍俞仁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康宁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