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锻件内表面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3758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形锻件内表面打磨装置,包括底座以及支撑件和内齿环,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部,所述内齿环通过支撑件固定在底座的上方,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打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转动辊,将需要进行打磨的环形锻件套在转动辊上,启动伺服电机驱动圆盘转动,齿轮跟随圆盘转动并带动齿轮运动,齿轮和内齿环的啮合使得齿轮发生自转,固定在齿轮上的转动辊跟随齿轮运动,转动辊通过离心力,让环形锻件绕着转动辊转动,转动辊自转的同时带动高摩擦打磨条和环形锻件的内表面接触,达到了对环形锻件内表面进行打磨的效果。达到了对环形锻件内表面进行打磨的效果。达到了对环形锻件内表面进行打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形锻件内表面打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环形锻件加工
,具体为一种环形锻件内表面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生产中,打磨装置被广泛应用于物料的加工,是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环形锻件是工业中常使用的物品之一,其中对环形锻件的内表面打磨,是对环形锻件进行紧密加工的前序步骤之一,如公开号为CN21305415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环锻件加工的内壁打磨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箱,且工作箱的底部为开口设置,并且工作箱与箱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工作箱内靠近顶部处设置有平板,所述平板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U形板,所述第一U形板内靠近顶部处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前壁和后壁靠近顶部处通过转轴和轴承与第一U形板的前后侧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U形板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圆管,且圆管的底端贯穿第一U形板的内腔底部,所述第二U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杆,且圆杆的底端延伸至圆管外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但是该装置难以对多种尺寸的环形锻件内表面同步进行打磨,适用范围受限,打磨效率不高,且结构复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环形锻件内表面打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环形锻件内表面打磨装置,具备了对多种尺寸环形锻件同步进行打磨,且简化了结构的优点,解决了难以打磨效率低和结构复杂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形锻件内表面打磨装置,包括底座以及支撑件和内齿环,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部,所述内齿环通过支撑件固定在底座的上方,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打磨机构。
[0005]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圆盘和齿轮,所述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在底座顶部的轴心处,所述圆盘底部的轴心处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齿轮转动连接在圆盘顶部靠近边缘的位置并且与内齿环啮合。
[0006]所述打磨机构包括转动辊、插接槽和高摩擦打磨条,所述转动辊固定连接在齿轮顶部的轴心处,所述插接槽均匀开设在转动辊的表面,所述高摩擦打磨条通过插接槽插接在转动辊上并凸出转动辊的表面。
[0007]具体的,所述插接槽的形状为梯形,所述高摩擦打磨条和插接槽相适配。
[0008]具体的,所述转动辊的顶部设置有防脱机构。
[0009]具体的,所述防脱机构包括收纳孔、挡杆、限位滑槽、L形圆杆、螺纹通孔和扭动杆,所述收纳孔对称开设在转动辊的顶部,所述挡杆插接在收纳孔中,所述限位滑槽对称开设在挡杆的表面,所述L形圆杆对称设置在转动辊的顶部并且与限位滑槽插接,所述螺纹通孔开设在挡杆的顶部并贯穿挡杆,所述扭动杆螺纹连接在螺纹通孔内并长于挡杆。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技术通过设置转动辊,将需要进行打磨的环形锻件套在转动辊上,启动伺服电机驱动圆盘转动,齿轮跟随圆盘转动并带动齿轮运动,齿轮和内齿环的啮合使得齿轮发生自转,固定在齿轮上的转动辊跟随齿轮运动,转动辊通过离心力,让环形锻件绕着转动辊转动,转动辊自转的同时带动高摩擦打磨条和环形锻件的内表面接触,达到了对环形锻件内表面进行打磨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正视图的剖视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5]图4为本技术转动辊顶部的俯视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挡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本技术防脱机构使用时的俯视图。
[0018]图中:1

底座、2

支撑件、3

内齿环、4

驱动机构、41

伺服电机、42

圆盘、43

齿轮、5

打磨机构、51

转动辊、52

插接槽、53

高摩擦打磨条、6

防脱机构、61

收纳孔、62

挡杆、63

限位滑槽、64

L形圆杆、65

螺纹通孔、66

扭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0]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环形锻件内表面打磨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支撑件2和内齿环3,底座1用于放置在平面上,支撑件2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顶部,内齿环3通过支撑件2固定在底座1的上方,底座1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用于驱动打磨机构5运动,驱动机构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打磨机构5,打磨机构5用于对环形锻件的内表现进行打磨、去锈和抛光等操作。
[0021]请参阅图2至图3,驱动机构4包括伺服电机41、圆盘42和齿轮43,伺服电机41固定连接在底座1顶部的轴心处,圆盘42底部的轴心处和伺服电机4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齿轮43转动连接在圆盘42顶部靠近边缘的位置并且与内齿环3啮合,伺服电机41驱动圆盘42转动,齿轮43跟随圆盘42绕着圆盘42的圆心转动,由于齿轮43和内齿环3啮合,所以齿轮43在转动的过程中会逆向自转。
[0022]请参阅图2至图4,打磨机构5包括转动辊51、插接槽52和高摩擦打磨条53,转动辊51固定连接在齿轮43顶部的轴心处,需要进行内表面打磨的多种半径的环形锻件套在转动辊51上,由于转动辊51跟随齿轮43产生一边自转,一边绕着圆盘42圆心旋转的运动,转动辊51产生的离心力,会让套在其上的环形锻件绕着转动辊51如同呼啦圈一样转动,同时转动辊51的自转会使得转动辊51的表面不断的和环形锻件之间接触。插接槽52均匀开设在转动辊51的表面,为高摩擦打磨条53在转动辊51上的插接提供位置。插接槽52的形状为梯形,高摩擦打磨条53和插接槽52相适配,防止高摩擦打磨条53从插接槽52中被甩出。高摩擦打磨
条53通过插接槽52插接在转动辊51上并凸出转动辊51的表面,高摩擦打磨条53跟随转动辊51转动和环形锻件接触,对环形锻件的内表面进行打磨。
[0023]请参阅图2至图6,转动辊51的顶部设置有防脱机构6,防脱机构6包括收纳孔61、挡杆62、限位滑槽63、L形圆杆64、螺纹通孔65和扭动杆66,收纳孔61对称开设在转动辊51的顶部,挡杆62插接在收纳孔61中,限位滑槽63对称开设在挡杆62的表面,L形圆杆64对称设置在转动辊51的顶部并且与限位滑槽63插接,螺纹通孔65开设在挡杆62的顶部并贯穿挡杆62,扭动杆66螺纹连接在螺纹通孔65内并长于挡杆62,抽出收纳孔61中的挡杆62,固定在转动辊51的顶部并且和限位滑槽63插接的L形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锻件内表面打磨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支撑件(2)和内齿环(3),所述支撑件(2)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内齿环(3)通过支撑件(2)固定在底座(1)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4),所述驱动机构(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打磨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伺服电机(41)、圆盘(42)和齿轮(43),所述伺服电机(41)固定连接在底座(1)顶部的轴心处,所述圆盘(42)底部的轴心处和伺服电机(4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齿轮(43)转动连接在圆盘(42)顶部靠近边缘的位置并且与内齿环(3)啮合;所述打磨机构(5)包括转动辊(51)、插接槽(52)和高摩擦打磨条(53),所述转动辊(51)固定连接在齿轮(43)顶部的轴心处,所述插接槽(52)均匀开设在转动辊(51)的表面,所述高摩擦打磨条(53)通过插接槽(52)插接在转动辊(51)上并凸出转动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群俞仁新陶晓萍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康宁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