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1047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管结构,包含:一管体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及一气密腔室,所述管体的壁面具有至少一毛细结构层及管体内填充有一工作流体,所述管体的第一、二端其中任一与一水平面呈垂直方式设置,所述第一、二端分别位于该管体的上、下两端,该管体与水平面接触的下端具有一膨胀空间做为工作流体结冰后的冰分子释放空间。冰分子释放空间。冰分子释放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管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管结构,尤指一种具有供结冰的冰分子释放力空间的热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热管具有一中空壳(管)体,并于该壳(管)体内部设置毛细吸液芯、工作流体(水、冷媒、甲醇、丙酮、液氨等),该中空壳(管)体目前市面上大多选用以铜、铝等材料所制成,因为中空壳(管)体其内部工作流体发生相变潜热机制来进行热传导。
[0003]但,当前应用在电子产品散热领域均为以铜材质加水(Copper tube+Pure Water)所制成的热管,由于铜具有较好的导热性,工作液体具有较好的潜热,所能符合大多数正常环境所使用;但其仍会遭受到应用条件限制,如户外(5G、6G基地站、户外光伏电原IGBT散热、车用或任何户外需散热的应用),工作液体在环境温度0度时所产生的结冰问题,及结冰分子力对结构强度的影响等条件限制。
[0004]热管水平设置时,而遇到工作流体产生结冰现象,冰分子发生膨胀挤压热管管壁膨胀,令热管发生变形,另者,若将热管以直立的方式设置应用时,工作液体受重力影响聚集于热管下端的底部,又工作环境低于0度时热管内部的工作液体结冰,并且冰分子将产生膨胀进而将该热管壁面撑胀,严重时将撑爆热管,使热管产生破裂而失去真空性并令工作流体产生渗漏。
[0005]故如何提供适当的防止内部工作液体在低温时发生结冰等问题,进而破坏热管内部汽液循环工作的进行则为熟悉该项技艺的人士首重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爰此,为有效解决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系提供一种解决热管在垂直摆设受(重力)影响时,由于热管内部充填的工作液体在零度会结冰,在最下部冰的分子释放力会使管体最底部膨胀,进而增设一冰分子释放力空间的热管结构。
[0007]为达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0008]一管体,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及一气密腔室,所述管体壁面具有至少一毛细结构层,气密腔室内填充有工作流体,所述管体的第一端、第二端其中任一与一水平面呈垂直方式设置,所述第一端、第二端分别位于该管体的上、下两端,该管体与水平面接触的一端具有一膨胀空间,做为工作流体结冰后的冰分子释放空间。
[0009]所述的热管结构,其中:该管体具有所述膨胀空间之处是下端,所述膨胀空间的容积率大于该管体其他部位的容积率。
[0010]所述的热管结构,其中:所述膨胀空间由该管体的管壁垂直向上凸出形成扩管的空间。
[0011]所述的热管结构,其中:所述膨胀空间由该管体的管壁水平向左或右两侧其中任一凸出形成扩管的空间。
[0012]所述的热管结构,其中:所述管体材质是铝、铜、不锈钢、钛其中任一。
[0013]所述的热管结构,其中:所述工作流体是水、甲醇、丙酮其中任一。
[0014]由于热管在垂直摆设时,受重力所影响工作流体将聚集于热管的下端,并因该热管内部充填的工作液体在工作环境低于零度时将会产生结冰现象,且在实际工作场景时环境温度

40~100度变化,内部工作流体在结冰时因为冰水不同的物理密度,故在最垂直方向的下方的一端(热管下端处)冰的分子释放力会使热管最底部鼓涨,故本专利技术设置一防止热管管体鼓涨的膨胀空间做为工作液体结冰后的冰分子释放空间。
[0015]图式简单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热管结构第一实施例立体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热管结构第一实施例剖视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管体1;第一端11;第二端12;气密腔室13;膨胀空间14;毛细结构层2;工作流体3。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0020]请参阅图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热管结构第一实施例立体及剖视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热管结构,包含:一管体1;
[0021]所述管体1具有一第一端11及一第二端12及一气密腔室13,所述管体1壁面具有至少一毛细结构层2及填充有一工作流体3,所述工作流体3是水、冷媒、甲醇、丙酮其中任一,所述毛细结构层2可为烧结粉末或沟槽或编织网目或及其组合,并所述管体1是圆管、扁管、方管其中任一,所述管体1材质是铝、铜、不锈钢、钛其中任一,所述管体1的第一、二端11、12其中任一与一水平面呈垂直方式设置,即表示该管体1是以直立的方式设置,所述第一、二端11、12分别位于该管体1的上、下两端,该管体1与水平面接触的一端具有一膨胀空间14做为工作流体3结冰后的冰分子释放空间。
[0022]该管体1设置所述膨胀空间14的部位其容积率大于该管体1其他部位,所述膨胀空间14由该管体的管壁垂直向上凸出形成扩管的空间或由该管体的管壁水平向左或右两侧其中任一凸出形成扩管的空间。
[0023]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问题在于当热管垂直直立使用时工作流体将聚集在下端,同时当环境温度低于0度时,将令该热管内部位于下端的工作流体产生结冰的现象,并造成该热管结冰的部位发生膨胀的现象,甚至爆管破裂,故本案于该热管直立使用时的热管下端处设置一膨胀空间做为工作流体结冰后的冰分子释放空间,当然也可于热管的两端处接设置该膨胀空间,或于热管各处随使用状态不同而对应设置该膨胀空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管体,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及一气密腔室,所述管体壁面具有至少一毛细结构层,气密腔室内填充有工作流体,所述管体的第一端、第二端其中任一与一水平面呈垂直方式设置,所述第一端、第二端分别位于该管体的上、下两端,该管体与水平面接触的一端具有一膨胀空间,做为工作流体结冰后的冰分子释放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管体具有所述膨胀空间之处是下端,所述膨胀空间的容积率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汉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兴奇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