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颅内肿瘤的光治疗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0533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4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颅内肿瘤的光治疗器件。该光治疗器件包括叠置在一起的采集层、缓释层和光源层。采集层能够按照颅内肿瘤的轮廓变形,以直接贴附颅内肿瘤。采集层能够采集颅内肿瘤处的脑电信号并将脑电信号传递到颅外。缓释层的光敏剂聚合体中的光敏剂分子能够逐渐释出,渗透到颅内肿瘤所在的目标区域处。光源层能够随着采集层的变形而变形,光源层的照射单元能够向目标区域发射特定波长的光线,以激发光敏剂分子产生单线态氧,从而实现对颅内肿瘤进行治疗的目的。这样,本申请的光治疗器件能够有效地将特定波长的光线发射颅内肿瘤所在的目标区域,延长治疗时间,进行精细治疗,提高治疗效果。而且采集层能够及时反馈治疗效果。疗效果。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颅内肿瘤的光治疗器件


[0001]本申请涉及颅内肿瘤的治疗器件,更具体地涉及用于颅内肿瘤的光治疗器件。

技术介绍

[0002]颅内肿瘤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健康的常见疾病。相比于传统的放疗和化疗,光动力学疗法是一种具有靶向性的治疗方法,其采用药械联用技术。在采用光动力学疗法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产生单线态氧来清除颅内肿瘤细胞。由于单线态氧的寿命短,在颅内不能长距离迁移,对正常组织器官毒性也容易控制,因此光动力学疗法在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减少其它副作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0003]在采用光动力学疗法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光源对靶组织进行照射。在现有的光动力学疗法中,通常采用具有高光通量密度的光源在颅外对靶组织进行照射,一方面使得光源发出的光能够透过颅骨及组织照射到靶组织,另一方面能够减少治疗时间。但是,这种光源进行照射时受到颅骨及组织的光学特性影响,光源发出的光的穿透深度可能不足;而且在光源光照能流率过高时,会导致靶组织缺氧,从而对患者造成不期望的损伤。上述情况都会使得光动力学疗法的治疗效果受到不利影响。而且,如果采用具有高光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颅内肿瘤的光治疗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治疗器件包括采集层(1)、缓释层(2)和光源层(3),在所述光治疗器件的厚度方向(T)上,所述采集层(1)、所述缓释层(2)和所述光源层(3)叠置在一起,所述缓释层(2)位于所述采集层(1)和所述光源层(3)之间,所述采集层(1)能够按照颅内肿瘤的轮廓变形,以直接贴附所述颅内肿瘤,所述采集层(1)能够采集所述颅内肿瘤处的脑电信号并将所述脑电信号传递到颅外,所述缓释层(2)包含光敏剂聚合体(22),在所述光治疗器件贴附所述颅内肿瘤的情况下,所述光敏剂聚合体(22)中的光敏剂分子能够逐渐释出并渗透到所述颅内肿瘤所在的目标区域处,所述光源层(3)能够随着所述采集层(1)的变形而变形,所述光源层(3)包括照射单元,所述照射单元能够向所述目标区域发射光线,以激发所述光敏剂分子产生单线态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颅内肿瘤的光治疗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层(1)包括柔性衬底(11)和多个电极(12),所述多个电极(12)设置于所述柔性衬底(11),各所述电极(12)包括连接在一起的采集部(121)和传输部(122),所述采集部(121)从所述柔性衬底(11)露出,以能够与所述颅内肿瘤直接接触,所述传输部(122)埋设在所述柔性衬底(11)内,以能够传输所述采集部(121)采集的所述脑电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颅内肿瘤的光治疗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层(1)还包括发射单元,所述多个电极(12)的传输部(122)与所述发射单元相连,从而经由所述发射单元将所述脑电信号传递到颅外。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颅内肿瘤的光治疗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雪张晓佳马寅佶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