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板式橡胶衬垫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0159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板式橡胶衬垫模具,包括:顶板、动模板、辅助模板、定模板、固定翼板、浇流道和浇注腔,所述顶板底部设置有动模板,所述动模板底部设置有辅助模板,所述辅助模板底部设置有定模板,所述定模板外侧设置有固定翼板;所述定模板上设置有浇流道,所述浇流道穿入辅助模板底部,所述浇流道连接设置有浇注腔,所述浇注腔设置于辅助模板内;所述浇流道包括衬套口、主流道、分流道和分流浇口;一方面通过增加活动模板的数量,分摊了模具开模时的应力,减小了开模时对产品的拉扯,产品不易损坏,成品率高,另一方面在浇注腔增加了冷料槽,使顶端冷却的物料进入冷料槽,保证浇注腔内原料冷却程度均匀,提高了成品质量。提高了成品质量。提高了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板式橡胶衬垫模具


[0001]本技术属于成型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板式橡胶衬垫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模具是材料成型加工中的重要的一种工艺装备,其所能生产出的产品往往其价值在模具本身的很多倍,而利用模具能够轻易的批量生产出大量具有价值且满足质量要求的制件。因此,模具被广泛的运用于机械、电子、汽车、信息、航空、航天、轻工、军工、交通、建材、医疗、生物、能源等行业。模具制造水平俨然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0003]我国模具工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十分迅速。三十年发展已使我国成为世界模具制造及消费大国,建立起了模具工业体系。但是现有的模具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现在的模具大多采用上、下模的两板式结构,应对复杂结构和粘性较大的产品时,开模难度高,容易出现成型件损坏,模具成品率低,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现在的模具大多不在浇注腔内设置冷料槽,由于橡胶粘性大,在浇注腔内也容易冷却,浇注腔内原料冷却程度不同,导致产品出现应力不均、容易破损的问题。因此本申请就以上问题,对模具进行了创新和改进。
[0004]现在的模具,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0005]1、现在的模具大多采用上、下模的两板式结构,应对复杂结构和粘性较大的产品时,开模难度高,容易出现成型件损坏,模具成品率低,增加了生产成本。
[0006]2、现在的模具大多不在浇注腔内设置冷料槽,由于橡胶粘性大,在浇注腔内也容易冷却,浇注腔内原料冷却程度不同,导致产品出现应力不均、容易破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7]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板式橡胶衬垫模具,一方面通过增加活动模板的数量,分摊了模具开模时的应力,减小了开模时对产品的拉扯,产品不易损坏,成品率高,另一方面在浇注腔增加了冷料槽,使顶端冷却的物料进入冷料槽,保证浇注腔内原料冷却程度均匀,提高了成品质量。
[0008]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板式橡胶衬垫模具,包括:顶板、动模板、辅助模板、定模板、固定翼板、浇流道和浇注腔,所述顶板底部设置有动模板,所述动模板底部设置有辅助模板,所述辅助模板底部设置有定模板,所述定模板外侧设置有固定翼板;所述定模板上设置有浇流道,所述浇流道穿入辅助模板底部,所述浇流道连接设置有浇注腔,所述浇注腔设置于辅助模板内;
[0009]所述浇流道包括衬套口、主流道、分流道和分流浇口,所述定模板底部设置有衬套口,所述衬套口输出端设置有主流道输入端,所述主流道贯穿定模板,所述主流道输出端设置有分流道输入端,所述分流道设置于辅助模板底部,所述分流道输出端设置有分流浇口,所述分流浇口中心与分流道连接,所述分流浇口呈X形,所述分流浇口输出端连接浇注腔。
[0010]本技术中所述模具的设置,其通过增加活动模板的数量,分摊了模具开模时的应力,减小了开模时对产品的拉扯,产品不易损坏,成品率高。
[0011]本技术中所述的动模板上设置有基础面、安装配合凸块、注塑配合槽和注塑凸台,所述基础面设置于动模板底部,所述基础面上设置有安装配合凸块,所述安装配合凸块上设置有注塑配合槽,所述注塑配合槽设置有多个,所述注塑配合槽中心设置有注塑凸台;所述安装配合凸块外侧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与辅助模板配合;所述注塑配合槽成圆台形,所述注塑配合槽底部面积小于注塑配合槽顶部面积;所述注塑凸台呈圆柱形,所述注塑凸台与定模板配合。
[0012]本技术中所述的注塑配合槽一侧设置有排气槽,所述排气槽设置于安装配合凸块内部,所述排气槽一端设置于注塑配合槽底部,所述排气槽另一端穿出安装配合凸块,所述排气槽包括冷料段和排气段,所述冷料段接触注塑配合槽,所述冷料段远离注塑配合槽的一端设置有排气段,所述排气段采用阶梯管,所述排气段靠近冷料段的一端截面积大于所述排气段远离冷料段的一端截面积。
[0013]本技术中所述排气槽的设置,在浇注腔增加了冷料槽,使顶端冷却的物料进入冷料槽,保证浇注腔内原料冷却程度均匀,提高了成品质量。
[0014]本技术中所述的排气段上设置有阻挡冷料的阻料层。
[0015]本技术中所述的辅助模板上设置有动模板配合槽、注塑中孔和定模板配合孔,所述辅助模板顶部设置有动模板配合槽,所述动模板配合槽与动模板配合,所述动模板配合槽内设置有注塑中孔,所述注塑中孔设置有多个,所述注塑中孔呈矩形阵列布置,所述注塑中孔底部设置有定模板配合孔,所述定模板配合孔与定模板配合,所述定模板配合孔孔径大于注塑中孔孔径。
[0016]本技术中所述的定模板上设置有环形槽和动模板凸台,所述定模板顶部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设置有多个,所述环形槽中心设置有动模板凸台,所述动模板凸台呈圆台形,所述动模板凸台与定模板配合。
[0017]本技术中所述的固定翼板一侧设置有便于定位的U形缺口,所述U形缺口设置有多个。
[0018]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多板式橡胶衬垫模具,其通过增加活动模板的数量,分摊了模具开模时的应力,减小了开模时对产品的拉扯,产品不易损坏,成品率高。
[0020]2、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多板式橡胶衬垫模具,在浇注腔增加了冷料槽,使顶端冷却的物料进入冷料槽,保证浇注腔内原料冷却程度均匀,提高了成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截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辅助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定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顶板

1、动模板

2、基础面

21、安装配合凸块

22、注塑配合槽

23、注塑凸


24、排气槽

25、辅助模板

3、动模板配合槽

31、注塑中孔

32、定模板配合孔

33、定模板

4、环形槽

41、动模板凸台

42、固定翼板

5、浇流道

6、衬套口

61、主流道

62、分流道

63、分流浇口

64、浇注腔

7。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

5所示的一种多板式橡胶衬垫模具,包括:顶板1、动模板2、辅助模板3、定模板4、固定翼板5、浇流道6和浇注腔7,所述顶板1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板式橡胶衬垫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动模板(2)、辅助模板(3)、定模板(4)、固定翼板(5)、浇流道(6)和浇注腔(7),所述顶板(1)底部设置有动模板(2),所述动模板(2)底部设置有辅助模板(3),所述辅助模板(3)底部设置有定模板(4),所述定模板(4)外侧设置有固定翼板(5);所述定模板(4)上设置有浇流道(6),所述浇流道(6)穿入辅助模板(3)底部,所述浇流道(6)连接设置有浇注腔(7),所述浇注腔(7)设置于辅助模板(3)内;所述浇流道(6)包括衬套口(61)、主流道(62)、分流道(63)和分流浇口(64),所述定模板(4)底部设置有衬套口(61),所述衬套口(61)输出端设置有主流道(62)输入端,所述主流道(62)贯穿定模板(4),所述主流道(62)输出端设置有分流道(63)输入端,所述分流道(63)设置于辅助模板(3)底部,所述分流道(63)输出端设置有分流浇口(64),所述分流浇口(64)中心与分流道(63)连接,所述分流浇口(64)呈X形,所述分流浇口(64)输出端连接浇注腔(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板式橡胶衬垫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模板(2)上设置有基础面(21)、安装配合凸块(22)、注塑配合槽(23)和注塑凸台(24),所述基础面(21)设置于动模板(2)底部,所述基础面(21)上设置有安装配合凸块(22),所述安装配合凸块(22)上设置有注塑配合槽(23),所述注塑配合槽(23)设置有多个,所述注塑配合槽(23)中心设置有注塑凸台(24);所述安装配合凸块(22)外侧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与辅助模板(3)配合;所述注塑配合槽(23)成圆台形,所述注塑配合槽(23)底部面积小于注塑配合槽(23)顶部面积;所述注塑凸台(24)呈圆柱形,所述注塑凸台(24)与定模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雪球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精艺弹簧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