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细胞外泌体用贴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9591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细胞外泌体用贴膜,包括粘合层,所述粘合层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附着层,且附着层的外围套设有与附着层粘黏的止血层,所述粘合层的上端面附着有隔膜,且隔膜位于附着层的上方设置有培养皿,并且培养皿上开设有镂空孔,所述培养皿的内部设置有培养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将外泌体置于附着层后,添加干细胞,使干细胞和外泌体之间融合,进行信息交换,从而使得干细胞分化呈对应的细胞,将粘合层粘黏在器官表面,通过外泌体和干细胞结合后分化的细胞对对应细胞进行再生,从而达到修复的效果。复的效果。复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细胞外泌体用贴膜


[0001]本技术涉及细胞外泌体
,尤其涉及一种干细胞外泌体用贴膜。

技术介绍

[0002]外泌体是指包含了复杂 RNA 和蛋白质的小膜泡 (30

150nm),现今,其特指直径在40

100nm的盘状囊泡;1983年,外泌体首次于绵羊网织红细胞中被发现, 1987年Johnstone将其命名为“exosome”;多种细胞在正常及病理状态下均可分泌外泌体。其主要来源于细胞内溶酶体微粒内陷形成的多囊泡体,经多囊泡体外膜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胞外基质中;所有培养的细胞类型均可分泌外泌体,且外泌体天然存在于体液中,包括血液、唾液、尿液、脑脊液和乳汁中。
[0003]外泌体对于心脏可以起到良好的修复作用,但由于产品的缺乏,使得外泌体不能真正造福于广大心脏疾病患者的问题,因此提供一种医用可吸收心脏干细胞外泌体多功能贴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细胞外泌体用贴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外泌体治疗缺少载体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干细胞外泌体用贴膜,包括粘合层,所述粘合层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附着层,且附着层的外围套设有与附着层粘黏的止血层,所述粘合层的上端面附着有隔膜,且隔膜位于附着层的上方设置有培养皿,并且培养皿上开设有镂空孔,所述培养皿的内部设置有培养基。
[0007]优选的,所述止血层和附着层之间设置有半透膜。
[0008]优选的,所述粘合层直径为150mm,厚度为0.2mm,所述粘合层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直径为110mm厚度为0.3mm的凹陷。
[0009]优选的,所述止血层的外径为110mm,与粘合层的凹陷对应设置,内径为80mm,且止血层厚度为0.3mm。
[0010]优选的,所述附着层直径为79.8mm,厚度为0.3mm,所述半透膜厚度为0.1mm,且半透膜的内外分别与附着层和止血层对应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粘合层采用高分子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
[0012]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在培养皿中添加无血清培养基,再将培养好的外泌体置于附着层后,添加干细胞,使干细胞和外泌体之间融合,进行信息交换,从而使得干细胞分化呈对应的细胞,将粘合层粘黏在器官表面,通过外泌体和干细胞结合后分化的细胞对对应细胞进行再生,从而达到修复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俯视图;
[0016]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贴膜俯视图;
[0017]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视图;
[0018]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纵剖图。
[0019]图中:1、粘合层;2、止血层;3、附着层;4、半透膜;5、培养皿;501、镂空孔;6、隔膜;7、培养基。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参照图1

4,一种干细胞外泌体用贴膜,包括粘合层1,粘合层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附着层3,且附着层3的外围套设有与附着层3粘黏的止血层2,粘合层1的上端面附着有隔膜6,且隔膜6位于附着层3的上方设置有培养皿5,并且培养皿5上开设有镂空孔501,培养皿5的内部设置有培养基7,培养基7采用无血清培养基7。
[0022]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止血层2和附着层3之间设置有半透膜4,半透膜4阻止附着层3中的干细胞分化产物进入止血层2中。
[0023]具体的,如图1

4所示,粘合层1直径为150mm,厚度为0.5mm,粘合层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直径为110mm厚度为0.3mm的凹陷,止血层2的外径为110mm,与粘合层1的凹陷对应设置,内径为80mm,且止血层2厚度为0.3mm,附着层3直径为79.8mm,厚度为0.3mm,半透膜4厚度为0.1mm,且半透膜4的内外分别与附着层3和止血层2对应设置。
[0024]具体的,如图1

4所示,粘合层1采用高分子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
[0025]工作原理:在培养皿5中添加无血清培养基7,将PS(磷脂酰丝氨酸)与磁珠结合,利用亲和原理捕获外泌体囊泡外的PS,并将捕获的外泌体添加至培养基7中进行培养,在培养皿5中外泌体培养量合适后,将其转移至附着层3上,将隔膜6揭去,将外泌体置于附着层3后,添加干细胞,使干细胞和外泌体之间融合,进行信息交换,从而使得干细胞分化呈对应的细胞,将粘合层1粘黏在器官表面,通过外泌体和干细胞结合后分化的细胞对对应细胞进行再生,从而达到修复的效果。
[00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细胞外泌体用贴膜,包括粘合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附着层(3),且附着层(3)的外围套设有与附着层(3)粘黏的止血层(2),所述粘合层(1)的上端面附着有隔膜(6),且隔膜(6)位于附着层(3)的上方设置有培养皿(5),并且培养皿(5)上开设有镂空孔(501),所述培养皿(5)的内部设置有培养基(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细胞外泌体用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层(2)和附着层(3)之间设置有半透膜(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细胞外泌体用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层(1)直径为150mm,厚度为0.5mm,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步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壹典壹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