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生物3D打印的立体血管化肌皮瓣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4488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生物3D打印的立体血管化肌皮瓣的制作方法,利用同轴式生物3D打印,以氯化钙溶液作为内层,将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海藻酸钠,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及血管平滑肌细胞混合作为外层生物墨水,打印出的支架通过氯化钙和蓝外光照进行彻底交联,最后形成三位一体化可灌流支架,从而建立血运。在支架内灌注血管内皮细胞,模拟血管细胞成分。在三层支架上分别接种成纤维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骨骼肌成肌细胞,分别加入成纤维细胞培养基,成脂诱导培养基及成肌细胞培养基并放置于反应器中进行培养,将三层支架进行折叠,通过鼠尾胶原进行粘接,形成堆叠式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血流的一体化灌注,不同细胞成分的独立培养分化以及组装。养分化以及组装。养分化以及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生物3D打印的立体血管化肌皮瓣的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材料
,具体是一种基于生物3D打印的立体血管化肌皮瓣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肌皮瓣是一种复合组织瓣,是利用身体某块肌肉(或一部分肌肉)连同其浅层的皮下组织、皮肤一并切取,以进入该肌肉的血管为蒂进行转移,用于较大创面缺损的修复或肌肉功能的重建。肌皮瓣的血液供应充沛,抗感染力强,易于成活,组织量丰富,是整形重建外科常用的组织瓣之一。
[0003]现有技术包括3D打印,模具成型等,但存在难以实现不同细胞成分的独立培养分化,难以实现血流的一体化灌注以及不同细胞组分的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生物3D打印的立体血管化肌皮瓣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05](1)以氯化钙溶液作为内层,将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海藻酸钠,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及血管平滑肌细胞混合作为外层生物墨水,设计串联的三个支架,利用生物3D打印机进行同轴打印;
[0006](2)将步骤(1)打印出的支架通过氯化钙和蓝光光照进行彻底交联,最后形成三位一体化可灌流支架,从而建立血运,在支架内灌注血管内皮细胞,模拟血管细胞成分;
[0007](3)在三个支架上分别接种成纤维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骨骼肌成肌细胞,并放置于生物反应器的反应仓中进行分隔独立培养及一体化灌注;
[0008](4)向步骤(3)中三个反应仓中分别加入成纤维细胞培养基,成脂诱导培养基及成肌细胞培养基培养7

14天,将三层支架进行折叠,通过鼠尾胶原进行粘接,形成堆叠式支架,继续培养7

21天,以促进三层融合,得到立体血管化肌皮瓣。
[000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外层生物墨水的制备步骤如下:按照质量体积比将5%

8%甲基丙烯酰化明胶,1

3%海藻酸钠,10

15%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0.05

0.1%光引发剂LAP溶解在4

羟乙基哌嗪乙磺酸缓冲液中,再加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使细胞浓度为5*106‑
107个/mL。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外层生物墨水制备好后储存在37℃直到使用。
[00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CaCl2溶液的浓度为25

75mM,采用双通道同轴系统打印三维管状结构,内层为CaCl2溶液,使用20mL注射器,挤出速度为0.1mm

0.2/min,外层为生物墨水,使用5mL注射器,挤出速度为0.56

1.12mm/min。
[0012]进一步的,步骤(1)打印出的支架首先以CaCl2溶液交联,然后暴露在蓝光下5

10min进一步交联。
[00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在支架内灌注血管内皮细胞的具体步骤如下:通过留置
针连接步骤(2)中所述的支架,向支架内通入0.5

1mL血管内皮细胞悬液,关闭留置针,将支架连接留置针静置于生物反应仓平板上,扣上生物反应仓上半部分,通过螺丝固定上下部分反应仓,调整螺丝松紧度,固定支架,放于5%CO2培养箱中,待1.5

2h后将留置针打开连接橡胶管及培养瓶,培养瓶内装入F12K培养基,将橡胶管连接蠕动泵,设置灌注速度为200

300uL/min,然后运行蠕动泵进行动态灌注培养3

5天。
[00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的具体操作如下:在支架的第一层管网结构上滴加0.5

1mL成纤维细胞悬液,在第二层管网结构上滴加0.5

1mL脂肪干细胞悬液,在第三层管网结构上滴加0.5

1mL骨骼肌成肌细胞悬液,再将打印的支架连接生物反应器,三个反应仓分别加入低糖完全培养基进行培养。
[0015]进一步的,经过低糖完全培养基培养3

5天后,第二个反应仓中更换为成脂诱导培养液,第三个反应仓内更换为骨骼肌诱导分化培养液,培养7

10天后将支架进行折叠拼装,三个组分间利用鼠尾胶原进行粘连固定,继续动态培养7

10天。
[0016]进一步的,所述成纤维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骨骼肌成肌细胞的细胞悬液采用的是低糖完全培养基进行配制,血管内皮细胞悬液采用的是RPMI完全培养基进行配制,其中细胞的含量为5*106‑
107个/mL。
[0017]一种基于生物3D打印的立体血管化肌皮瓣,由以上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自体皮瓣来源有限,存在取材部位创伤较大的缺点,本专利技术可以克服以上不足。对比现有的肌皮瓣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具有材料生物相容性高;可模拟正常肌皮瓣结构层次;细胞组分更加仿生;生物反应器可以实现不同细胞的独立培养及分化;存在一体化的血管通道,可以连接自体血管进行灌注,从而提高细胞的存活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验流程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制作的支架可灌注性检测实验照片;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制作的支架的折叠后的照片;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支架的表征图片;
[0023]图5是三个支架厚度各异的复合支架图片;
[0024]图6是血管平滑肌细胞在支架内的染色显示图;
[0025]图7是FDA/PI活死细胞染色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7]以下实施例中光引发剂LAP为苯基

2,4,6

三甲基苯甲酰基膦酸锂,F12K完全培养基为F12K+1%青链霉素+10%胎牛血清,成纤维细胞、脂肪干细胞、骨骼肌成肌细胞的细胞悬液采用的是低糖完全培养基(low

glucose DMEM+1%青链霉素+10%胎牛血清FBS)进行配制。
[0028]血管内皮细胞悬液采用的是RPMI完全培养基(RPMI+1%青链霉素+10%胎牛血清)进行配制。
[0029]实施例1
[0030]一种基于生物3D打印的立体血管化肌皮瓣的制作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按照质量体积比5%GelMA(甲基丙烯酰化明胶),2%海藻酸钠,10%PEGDA(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0.05%LAP溶解在25mM的4

羟乙基哌嗪乙磺酸缓冲溶液(HEPES)中。加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使细胞浓度为10^7个/mL。墨水储存在37摄氏度直到使用。配制50mM CaCl2溶液作为离子交联剂。采用双通道同轴系统打印三维管状结构。内层为50mM CaCl2溶液,使用20mL注射器,挤出速度为0.1mm/min。外层为生物墨水,使用5mL注射器,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生物3D打印的立体血管化肌皮瓣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以氯化钙溶液作为内层,将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海藻酸钠,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及血管平滑肌细胞混合作为外层生物墨水,设计串联的三个支架,利用生物3D打印机进行同轴打印;(2)将步骤(1)打印出的支架通过氯化钙和蓝光光照进行彻底交联,最后形成三位一体化可灌流支架,从而建立血运,在支架内灌注血管内皮细胞,模拟血管细胞成分;(3)在三个支架上分别接种成纤维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骨骼肌成肌细胞,并放置于生物反应器的反应仓中进行分隔独立培养及一体化灌注;(4)向步骤(3)中三个反应仓中分别加入成纤维细胞培养基,成脂诱导培养基及成肌细胞培养基培养7

14天,将三层支架进行折叠,通过鼠尾胶原进行粘接,形成堆叠式支架,继续培养7

21天,以促进三层融合,得到立体血管化肌皮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3D打印的立体血管化肌皮瓣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外层生物墨水的制备步骤如下:按照质量体积比将5%

8%甲基丙烯酰化明胶,1

3%海藻酸钠,10

15%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0.05

0.1%光引发剂LAP溶解在4

羟乙基哌嗪乙磺酸缓冲液中,再加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使细胞浓度为5*106‑
107个/mL。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生物3D打印的立体血管化肌皮瓣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生物墨水制备好后储存在37℃直到使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3D打印的立体血管化肌皮瓣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CaCl2溶液的浓度为25

75mM,采用双通道同轴系统打印三维管状结构,内层为CaCl2溶液,使用20mL注射器,挤出速度为0.1mm

0.2/min,外层为生物墨水,使用5mL注射器,挤出速度为0.56

1.12mm/min。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3D打印的立体血管化肌皮瓣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打印出的支架首先以CaCl2溶液交联,然后暴露在蓝光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珊汪振星孙家明周莹芊郭亚琪锁丽涛陈雳风周牧冉刘绍恺罗超曾宇阳方慧敏慈海侯金飞谢昕芳孙谛张郭刘剑王冰倩倪若飘王斌陈佳龙李志鹏姜文彬揭君津赵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