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干细胞外泌体处理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993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干细胞外泌体处理试剂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试剂盒里面的试剂管和托架分开放置,使用时需要重新摆放,且在试剂盒使用过程中移动时,试剂管容易滑出脱落,极大影响了干细胞外泌体处理效率的问题。一种适用于干细胞外泌体处理试剂盒,包括箱体,且箱体的开口朝上,箱体内腔水平设置有隔板,隔板的四个侧壁分别与箱体的四个内表壁固定连接,隔板将箱体内腔分隔成处理室和冷却室,且处理室位于冷却室的上方,处理室内部水平设置有放置板,放置板下方水平设置有托举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试剂盒启用时无需重新摆放试剂管,提高了干细胞外泌体处理的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干细胞外泌体处理试剂盒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学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干细胞外泌体处理试剂盒。

技术介绍

[0002]外泌体是指包含了复杂 RNA 和蛋白质的小膜泡 (30

150nm),现今,其特指直径在40

100nm的盘状囊泡。1983年,外泌体首次于绵羊网织红细胞中被发现。多种细胞在正常及病理状态下均可分泌外泌体。其主要来源于细胞内溶酶体微粒内陷形成的多囊泡体,经多囊泡体外膜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胞外基质中 。
[0003]试剂盒是用于盛放检测化学成分、药物残留、病毒种类等化学试剂的盒子,一般医院、制药企业使用,在外泌体的分离提取的过程中,试剂盒是必不可少的器材之一。
[0004]现有的试剂盒里面的试剂管和用于固定试剂管的托架为了便于运输都是分开放置的,使用时需要将托架和试剂管取出再重新摆放才能对干细胞外泌体进行处理,这需要耗费一部分时间,且试剂管和托架之间没有固定结构,在试剂盒使用过程移动时,试剂管容易滑出脱落,极大影响了干细胞外泌体的处理效率,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适用于干细胞外泌体处理试剂盒。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干细胞外泌体处理试剂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试剂盒里面的试剂管和托架分开放置,使用时需要重新摆放,且在试剂盒使用过程中移动时,试剂管容易滑出脱落,极大影响了干细胞外泌体处理效率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适用于干细胞外泌体处理试剂盒,包括箱体,且箱体的开口朝上,箱体内腔水平设置有隔板,隔板的四个侧壁分别与箱体的四个内表壁固定连接,隔板将箱体内腔分隔成处理室和冷却室,且处理室位于冷却室的上方,处理室内部水平设置有放置板,放置板下方水平设置有托举板,放置板与托举板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放置板与托举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一对应的滑块,处理室侧壁上开设有配合滑块滑动的调节槽,两个调节槽的同一侧均开设有竖截面呈倒“L”型结构的固定槽,固定槽至少设置有三组,且相邻两组之间的距离等于放置板与托举板上两个滑块之间的距离,并且固定槽的水平段与调节槽连通,处理室内竖直设置有十五个试剂瓶,十五个试剂瓶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放置板上开设有配合十五个试剂瓶和导向块使用的放置孔,托举板顶部开设有十五个配合试剂瓶使用的限位槽,限位槽与放置孔一一对应,十五个限位槽一侧均通过压缩弹簧弹性连接有卡块,卡块位于托举板的内部,且卡块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槽内部,十五个试剂瓶的侧壁上均开设有配合卡块使用的卡槽。
[0008]优选的,十五个试剂瓶以五乘三式排列设置,且相邻的两个试剂瓶之间间距相等。
[0009]优选的,箱体顶部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盖子,盖子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拎手。
[0010]优选的,冷却室内放置有生物冰袋。
[0011]优选的,箱体与盖子内部均填充有保温层。
[0012]优选的,放置板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杆。
[0013]优选的,冷却室的一个侧壁上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检修门,检修门与箱体之间经过密封保温处理。
[0014]优选的,隔板的选材为铝合金。
[0015]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通过滑块配合调节槽和固定槽,可以调节并固定放置板和托举板的高度,试剂管在压缩弹簧、卡块和卡槽的配合下,在试剂管不受外力时,可以固定在放置板和托举板上,使得在启用试剂盒之前,使试剂管在放置板和托举板上规则放置,并且使放置板和托举板位于处理室的底部,减小占用空间,便于运输,当启用试剂盒时,直接抬高放置板的位置,试剂管被一同抬高,无需重新摆放试剂瓶,直接对干细胞外泌体进行处理,大大提高了干细胞外泌体处理的效率。
[0017]2.通过隔板将箱体分隔成处理室和冷却室,在冷却室放置生物冰袋,生物冰袋在干细胞外泌体处理的过程中能够提供低温保存的环境,放置干细胞外泌体失去活性,且生物冰袋可反复使用,成本比干冰低,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正面剖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俯视剖面图;
[0021]图3为本技术调节槽与固定槽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A处局部放大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正视图。
[0024]图中:1、箱体;2、保温层;3、滑块;4、固定槽;5、连接杆;6、控制杆;7、盖子;8、拎手;9、试剂瓶;10、放置板;11、导向块;12、处理室;13、托举板;14、隔板;15、冷却室;16、生物冰袋;17、调节槽;18、放置孔;19、压缩弹簧;20、卡槽;21、卡块;22、限位槽;23、检修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参照图1

5,一种适用于干细胞外泌体处理试剂盒,包括箱体1,且箱体1的开口朝上,箱体1内腔水平设置有隔板14,隔板14的四个侧壁分别与箱体1的四个内表壁固定连接,隔板14将箱体1内腔分隔成处理室12和冷却室15,且处理室12位于冷却室15的上方,处理室12的靠近开口,使得便于处理,处理室12内部水平设置有放置板10,放置板10下方水平设置
有托举板13,放置板10与托举板13之间通过连接杆5固定连接,使得托举板13与放置板10同步运动,放置板10与托举板1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一对应的滑块3,通过放置板10和托举板13两侧均设置滑块3,使得放置板10在和托举板13在处理室12内不会倾倒,提升试剂盒的稳定性,处理室12侧壁上开设有配合滑块3滑动的调节槽17,调整放置板10的高度,两个调节槽17的同一侧均开设有竖截面呈倒“L”型结构的固定槽4,且固定槽4的水平段与竖直段相互垂直,且固定槽4的竖直段与调节槽17相互平行,固定槽4至少设置有三组,且相邻两组之间的距离等于放置板10与托举板13上两个滑块3之间的距离,保证放置板10与托举板13的滑块3能同时进入固定槽4内部,提升系统稳定性,并且固定槽4的水平段与调节槽17连通,处理室12内竖直设置有十五个试剂瓶9,用于处理干细胞外泌体,十五个试剂瓶9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11,用于定位并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旋转,放置板10上开设有配合十五个试剂瓶9和导向块11使用的放置孔18,托举板13顶部开设有十五个配合试剂瓶9使用的限位槽22,限位槽22与放置孔18一一对应,十五个限位槽22一侧均通过压缩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干细胞外泌体处理试剂盒,包括箱体(1),且箱体(1)的开口朝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水平设置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的四个侧壁分别与箱体(1)的四个内表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14)将箱体(1)内腔分隔成处理室(12)和冷却室(15),且处理室(12)位于冷却室(15)的上方,所述处理室(12)内部水平设置有放置板(10),所述放置板(10)下方水平设置有托举板(13),所述放置板(10)与托举板(13)之间通过连接杆(5)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10)与托举板(1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一对应的滑块(3),所述处理室(12)侧壁上开设有配合滑块(3)滑动的调节槽(17),两个所述调节槽(17)的同一侧均开设有竖截面呈倒“L”型结构的固定槽(4),所述固定槽(4)至少设置有三组,且相邻两组之间的距离等于放置板(10)与托举板(13)上两个滑块(3)之间的距离,并且固定槽(4)的水平段与调节槽(17)连通,所述处理室(12)内竖直设置有十五个试剂瓶(9),所述十五个试剂瓶(9)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11),所述放置板(10)上开设有配合十五个试剂瓶(9)和导向块(11)使用的放置孔(18),所述托举板(13)顶部开设有十五个配合试剂瓶(9)使用的限位槽(22),所述限位槽(22)与放置孔(18)一一对应,十五个所述限位槽(22)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步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壹典壹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