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外墙穿墙管线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6826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室外墙穿墙管线防水结构,包括:刚性套管、内管、若干内止水软环、若干内刚性止水环,内管从刚性套管的内部穿过设置,内止水软环套设在内管的外侧,内止水软环的环面垂直于内管的中轴线,内刚性止水环嵌套在刚性套管的内侧壁,环形外端面紧挨刚性套管的内侧壁,内刚性止水环的环面垂直于刚性套管的中轴线,若干内刚性止水环与若干内止水软环在沿着刚性套管的中轴线方向错开设置。有助于提高刚性套管的内侧壁与封堵材料的结合性,耐久性好,密封性好,避免产生缝隙,发生渗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外墙穿墙管线防水结构
本技术属于地下室外墙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室外墙穿墙管线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建筑工程中地下室设计时外墙常会涉及预留洞口,用于管线或电缆穿墙,常用的管道封堵方式不易操作且效果不理想,刚性套管内壁较为光滑与封堵材料不易结合,常会产生缝隙发生渗漏,地下室预留洞口防渗漏也是施工质量重点管控项目,也常被列为质量通病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室外墙穿墙管线防水结构。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地下室外墙穿墙管线防水结构,包括:刚性套管、内管、若干内止水软环、若干内刚性止水环,内管从刚性套管的内部穿过设置,止水软环套设在内管的外侧,内止水软环的环面垂直于内管的中轴线,内刚性止水环嵌套在刚性套管的内侧壁,环形外端面紧挨刚性套管的内侧壁,内刚性止水环的环面垂直于刚性套管的中轴线,若干内刚性止水环与若干内止水软环在沿着刚性套管的中轴线方向错开设置。内管穿设在刚性套管的内部,内刚性止水环和内止水软环错开设置,有助于提高刚性套管的内侧壁与封堵材料的结合性,耐久性好,密封性好,避免产生缝隙,发生渗漏。本技术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刚性套管、管道及内止水软环、内刚性止水环的配合进行配套连接,施工方便,封堵材料可按管线尺寸成批次量产,安装简单。防水效果好,避免了封堵因刚性套管内壁光滑而产生的裂缝性渗漏。封堵材料耐久性好,抗收缩性强,寿命更长。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地下室外墙穿墙管线防水结构的结构图;图2为内止水软环套的部分结构图;其中,1、刚性套管,2、内管,3、内止水软环,4、内刚性止水环,5、外刚性止水环,6、内止水软环套,7、浆料,8、密封胶,9、内凹式止水套,10、墙体。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一种地下室外墙穿墙管线防水结构,包括:刚性套管、内管、若干内止水软环、若干内刚性止水环,内管从刚性套管的内部穿过设置,内止水软环套设在内管的外侧,内止水软环的环面垂直于内管的中轴线,内刚性止水环嵌套在刚性套管的内侧壁,环形外端面紧挨刚性套管的内侧壁,内刚性止水环的环面垂直于刚性套管的中轴线,若干内刚性止水环与若干内止水软环在沿着刚性套管的中轴线方向错开设置。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内止水软环套,内止水软环套设置在内管的外侧壁上,内止水软环套为管状结构,与内管同轴设置。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若干外刚性止水环,外刚性止水环套设在刚性套管的外侧壁。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若干内刚性止水环、若干外刚性止水环与若干内止水软环在沿着刚性套管的中轴线方向上,错开设置。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刚性套管的内部填充浆料。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刚性套管的迎水面一端露出墙体,露出的位置套设内凹式止水套。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内凹式止水套的外侧面设置密封胶。如图1所示,刚性套管1为预埋管,刚性套管1的内部设置内管2,内管2可以为管道或光缆等。内管2的外侧壁设置若干内止水软环3,刚性套管1的内侧壁设置若干内刚性止水环4,环面相互平行,并且若干内止水软环3与若干内刚性止水环4在沿着刚性套管1的中轴线方向错开设置,即呈马牙槎式交错,并且长度错落、有效增加止水面面积、避免光滑面产生,提高填充材料稳固性,内部填充密实度,这样填充浆料后,封堵浆料与刚性套管的内壁与内管之间结合力增强,耐久性好,密封性好。避免封堵材料产生缝隙,发生渗漏。提高地下室外墙的施工质量。内止水软环3的材质可以为橡胶。内刚性止水环4的材质可以为刚性金属材质。这样可以方便内管伸入刚性套管。如图2所示,还包括内止水软环套6,内止水软环套6设置在内管2的外侧壁上,内止水软环套为6管状结构,与内管2同轴设置。设置内止水软环套6,可以提高内止水软环3与内管2之间的结合力,即内止水软环3与穿墙管线的外侧壁之间结合更加的牢固、增加接触面面积、密封性更好,可进一步避免刚性套管内注入的封堵材料产生缝隙,耐久性更高、达到高度密封的效果。内止水软环套6的材质可以为橡胶。还包括若干外刚性止水环5,外刚性止水环5设在刚性套管的外侧壁。外刚性止水环5有助于提高刚性套管1与墙体10之间的结合力,可有效避免刚性套管1与墙体10之间产生缝隙,在施工过程中预埋,达到良好的止水效果,并且有助于提高刚性套管的强度。若干内刚性止水环4、若干外刚性止水环5与若干内止水软环3在沿着刚性套管1的中轴线方向上,错开设置。主要从两个方面达到穿墙管线止水的效果,刚性套管1外侧壁的外刚性止水环5主要避免刚性套管1与外墙(或说墙体10)之间产生缝隙导致渗漏,采用预埋可有效避免渗漏,刚性套管1内部的内刚性止水环4及内止水软环3错开分布,内刚性止水环4及内止水软环3柔软安装方便,可顺利达到预定位置成错开设置,加大防水面面积,提高封闭效果,提高密封材料稳固性、提高密实程度、有效避免光滑面的产生,达到高效止水。刚性套管1的内部填充浆料7。即封堵材料,便于密封刚性套管1的内部。刚性套管1的迎水面一端露出墙体10,露出的位置套设内凹式止水套9。便于刚性套管1与外墙的接口处密封。内凹式止水套的外侧面设置密封胶8。内凹式止水套9的材质可以为橡胶。设置内凹式止水套9便于打胶密封。迎水面防水构造增加主动防水功能可有效增加防水效果,设置多重防水保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室外墙穿墙管线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刚性套管、内管、若干内止水软环、若干内刚性止水环,内管从刚性套管的内部穿过设置,内止水软环套设在内管的外侧,内止水软环的环面垂直于内管的中轴线,内刚性止水环嵌套在刚性套管的内侧壁,环形外端面紧挨刚性套管的内侧壁,内刚性止水环的环面垂直于刚性套管的中轴线,若干内刚性止水环与若干内止水软环在沿着刚性套管的中轴线方向错开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外墙穿墙管线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刚性套管、内管、若干内止水软环、若干内刚性止水环,内管从刚性套管的内部穿过设置,内止水软环套设在内管的外侧,内止水软环的环面垂直于内管的中轴线,内刚性止水环嵌套在刚性套管的内侧壁,环形外端面紧挨刚性套管的内侧壁,内刚性止水环的环面垂直于刚性套管的中轴线,若干内刚性止水环与若干内止水软环在沿着刚性套管的中轴线方向错开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外墙穿墙管线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止水软环套,内止水软环套设置在内管的外侧壁上,内止水软环套为管状结构,与内管同轴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外墙穿墙管线防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董鹏刘连岭范晓亮王耀功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弘润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