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质量矩控制的可折叠变体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5651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质量矩控制的可折叠变体无人机,包括驱动机构、分别连接在驱动机构两端且内部具有空腔的机盒、设置在所述机盒内且与驱动机构连接的质量块以及设置在机盒端部的机翼控制机构,驱动机构驱动质量块沿所述机盒的空腔运动;机翼控制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机盒两端的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且第一驱动部位于机盒的上表面,第二驱动部位于机盒的下表面;其结构简单,重量轻,具有良好的飞行效果,通过驱动机构控制质量块在机盒内滑动,从而改变无人机的俯仰力矩,进而完成对无人机的俯仰控制,且第一驱动电机可带动旋翼组件旋转进而实现折叠操作,在不使用状态下大大降低了空间占据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质量矩控制的可折叠变体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质量矩控制的可折叠变体无人机。
技术介绍
现有无人机的机翼均为固定结构,其占据空间大,不能实现折叠,需要通过复杂的控制机构实现无人机的转向或俯仰操作,其结构复杂,重量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无人机的运行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质量矩控制的可折叠变体无人机,以解决现有无人机结构复杂而导致运行性能差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质量矩控制的可折叠变体无人机,包括驱动机构、分别连接在驱动机构两端且内部具有空腔的机盒、设置在所述机盒内且与驱动机构连接的质量块以及设置在机盒上的机翼控制机构,驱动机构驱动质量块沿所述机盒的空腔运动;机翼控制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机盒两端的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且第一驱动部位于机盒的上表面,第二驱动部位于机盒的下表面。进一步,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均包括设置在机盒端部的盒体、设置在盒体内的第一驱动电机以及连接在盒体上且通过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的旋翼组件。进一步,旋翼组件包括机翼盒、设置在机翼盒内的第二驱动电机以及连接在第二驱动电机输出端上的翼板,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法兰连接在机翼盒上。进一步,翼板为弧形结构。进一步,第一驱动部与第二驱动部关于所述驱动机构对称设置。进一步,驱动机构包括保护盒体以及位于保护盒体内的伸缩件,伸缩件与质量块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基于质量矩控制的可折叠变体无人机,其结构简单,重量轻,具有良好的飞行效果,通过驱动机构控制质量块在机盒内滑动,从而改变无人机的俯仰力矩,进而完成对无人机的俯仰控制,通过第一驱动电机控制旋翼组件的转动以及通过旋翼组件中第二驱动电机控制翼板的转动,进而实现对飞行过程中无人机飞行姿态的调整,操作性能好;且第一驱动电机可带动旋翼组件旋转进而实现折叠操作,在不使用状态下大大降低了空间占据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折叠状态示意图;图1至图2中所示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驱动机构,2-机盒,30-第一驱动部,31-第二驱动部,310-盒体,312-机翼盒,313-翼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基于质量矩控制的可折叠变体无人机,包括驱动机构1、分别连接在驱动机构1两端且内部具有空腔的机盒2、设置在机盒2内且与驱动机构1连接的质量块以及设置在机盒2上的机翼控制机构,驱动机构1驱动质量块沿所述机盒2的空腔运动。机翼控制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机盒2两端的第一驱动部30和第二驱动部31,且第一驱动部30位于机盒2的上表面,第二驱动部31位于机盒2的下表面。第一驱动部30和第二驱动部31均包括设置在机盒2端部的盒体310、设置在盒体310内的第一驱动电机以及连接在盒体310上且通过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的旋翼组件。通过第一驱动电机控制旋翼组件的转动以及通过旋翼组件中第二驱动电机控制翼板313的转动,进而实现对飞行过程中无人机飞行姿态的调整,操作性能好;且第一驱动电机可带动旋翼组件旋转进而实现折叠操作,在不使用状态下大大降低了空间占据率。旋翼组件包括机翼盒312、设置在机翼盒312内的第二驱动电机以及连接在第二驱动电机输出端上的翼板313,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法兰连接在机翼盒312上,翼板313为弧形结构。第一驱动部30与第二驱动部31关于所述驱动机构1对称设置,有助于提高无人机运行过程中的稳定平衡性。驱动机构1包括保护盒体310以及位于保护盒体310内的伸缩件,伸缩件与质量块连接。伸缩件可采用电动推杆,通过电动推杆带动质量块在盒体310内的滑动,从而改变无人机的俯仰力矩,进而完成对无人机的俯仰控制,操作可靠。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质量矩控制的可折叠变体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1)、分别连接在所述驱动机构(1)两端且内部具有空腔的机盒(2)、设置在所述机盒(2)内且与所述驱动机构(1)连接的质量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机盒(2)上的机翼控制机构,所述驱动机构(1)驱动所述质量块沿所述机盒(2)的空腔运动;/n所述机翼控制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机盒(2)两端的第一驱动部(30)和第二驱动部(31),且所述第一驱动部(30)位于机盒(2)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驱动部(31)位于所述机盒(2)的下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质量矩控制的可折叠变体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1)、分别连接在所述驱动机构(1)两端且内部具有空腔的机盒(2)、设置在所述机盒(2)内且与所述驱动机构(1)连接的质量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机盒(2)上的机翼控制机构,所述驱动机构(1)驱动所述质量块沿所述机盒(2)的空腔运动;
所述机翼控制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机盒(2)两端的第一驱动部(30)和第二驱动部(31),且所述第一驱动部(30)位于机盒(2)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驱动部(31)位于所述机盒(2)的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质量矩控制的可折叠变体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30)和第二驱动部(31)均包括设置在所述机盒(2)端部的盒体(310)、设置在所述盒体(310)内的第一驱动电机以及连接在所述盒体(310)上且通过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的旋翼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蒲兴碧高梦秋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