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板进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4632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铜板进料结构,包括箱体、第一辊轮组件和第二辊轮组件,第一辊轮组件和第二辊轮组件均设置于箱体内;第一转轴的两端支撑在箱体上,第一转轮套设在第一转轴上,第一转轮和第一转轴间设置有第一单向轴承,第一转轮的凸颈上设置有与之相反的第二单向轴承;第二转轴的两端支撑在箱体上,第二转轮套设在第二转轴上,第二转轮和第二转轴间设置有第三轴承;还包括摇臂和弹簧,摇臂的一端固定在安装套上,另一端位于箱体外部,弹簧的一端与摇臂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箱体的顶部连接。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簧片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铜板倒带导致冲压错位的问题,提高了弹簧片生产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板进料结构
本技术涉及冲压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铜板进料结构。
技术介绍
电路开关一般都要用到弹簧片,现有的弹簧片一般采用冲压方式生产,其方式是采用驱动机构驱动条状的长铜板移动,冲压模具不断地对铜板进行冲压,从而在长铜板上连续生产出大量的弹簧片来。现有的驱动机构采用两个辊轮,铜板被夹持在两个滚轮之间,当动力机构驱动滚轮转动时,滚轮与铜板之间的摩擦力驱动铜板移动。现有的这种进料结构不仅结构复杂,还由于滚轮在生产途中停止转动时会发生轻微的反转现象,使得铜板后退、发生“倒带”现象,这种“倒带”现象对簧片的生产是不利的,会引起冲压错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弹簧片生产过程中铜板发生倒带现象造成冲压错位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铜板进料结构。一种铜板进料结构,包括箱体、第一辊轮组件和第二辊轮组件,所述第一辊轮组件和第二辊轮组件均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上设置有铜板进口、铜板出口和摇臂口;所述第一辊轮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一单向轴承、第一转轮、第二单向轴承和安装套,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支撑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第一转轮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转轮和所述第一转轴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单向轴承,所述第一转轮的凸颈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单向轴承,所述第二单向轴承的外圈套设有安装套,所述第一单向轴承的可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单向轴承的可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二辊轮组件包括第二转轴、第三轴承和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支撑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第二转轮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转轮和所述第二转轴间设置有所述第三轴承,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平行设置;还包括摇臂和弹簧,所述摇臂设置于所述摇臂口内,所述摇臂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套上,所述摇臂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箱体外部,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摇臂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箱体的顶部连接。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1、提高了弹簧片的生产质量。通过在第一辊轮组件上设置了两个可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一单向轴承和第二单向轴承,当摇臂在外力驱动下做上下往复运动时,该往复运动转化为第一转轮的转动;且由于第一转轮通过第一单向轴承支撑在第一转轴上,第一转轮只能单向转动,使得夹持在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间的铜板不易发生倒带现象,从而解决了冲压错位的问题,提高了弹簧片生产的质量。2、结构比较简单、易于维修维护。本结构采用第一单向轴承和第二单向轴承实现第一转轮的单向转动,将第二转轮支撑在第三轴承上,组成一个铜板的进料结构,该结构简单、造价低且易于维修维护。进一步,所述摇臂位于所述箱体外的一端还铰接有调整臂,所述调整臂上设置有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的圆心为所述摇臂与所述调整臂的铰接点,所述弧形滑槽内设置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能将所述调整臂和摇臂锁紧固定在一起。通过设置调整臂,将调整臂与摇臂铰接,并采用锁紧螺栓将所述调整臂和摇臂锁紧固定,当冲压机的工作部上下运动时带动设置在冲压机的工作部上的压头上下运动,压头通过冲击调整臂从而实现摇臂在一定摆幅内摆动,通过调整调整臂与摇臂之间的夹角就可以实现调整摇臂的摆幅大小,从而实现了在冲压机一个冲击过程中对铜板的进料长度的调整。优选地,所述第二转轮的工作面上设置有橡胶套。使得夹持效果更好,铜板不易打滑,进一步,所述橡胶套外表面上还设置有防滑条纹。优选地,所述第三轴承为单向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可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单向轴承的可转动方向相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铜板进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辊轮组件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辊轮组件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摇臂和调整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箱体;11、铜板出口;12、铜板进口;13、摇臂口;2、第二辊轮组件;21、第二转轴;22、第三轴承;23、第二转轮;24、橡胶套;3、第一辊轮组件;31、第一转轴;32、第一单向轴承;33、第一转轮;34、第二单向轴承;35、安装套;4、铜板;5、弹簧;6、摇臂;7、调整臂;8、转动销;9、弧形滑槽;10、锁紧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一种铜板进料结构,包括箱体1、第一辊轮组件3和第二辊轮组件2,第一辊轮组件3和第二辊轮组件2均设置于所述箱体1内;箱体1上设置有铜板进口12、铜板出口11和摇臂口13;第一转轴31的两端支撑在箱体1上,第一转轮33套设在第一转轴31上,第二转轴21的两端支撑在箱体1上,第二转轮23套设在第二转轴21上,铜板4夹持在两个转轮间,通过第一转轮33和第二转轮23的转动实现铜板4的进料。摇臂6的一端固定在安装套35上,摇臂6的另一端位于箱体1外部,弹簧5的一端与摇臂6连接,弹簧5的另一端与箱体1的顶部连接。如图2,第一辊轮组件3包括第一转轴31、第一单向轴承32、第一转轮33、第二单向轴承34和安装套35,第一转轮33和第一转轴31间设置有第一单向轴承32,第一转轮33的凸颈上设置有第二单向轴承34,第二单向轴承34的外圈套设有安装套35,第一单向轴承32的可转动方向与第二单向轴承(34)的可转动方向相反。如图3,第二辊轮组件2包括第二转轴21、第三轴承22和第二转轮23,第二转轴21的两端支撑在箱体1上,第二转轮23套设在第二转轴21上,第二转轮23和第二转轴21间设置有第三轴承22,第一转轴31和第二转轴21平行设置。本进料结构的进料过程如下:如图1,冲压机设置在图1的左部,冲压机图中未示出,铜板4沿D向运动,从铜板出口11出来后的铜板部分被冲压机的工作部冲压成型,冲压机的工作部不断地对铜板4进行冲击就不断地生产出弹簧片。冲压机的工作部沿C向上下往复运动,连接在工作部上的压头也做上下往复运动,压头图中未示出。压头冲击摇臂6或设置在摇臂6上的调整臂7,带动摇臂6在弹簧5的作用下也做往复摆动。第一单向轴承32被设置为只能顺时针转动,第二单向轴承34设置为只能反时针转动。当摇臂6向下运动时,带动安装套35顺时针转动,通过第二单向轴承34带动第一转轮33顺时针转动,从而驱动铜板4沿D向运动;当摇臂6在弹簧5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时,带动安装套35反时针转动,由于第二单向轴承34能反时针转动,安装套35无法驱动第一转轮33反时针转动,同时第一转轮33在第一单向轴承32的作用下也无法反时针转动。这样,就通过摇臂6的摆动实现了铜板4的进料,且铜板4不易发生倒带问题。如图1和图4,为了实现了在冲压机一个冲击过程中对铜板4的进料长度的调整,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板进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第一辊轮组件(3)和第二辊轮组件(2),所述第一辊轮组件(3)和第二辊轮组件(2)均设置于所述箱体(1)内;/n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铜板进口(12)、铜板出口(11)和摇臂口(13);/n所述第一辊轮组件(3)包括第一转轴(31)、第一单向轴承(32)、第一转轮(33)、第二单向轴承(34)和安装套(35),所述第一转轴(31)的两端支撑在所述箱体(1)上,所述第一转轮(33)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31)上,所述第一转轮(33)和所述第一转轴(31)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单向轴承(32),所述第一转轮(33)的凸颈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单向轴承(34),所述第二单向轴承(34)的外圈套设有安装套(35),所述第一单向轴承(32)的可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单向轴承(34)的可转动方向相反;/n所述第二辊轮组件(2)包括第二转轴(21)、第三轴承(22)和第二转轮(23),所述第二转轴(21)的两端支撑在所述箱体(1)上,所述第二转轮(23)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21)上,所述第二转轮(23)和所述第二转轴(21)间设置有所述第三轴承(22),所述第一转轴(31)和所述第二转轴(21)平行设置;/n还包括摇臂(6)和弹簧(5),所述摇臂(6)设置于所述摇臂口(13)内,所述摇臂(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套(35)上,所述摇臂(6)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箱体(1)外部,所述弹簧(5)的一端与所述摇臂(6)连接,所述弹簧(5)的另一端与所述箱体(1)的顶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板进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第一辊轮组件(3)和第二辊轮组件(2),所述第一辊轮组件(3)和第二辊轮组件(2)均设置于所述箱体(1)内;
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铜板进口(12)、铜板出口(11)和摇臂口(13);
所述第一辊轮组件(3)包括第一转轴(31)、第一单向轴承(32)、第一转轮(33)、第二单向轴承(34)和安装套(35),所述第一转轴(31)的两端支撑在所述箱体(1)上,所述第一转轮(33)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31)上,所述第一转轮(33)和所述第一转轴(31)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单向轴承(32),所述第一转轮(33)的凸颈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单向轴承(34),所述第二单向轴承(34)的外圈套设有安装套(35),所述第一单向轴承(32)的可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单向轴承(34)的可转动方向相反;
所述第二辊轮组件(2)包括第二转轴(21)、第三轴承(22)和第二转轮(23),所述第二转轴(21)的两端支撑在所述箱体(1)上,所述第二转轮(23)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21)上,所述第二转轮(23)和所述第二转轴(21)间设置有所述第三轴承(22),所述第一转轴(31)和所述第二转轴(21)平行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兴利郑红
申请(专利权)人:红禾朗重庆工业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