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废料带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8842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涉及到冲压废料带收集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冲压废料带收集装置。一种冲压废料带收集装置,包括支架和电源模块,还包括:收卷结构,与支架转动连接,与电源模块电连接;触发组块,安装在支架上,与支架转动连接;控制组块,安装在支架上,与电源模块电连接;监测组块,与电源模块电连接;扬声器,与电源模块电连接,与监测组块电连接。整体思路是让电机运行一端时间后,如果监测到废料带变紧了,则电机停止转动,使得废料带继续堆积,当废料带堆积到一定程度后,使得二号压力触发开关被触发,电机继续开始收卷,实现了边冲压边收卷的效果,省去了废料带转移的烦恼,又避免了由于速度不匹配的原因导致的浪费材料以及对冲压机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废料带收集装置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到冲压废料带收集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冲压废料带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冲压件的加工,通常是料带不断地通过冲压模具,在料带上冲出一个个的产品。对于废料带的收集,一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是,是会将其重新卷起来收集。但是卷废料带的时候,一般都选择通过人工去转动把手将废料带卷起来,而不去使用电机等去自动将废料带卷起来。其原因在于,由于废料带在收卷的过程中,废料带的半径会逐渐增大,所以在电机恒定转速的情况下,废料带的收集速度会逐渐加快。而冲压件加工的速度是匀速的,所以会出现收卷和出料的速度不匹配,最终会对整个料带造成拖拽。现在有很多的收卷机可以实现自动调整电机转速的功能,但是由于产品的科技含量较高,大部分都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所以后期维护麻烦,而小型冲压件生产厂不适合配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可自动调速的收卷装置不能满足小型冲压件生产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且可以自动收卷的冲压废料带收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冲压废料带收集装置,包括支架和电源模块,还包括:收卷结构,与支架转动连接,与电源模块电连接;触发组块,安装在支架上,与支架转动连接;控制组块,安装在支架上,与电源模块电连接;监测组块,与电源模块电连接;扬声器,与电源模块电连接,与监测组块电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收卷结构包括: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架上,与控制组块电连接;卷筒,安装在电机的轴上,与电机可拆卸连接;卡盘,安装在卷筒的两端,与卷筒可拆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卷筒包括一号半弧板和二号半弧板;所述的一号半弧板和二号弧形板可以相互配合形成环形;所述的一号半弧板和二号半弧板的内弧面都设有若干通槽;所述的通槽用于与电极的轴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一号半弧板包括一号弧形壳体;所述一号弧形壳体的一端设有一号插口,一号弧形壳体的另一端设有一号插头。作为优选,所述的二号半弧板包括二号弧形壳体、一号弧形弹片和二号弧形弹片;所述的二号弧形壳体为中空结构,且二号弧形壳体的两端分别称为一号端和二号端;所述的一号端和二号端与二号弧形壳体的内部连通;所述的一号弧形弹片的安装在二号弧形壳体内,一号弧形弹片的一端与二号弧形壳体的外弧面靠近一号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弧形弹片的另一端位于二号弧形壳体的二号端处,且与二号弧形壳体的外弧面在二号端处形成二号插口;所述的二号插口与一号插头相配合。作为优选,所述的二号弧形弹片安装在二号弧形外壳内,二号弧形弹片的一端与二号弧形壳体的内弧面靠近二号端的内壁固定连接,二号弧形弹片的另一端伸出弧形壳体的一号端,且在二号弧形弹片伸出一号端的部分设有二号插头;所述的二号插头与一号插口相配合。作为优选,所述的触发组块包括:一号辊轮,安装在支架上,与支架转动连接;二号辊轮,安装在支架上,与支架转动连接,与一号辊轮处于同一高度;纵向连接杆,中部与支架转动连接;横向连接杆,一端与纵向连接杆的一端垂直连接,与纵向连接杆固定连接;一号滑轮,套在横向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横向连接杆转动连接,位于一号辊轮和二号辊轮之间;所述的一号滑轮竖直安装;所述的纵向连接杆和横向连接杆皆水平安装。作为优选,所述的控制组块包括:一号电磁继电器,安装在支架上,与电源模块电连接;电机控制回路,输入端与一号电磁继电器电连接,输出端与电机电连接;电磁继电器控制回路,与电源模块电连接,且与一号电磁继电器电连接;所述电磁继电器控制回路中包括:一号压力触发开关,安装在支架上,位于纵向连接杆的另一端的水平位置下方,由纵向连接杆触发;二号压力触发开关,放置在地面上,与一号压力触发开关串联,由冲压废料带触发。作为优选,所述的监测模块安装在一号滑轮上,所述的监测模块与扬声器电连接,用于监测一号滑轮的转速。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思路是让电机运行一端时间后,如果监测到废料带变紧了,则电机停止转动,使得废料带继续堆积,当废料带堆积到一定程度后,使得二号压力触发开关被触发,电机继续开始收卷,实现了边冲压边收卷的效果,省去了废料带转移的烦恼,又避免了由于速度不匹配的原因导致的浪费材料以及对冲压机损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利用一号滑轮、横向连接杆以及纵向连接杆组成的杠杆结构来对废料带在收卷时候经过一号滑轮时的松紧度进行判断,当废料带变紧的时候,一号滑轮连带横向连接杆以及纵向连接杆的一端被抬起,导致纵向连接杆的另一端下降,使得与一号压力触发开关接触,使得电机停转。此时废料带开始发生堆积,当堆积的废料带接触到二号压力触发开开关后,电机开始转动。整个装置的只通过简单的电路结构和机械结构实现了功能,结构简单而且易于维护,适用于小型冲压件生产厂配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该冲压废料带收集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冲压废料带手机装置背面剖面示意图;图3为一号半弧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二号半弧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二号半弧板的侧面剖面示意图;图6为控制组块的连接关系原理图;图中:1-支架,2-收卷结构,3-一号辊轮,4-一号滑轮,5-横向连接杆,6-二号辊轮,7-纵向连接杆,9-一号弧形壳体,10-一号插口,11-一号插头,12-二号弧形壳体,13-一号弧形弹片,14-二号弧形弹片,15-二号插头,16-一号端,17-二号端,18-二号插口,19-电源模块,20-电机控制回路,21-电磁继电器控制回路,K1-一号压力触发开关,K2-二号压力触发开关,QA-一号电磁继电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冲压废料带收集装置,包括支架1和电源模块19,还包括:收卷结构2、触发组块、控制组块、扬声器和监测组块。收卷结构2与支架1转动连接,与电源模块19电连接。收卷结构2包括:电机、卷筒和卡盘。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架1上,与控制组块电连接。卡盘安装在卷筒的两端,与卷筒可拆卸连接。卷筒安装在电机的轴上,与电机可拆卸连接。卷筒包括一号半弧板和二号半弧板。一号半弧板和二号弧形板可以相互配合形成环形。一号半弧板和二号半弧板的内弧面都设有若干通槽。通槽用于与电极的轴连接。如图3、图4以及图5所示,一号半弧板包括一号弧形壳体9。一号弧形壳体9的一端设有一号插口10,一号弧形壳体9的另一端设有一号插头11。二号半弧板包括二号弧形壳体12、一号弧形弹片13和二号弧形弹片14。二号弧形壳体12为中空结构,且二号弧形壳体12的两端分别称为一号端16和二号端17。一号端16和二号端17与二号弧形壳体12的内部连通。一号弧形弹片13的安装在二号弧形壳体12内,一号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压废料带收集装置,包括支架和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收卷结构,与支架转动连接,与电源模块电连接;/n触发组块,安装在支架上,与支架转动连接;/n控制组块,安装在支架上,与电源模块电连接;/n监测组块,与电源模块电连接;/n扬声器,与电源模块电连接,与监测组块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废料带收集装置,包括支架和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收卷结构,与支架转动连接,与电源模块电连接;
触发组块,安装在支架上,与支架转动连接;
控制组块,安装在支架上,与电源模块电连接;
监测组块,与电源模块电连接;
扬声器,与电源模块电连接,与监测组块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废料带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卷结构包括:
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架上,与控制组块电连接;
卷筒,安装在电机的轴上,与电机可拆卸连接;
卡盘,安装在卷筒的两端,与卷筒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冲压废料带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筒包括一号半弧板和二号半弧板;所述的一号半弧板和二号弧形板可以相互配合形成环形;所述的一号半弧板和二号半弧板的内弧面都设有若干通槽;所述的通槽用于与电极的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冲压废料带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号半弧板包括一号弧形壳体;所述一号弧形壳体的一端设有一号插口,一号弧形壳体的另一端设有一号插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冲压废料带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号半弧板包括二号弧形壳体、一号弧形弹片和二号弧形弹片;所述的二号弧形壳体为中空结构,且二号弧形壳体的两端分别称为一号端和二号端;所述的一号端和二号端与二号弧形壳体的内部连通;所述的一号弧形弹片的安装在二号弧形壳体内,一号弧形弹片的一端与二号弧形壳体的外弧面靠近一号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弧形弹片的另一端位于二号弧形壳体的二号端处,且与二号弧形壳体的外弧面在二号端处形成二号插口;所述的二号插口与一号插头相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兴利郑红
申请(专利权)人:红禾朗重庆工业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