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锁系统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3875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联锁系统控制方法,包括:获取道岔的实际开向位置;根据预设条件和所述道岔的实际开向位置得到所述道岔的逻辑位置;以及根据所述道岔的逻辑位置进行联锁逻辑运算,以对列车的行驶路径进行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整个进路锁闭期间,无论进路内的道岔如何被扳动,道岔的逻辑位置都不会发生任何改变且均与进路刚锁闭时道岔的实际开向位置相同,以保证道岔被扳动后所沟通的进路外的区段不会被错误锁闭及征用,防护进路信号可以及时关闭而防止列车进入错误的路径,以及能够避免进路错误地构成接近锁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锁系统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联锁系统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道岔、信号机、进路为轨道交通联锁系统的三要素,三者之间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以确保轨道交通列车的安全有序运行。其中,进路为列车的运行路径,通常由道岔及区段组成;道岔的位置则决定进路的走向;信号机为禁止或允许列车进入进路的指示器。目前联锁系统进行联锁逻辑运算时,所采用的道岔逻辑位置均为轨旁道岔的实际开向位置,这就会存在以下问题:(1)进路锁闭后,若工作人员出于检修道岔的考虑,通过人工手摇的方式将进路内道岔扳至与进路相反的位置后,进路内区段锁闭参数会沿着道岔实际位置传递至进路外的区段,进路外的区段则会被错误锁闭及征用,导致经过被错误锁闭区段的其它进路无法建立,致使欲进入其它进路的列车必须停在进路外方等待,极大地影响了列车的运行效率。(2)两条平行进路建立后,若某一进路内的道岔被扳至沟通两条平行进路的位置,原进路的防护信号可以重新开放,未经值班员办理的进路被错误建立,导致列车运行目的地与运行计划不符。(3)进路的接近区段延长至前方进路内时,一般采用前方进路的股道检查继电器(GJJ)+照查继电器(ZCJ)的条件证明本进路是否构成接近锁闭:前方进路锁闭后ZCJ为0,前方进路被列车占用后GJJ为0,此时GJJ+ZCJ为0,本进路构成接近锁闭;但若前方进路的道岔被扳至相反位置时,前方进路的GJJ检查其内方的道岔实际位置后会错误变为0,导致GJJ+ZCJ也为0,致使本进路错误构成接近锁闭,需要延时才能解锁,影响了本进路的解锁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锁系统控制方法,以在进路锁闭期间道岔的实际开向位置被扳动时,保证道岔被扳动后所沟通的进路外的区段不会被错误锁闭及征用,防护进路信号呢可以及时关闭而防止列车进入错误的路径,以及进路能够避免错误地构成接近锁闭。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联锁系统控制方法,包括:获取道岔的实际开向位置;根据预设条件和所述道岔的实际开向位置得到所述道岔的逻辑位置;以及根据所述道岔的逻辑位置进行联锁逻辑运算,以对列车的行驶路径进行控制。优选地,所述预设条件包括联锁系统初始化、未建立进路、进路锁闭、以及进路解锁中的一种或任意一组合。优选地,所述联锁系统初始化及未建立所述进路时,所有道岔的逻辑位置始终与所述道岔的实际开向位置相同;所述进路锁闭后,所述进路内所述道岔的逻辑位置仅与所述进路初始锁闭时所述道岔的实际开向位置相同;以及所述进路解锁时,所述进路内所述道岔的逻辑位置始终与所述道岔的实际开向位置相同。优选地,执行所述根据所述道岔的逻辑位置进行联锁逻辑运算的步骤之前还包括:经所述道岔排列所述进路,且所述进路锁闭。优选地,所述联锁逻辑运算包括区段锁闭参数传递、防护进路信号开闭及接近锁闭中的一种或任意一组合。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道岔的逻辑位置进行联锁逻辑运算的步骤包括:所述进路锁闭后,所述进路内的所述区段锁闭参数根据所述道岔的逻辑位置从首区段依序传递至最后一个区段。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道岔的逻辑位置进行联锁逻辑运算的步骤还包括:所述进路锁闭后,所述防护进路信号开放,所述联锁系统校核所述道岔的逻辑位置与实际开向位置是否一致;且在所述道岔的逻辑位置与实际开向位置不一致时关闭所述防护进路信号。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道岔的逻辑位置进行联锁逻辑运算的步骤还包括:所述进路锁闭后,所述进路的接近区段延长至所述进路的前一进路区段,所述前一进路锁闭且所述前一进路区段被其他列车占用后,所述进路构成接近锁闭。优选地,所述道岔的实际开向位置包括定位、反位和四开。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联锁系统控制方法,可以根据预设条件和进路内道岔的实际开向位置得到道岔的逻辑位置,并根据道岔的逻辑位置进行联锁逻辑运算,从而对列车的行驶路径进行控制。本专利技术中经道岔排列进路且进路锁闭后,在整个进路锁闭期间,无论进路内的道岔如何被扳动即无论道岔的实际开向位置如何发生变化,道岔的逻辑位置都不会发生任何改变且均与进路刚锁闭时道岔的实际开向位置相同。本专利技术中已锁闭的进路内的道岔被扳动后,区段锁闭参数可以按照进路原方向进行传递,从而保证道岔的实际开向位置扳动后所沟通的进路外的区段不会被错误锁闭及征用,进而经过进路外的区段可以排列其它进路,使得欲进入其它进路的列车可以正常运行,提高其运行效率。本专利技术在进路锁闭且防护进路信号开放后,进路内道岔的逻辑位置仍为进路刚锁闭时道岔的实际开向位置,若道岔的实际开向位置被扳动,则联锁系统会检测到道岔的逻辑位置与实际开向位置不一致而关闭防护进路信号,使得原计划行驶于进路内的列车停止运行,从而避免列车进入错误的路径,进而提高其运行效率。本专利技术在进路锁闭后,进路是否构成接近锁闭与进路的前一进路内道岔的实际开向位置无关,仅与前一进路是否锁闭及前一进路是否被其他列车占用有关,使得进路不会因前一进路内道岔的实际开向位置改变而错误地构成接近锁闭,从而提高进路的解锁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联锁系统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2a-2c分别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联锁系统控制方法的道岔的实际开向位置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联锁系统控制方法的区段锁闭参数传递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联锁系统控制方法的防护进路信号开闭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联锁系统控制方法的接近锁闭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联锁系统控制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联锁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道岔的实际开向位置;/n根据预设条件和所述道岔的实际开向位置得到所述道岔的逻辑位置;以及/n根据所述道岔的逻辑位置进行联锁逻辑运算,以对列车的行驶路径进行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锁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道岔的实际开向位置;
根据预设条件和所述道岔的实际开向位置得到所述道岔的逻辑位置;以及
根据所述道岔的逻辑位置进行联锁逻辑运算,以对列车的行驶路径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锁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联锁系统初始化、未建立进路、进路锁闭、以及进路解锁中的一种或任意一组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锁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锁系统初始化及未建立所述进路时,所有道岔的逻辑位置始终与所述道岔的实际开向位置相同;
所述进路锁闭后,所述进路内所述道岔的逻辑位置仅与所述进路初始锁闭时所述道岔的实际开向位置相同;以及
所述进路解锁时,所述进路内所述道岔的逻辑位置始终与所述道岔的实际开向位置相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锁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所述根据所述道岔的逻辑位置进行联锁逻辑运算的步骤之前还包括:经所述道岔排列所述进路,且所述进路锁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锁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迎春谢林韦启盟徐军强莫运前马锐马雯
申请(专利权)人: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