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身复合材料原位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281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修复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机身复合材料原位修复装置,包括执行部,所述执行部包括固定盘、支撑板、固定管、球形接头和真空吸盘,所述支撑板沿所述固定盘环绕阵列设置;固定管的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板,且所述固定管的端部设置真空接头;所述固定管的另一端设置所述球形接头,所述球形接头的下部设置所述真空吸盘;所述固定盘的底部设置放置槽,所述固定盘的下部设置所述气囊,且所述气囊与所述放置槽贯通设置;所述固定盘的上部设置加压接管,且所述加压接管与所述放置槽贯通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机身复合材料原位修复装置,适用于不同异形部件的修复工作,适用范围广。围广。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身复合材料原位修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修复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机身复合材料原位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器、航天器、船舶等大型交通设备中。由于材料的特性,复合材料结构的成型制造、胶接组装、维护修理等工艺操作往往需要在加温加压的环境下进行固化。
[0003]中国专利CN201810076536.X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外场原位使用的复合材料加温加压固化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壳体、加压装置和加热装置,加压装置由加压泵、活塞、加压筒、液体、气囊组成,加压筒的下部为气囊,整个加压筒与气囊形成封闭结构,其内部空间充满液体,加热装置由加热电偶和温控箱组成,温控箱控制加热电偶对加压筒内的液体加热,将温度通过液体传递至气囊,再传递至复合材料待固化区域。
[0004]上述专利技术电机、连杆机构、活塞缸、活塞筒集成在一起,重量不轻,不便于操作和方便使用,而且只能对平板部件进行修复,但是机身的不同位置存在许多的异形部件,上述专利技术无法进行支撑固定,没法进行修复工作,适用范围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身复合材料原位修复装置,适用于不同异形部件的修复工作,适用范围广。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机身复合材料原位修复装置,包括执行部,所述执行部包括固定盘、支撑板、固定管、球形接头和真空吸盘;
[0008]所述固定盘的外壁设置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有若干,且所述支撑板沿所述固定盘环绕阵列设置;
[0009]固定管的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板,且所述固定管的端部设置真空接头;
[0010]所述固定管的另一端设置所述球形接头,所述球形接头的下部设置所述真空吸盘;
[0011]所述固定盘的底部设置放置槽,所述固定盘的下部设置所述气囊,且所述气囊与所述放置槽贯通设置;所述气囊的下部对应设置气囊压盘;
[0012]所述固定盘的上部设置加压接管,且所述加压接管与所述放置槽贯通设置。
[0013]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管的外壁设置调节垫片,所述调节垫片设置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两相对侧边。
[0014]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气囊的下部对应设置电加热垫,所述电加热垫的设置隔离膜。
[0015]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盘的上部设置提手。
[0016]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执行部的外部设置放置车,所述放置车内依次设置抽真空单元和加压单元,所述抽真空单元与所述真空接头连接设置;
[0017]所述加压单元与所述加压接管连接设置。
[0018]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压单元包括空气压缩机和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加压接管和所述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的上部设置调节减压阀。
[0019]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抽真空单元的后端设置电缆绞盘,所述电缆绞盘的外壁缠绕设置外部电源线。
[0020]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放置车的内部设置放置平板,所述放置平板的上部设置防护垫,所述防护垫的上部设置对应所述执行部。
[0021]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身复合材料原位修复装置,包括执行部,所述执行部包括固定盘、支撑板、固定管、球形接头和真空吸盘;所述固定盘的外壁设置所述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沿所述固定盘环绕阵列设置;固定管的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板,且所述固定管的端部设置真空接头;所述固定管的另一端设置所述球形接头,所述球形接头的下部设置所述真空吸盘;所述固定盘的底部设置放置槽,所述固定盘的下部设置所述气囊,且所述气囊与所述放置槽贯通设置;所述气囊的下部对应设置气囊压盘;所述固定盘的上部设置加压接管,且所述加压接管与所述放置槽贯通设置;基于以上机构,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适用于不同异形部件的修复工作,适用范围广。
[002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固定管的外壁设置调节垫片,所述调节垫片设置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两相对侧边;基于以上机构,便于根据实际的需求调节高度。
[002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气囊的下部对应设置电加热垫,所述电加热垫的设置隔离膜;基于以上机构,利于进行加温且安全性好。
[002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固定盘的上部设置提手;基于以上机构,便于对所述固定盘移动操作。
[002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执行部的外部设置放置车,所述放置车内依次设置抽真空单元和加压单元,所述抽真空单元与所述真空接头连接设置;所述加压单元与所述加压接管连接设置;基于以上机构,用于抽真空和加压操作。
[0027]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加压单元包括空气压缩机和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加压接管和所述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的上部设置调节减压阀;基于以上机构,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加压操作。
[0028]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抽真空单元的后端设置电缆绞盘,所述电缆绞盘的外壁缠绕设置外部电源线;基于以上机构,便于接入外部电源,提高安装效率。
[0029]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放置车的内部设置放置平板,所述放置平板的上部设置防护垫,所述防护垫的上部设置对应所述执行部;基于以上机构,对所述真空吸盘进行防护,避免沾染杂质。
[0030]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机身复合材料原位修复装置,适用于不同异形部件的修复工作,适用范围广,同时安装操作方便,利于推广使用;较之
技术介绍
中的专利,本专利技术将加压方式改进为气泵通过软管远距离给气囊加压,去掉了活塞杆,并将电机分离;改用
万向吸盘、改进螺杆连接、垫片调节等方式适应不同被修复面的不同工况要求;改进后执行件大大减轻了执行件的重量,方便原位使用。。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32]图1为一种机身复合材料原位修复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执行部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支撑板安装示意图;
[0035]图4为放置车结构示意图;
[0036]图5为电缆绞盘结构示意图。
[0037]附图中,1、执行部,11、固定盘,111、真空接头,112、放置槽,113、加压接管,12、支撑板,13、固定管,14、球形接头,15、真空吸盘,16、气囊,17、气囊压盘,2、调节垫片,3、电加热垫,31、隔离膜,32、提手,4、放置车,41、抽真空单元,42、加压单元,421、空气压缩机,422、连接软管,423、调节减压阀,5、电缆绞盘,51、外部电源线,6、放置平板,61、防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身复合材料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执行部,所述执行部包括固定盘、支撑板、固定管、球形接头和真空吸盘;所述固定盘的外壁设置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有若干,且所述支撑板沿所述固定盘环绕阵列设置;固定管的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板,且所述固定管的端部设置真空接头;所述固定管的另一端设置所述球形接头,所述球形接头的下部设置所述真空吸盘;所述固定盘的底部设置放置槽,所述固定盘的下部设置所述气囊,且所述气囊与所述放置槽贯通设置;所述气囊的下部对应设置气囊压盘;所述固定盘的上部设置加压接管,且所述加压接管与所述放置槽贯通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身复合材料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的外壁设置调节垫片,所述调节垫片设置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两相对侧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身复合材料原位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下部对应设置电加热垫,所述电加热垫的设置隔离膜。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杰杨立俭杨海燕杨春亮宁博黄兴重任玉成廖荣民邱国清申开盛张星星孟宪涛王小祥宋兵韩春晓彭政吕明牟星陈传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九五六零六部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