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外壳金属化电镀方法、耐磨塑料技术

技术编号:2922200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外壳金属化电镀方法、耐磨塑料,属于材料镀覆金属技术领域,所述塑料外壳金属化电镀方法主要包括塑料的预处理、粗化、中和、敏化、活化、电镀、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塑料外壳金属化镀层具有良好的结合性能,镀层不易脱落,同时在具有非常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塑料外壳金属化电镀方法简单、成本低、操作容易,易于推广。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料外壳金属化电镀方法、耐磨塑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镀覆金属
,具体涉及一种塑料外壳金属化电镀方法、耐磨塑料。

技术介绍

[0002]塑料作为一种塑料制品,在农业、工业、建筑、包装等多各方面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塑料耐热、耐磨性能差,其应用范围受到一定局限。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单一材料的特性及应用受到制约,新材料特别是复合材料的性能更加受到关注。目前,非金属材料表面改性的技术多种多样,利用化学镀金属及合金对非金属基体材料表面进行改性研究的较多,化学镀层对于非金属表面进行改性是一种常用的表面改性处理技术。利用非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改变塑料的特性,塑料表面经过化学镀层技术的处理,能使塑料在保持原有质轻、耐腐蚀的基础上又具有良好的耐磨、导热、导电、力学等性能,使塑料的用途更加广泛。
[0003]常用塑料均表现出明显的化学惰性和憎水性,与水性溶液难以完全浸湿,很难与银、铜、镍等金属形成化学键合的活性官能团,不容易诱导金属的沉积。此外,金属材料的表面自由能较高,但高分子材料的表面自由能低且粗糙度较低,平整光滑,同时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塑料外壳金属化电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预处理:先用丙酮和无水乙醇的混合物对塑料的表面进行室温清洗5

10min;再用40

60℃、pH=7

8.5的碳酸钠水溶液清洗3

10min,再用pH=5

6.5的醋酸室温下超声清洗1

3min,最后用30

50℃水清洗2

5min,得到预处理塑料;S2、粗化:将预处理塑料放入30

50℃的膨润液中浸泡5

15min,再放入50

65℃的微蚀液中,在超声功率120

200W、超声频率20

40kHz下处理10

25min,得到微蚀塑料;S3、中和:将微蚀塑料浸入中和液中,在50

70℃、200

500rpm搅拌5

15min,所述中和液为硫酸与草酸的混合水溶液,其中硫酸为15

50wt%、草酸为1

5wt%,取出、用去离子水冲洗2

5min;S4、敏化:将中和后的塑料放入敏化液中,在30

50℃浸泡20

40min,所述敏化液由0.01

0.1wt%氯化钯、1

5wt%氯化亚锡、及浓度为20

40ml/L的30

40wt%盐酸和10

25wt%氯化钾、余量为去离子水混合而成;S5、活化:将敏化后的塑料放在活化液中,在室温下、300

500rpm活化3

10min,所述活化液由1

5wt%硝酸银、0.5

2wt%氨水、2

10wt%乙二醛、0.5

3wt%三乙醇胺、余量为去离子水混合而成;S6、电镀:将活化后的塑料放入到电镀液中进行电镀处理,电镀温度为20

30℃,电流密度为0.5

2.0A/dm2,电镀时间为20

50min;S7、成品:对电镀处理后的塑料放在温度为50

70℃下干燥1

3h,冷却至室温,得到塑料外壳金属化镀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外壳金属化电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为聚碳酸酯塑料、ABS塑料、聚酰亚胺塑料中的任一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外壳金属化电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膨润液由10

25wt%5

羧基苯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长昕饶君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宇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