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机用双油缸推移机构的装配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217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注塑机用双油缸推移机构的装配工艺,S1、在缸体内的第一流动腔内插入第一柱塞;S2、在第二活塞上与环形凸起的侧壁接触的一端面进行涂覆研磨剂,然后将涂覆有研磨剂的第二活塞将缸体内的第二流动腔端口置入第二流动腔内部;S3、第二活塞上具有研磨剂的一侧面与环形凸起侧壁紧贴,并同时对第二活塞施加压力后旋转,环形凸起的侧壁和第二活塞上具有研磨剂的一侧面得到相互研磨,使得环形凸起的侧壁和第二活塞上的一侧面之间达到密封贴合;S4、利用第三端盖及密封圈将第二流动腔端口进行封闭,且第三端盖上的增压柱塞贯穿第二活塞的穿孔后插入第一柱塞尾端的增压腔内。其提升推动效率,且活塞的端面与其接触的面紧密性较高。面紧密性较高。面紧密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塑机用双油缸推移机构的装配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缸装配工艺
,尤其是一种注塑机用双油缸推移机构的装配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机上的锁模系统的作用是保证成型模具能灵活、准确、迅速、可靠而安全地进行启闭,保证模具模腔严密闭合而塑料熔体不会向模腔外溢出。合模的时候采用机械动力或者液压动力,采用液压动力是利用液压杆推动活塞杆运动,以推动油缸进行合模,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结构使得液压油推动油缸时间长,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提升推动效率,并且活塞的端面与其接触的面紧密性较高的注塑机用双油缸推移机构的装配工艺。
[0004]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注塑机用双油缸推移机构的装配工艺,包括如下具体装配步骤:
[0005]S1、配置缸体,并在缸体内的第一流动腔内插入第一柱塞;
[0006]S2、在第二活塞上与环形凸起的侧壁接触的一端面进行涂覆研磨剂,然后将涂覆有研磨剂的第二活塞将缸体内的第二流动腔端口置入第二流动腔内部;
[0007]S3、第二活塞上具有研磨剂的一侧面与环形凸起侧壁紧贴,并同时对第二活塞施加压力后旋转,环形凸起的侧壁和第二活塞上具有研磨剂的一侧面得到相互研磨,使得环形凸起的侧壁和第二活塞上的一侧面之间达到密封贴合;
[0008]S4、在第三端盖上套接密封圈,并利用第三端盖及密封圈将第二流动腔端口进行封闭,且第三端盖上的增压柱塞贯穿第二活塞的穿孔后插入第一柱塞尾端的增压腔内。r/>[0009]作为优选,将第二柱塞插入第一柱塞前端的第一柱塞腔内,然后利用第一端盖对第一柱塞腔的端口进行封闭,且第二柱塞的前端贯穿第一端盖的中心孔。
[0010]作为优选,研磨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金刚石微粉50

55份,刚玉微粉30

40份,三乙醇胺25

30份,聚丙烯酰胺10

15份,聚丙二醇18

22份,磷酸氢钙5

8份,硅酸钠3

6份;金刚石微粉的粒度为60

80um,刚玉微粉的粒度为150

200um,甘油30

70份,滑石粉20

50份。
[0011]作为优选,研磨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金刚石微粉53份,刚玉微粉32份,三乙醇胺29份,甘油50份,聚丙烯酰胺14份,聚丙二醇20份,磷酸氢钙7份,硅酸钠5份,滑石粉25份,刚石微粉的粒度为70um,刚玉微粉的粒度为180um。
[0012]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注塑机用双油缸推移机构的装配工艺,其采用在柱塞的后端在增加设置第二活塞,使得第一柱塞的推动速度较快,并且装配时采用研磨剂研磨,使得第二活塞的密封接触面与配合的面接触紧密性提升,进一步提升了使用性能,防止出现渗油现象。
[0013]另外,利用将第二柱塞呈内置式安装于第一柱塞内,以进行第一柱塞的往复位移来驱动模具中的动模动作,从而减小了整体推移机构的长度,进一步减小注塑机的体积。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5]图2是A处放大图爆炸视图;
[0016]图3是B处放大图;
[0017]图4是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0018]图5是整体结构示意图(三);
[0019]图6是整体结构示意图(四);
[0020]图7是整体结构示意图(五);
[0021]图8是C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附图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注塑机用双油缸推移机构的装配工艺,包括如下具体装配步骤:
[0024]S1、配置缸体,并在缸体内的第一流动腔(45)内插入第一柱塞(3);
[0025]S2、在第二活塞(71)上与环形凸起的侧壁接触的一端面进行涂覆研磨剂,然后将涂覆有研磨剂的第二活塞将缸体内的第二流动腔(47)端口置入第二流动腔(47)内部;
[0026]S3、第二活塞上具有研磨剂的一侧面与环形凸起侧壁紧贴,并同时对第二活塞施加压力后旋转,环形凸起的侧壁和第二活塞上具有研磨剂的一侧面得到相互研磨,使得环形凸起的侧壁和第二活塞上的一侧面之间达到密封贴合;
[0027]S4、在第三端盖(49)上套接密封圈,并利用第三端盖(49)及密封圈将第二流动腔(47)端口进行封闭,且第三端盖(49)上的增压柱塞(5)贯穿第二活塞(71)的穿孔后插入第一柱塞尾端的增压腔(6)内。
[0028]S5、将第二柱塞(11)插入第一柱塞前端的第一柱塞腔内,然后利用第一端盖对第一柱塞腔的端口进行封闭,且第二柱塞的前端贯穿第一端盖的中心孔。
[0029]上述研磨剂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金刚石微粉50

55份,刚玉微粉30

40份,三乙醇胺25

30份,聚丙烯酰胺10

15份,聚丙二醇18

22份,磷酸氢钙5

8份,硅酸钠3

6份;金刚石微粉的粒度为60

80um,刚玉微粉的粒度为150

200um,甘油30

70份,滑石粉20

50份。
[0030]基于上述装配后的注塑机用推移机构如下:
[0031]推移机构包括合模驱动缸,合模驱动缸包括作伸缩往复位移动作的第一柱塞3,第一柱塞3上设置有第一柱塞腔31、以及分别位于第一柱塞腔31两端的第一流动通道312和第二流动通道323,第一柱塞腔31内设置有第二柱塞11,第二柱塞11上设置有第一活塞110,第一活塞110位于第一流动通道312和第二流动通道313之间,在第一活塞110上套有橡胶密封圈,橡胶密封圈的外壁与第一柱塞腔31的内壁紧贴;进一步地,为了油液进入具有足够大的压力进行推动第一活塞110动作,将第一活塞110的后侧面与第一柱塞腔31的内侧端面之间进行形成推压腔314,推压腔314的直径大于第一柱塞腔31的直径,且推压腔314与第二流动
通道313连通,当油液通过第二流动通道313进入至推压腔314内后,使得油液产生推压力进行推动第一活塞110和第二柱塞11向外侧推移,从而进行推动模具中的动模向模具中的定模方向位移,在此过程中第一流动通道不进行给油;当对第一流动通道输入油液,并进入第一柱塞腔内后,使第一柱塞腔产生推压力,以推动第一活塞和第一柱塞向后侧位移,从而进行拉动模具的动模向后位移,在此过程中第二流动通道不进行给油,依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机用双油缸推移机构的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装配步骤:S1、配置缸体,并在缸体内的第一流动腔(45)内插入第一柱塞(3);S2、在第二活塞(71)上与环形凸起的侧壁接触的一端面进行涂覆研磨剂,然后将涂覆有研磨剂的第二活塞将缸体内的第二流动腔(47)端口置入第二流动腔(47)内部;S3、第二活塞上具有研磨剂的一侧面与环形凸起侧壁紧贴,并同时对第二活塞施加压力后旋转,环形凸起的侧壁和第二活塞上具有研磨剂的一侧面得到相互研磨,使得环形凸起的侧壁和第二活塞上的一侧面之间达到密封贴合;S4、在第三端盖(49)上套接密封圈,并利用第三端盖(49)及密封圈将第二流动腔(47)端口进行封闭,且第三端盖(49)上的增压柱塞(5)贯穿第二活塞(71)的穿孔后插入第一柱塞尾端的增压腔(6)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用双油缸推移机构的装配工艺,其特征在于,将第二柱塞(11)插入第一柱塞前端的第一柱塞腔内,然后利用第一端盖对第一柱塞腔的端口进行封闭,且第二柱塞的前端贯穿第一端盖的中心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鹰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