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人行过街安全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190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人行过街安全岛,属于市政道路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中间候停区,中间候停区的两端分别拼接有端部防撞体;所述中间候停区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挡车柱预留孔,端部防撞体的侧面安装有若干个太能能反光道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融合现有安全岛优点,规避存在的问题,能够保障安全岛的性能和质量、施工方便快捷、避免干扰交通、安装后可拆除、可循环使用,同时与反光道钉整合设置,具备推广使用的条件,对进一步优化交通秩序,保障行人过街安全,推动节约环保具有重要的意义。推动节约环保具有重要的意义。推动节约环保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人行过街安全岛


[0001]本技术涉及市政道路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人行过街安全岛。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量不断增大,道路宽度逐步加宽,导致行人过街难度加大,交通安全事故频发。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

2011)(2019年版)规定:“当路段或路口进出口机动车道大于或等于6条或人行横道长度大于30m时应设安全岛,安全岛的宽度不宜小于2m,困难情况不应小于1.5m。”行人二次过街安全岛的设置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以保证行人过街通行安全。
[0003]目前,使用最多的安全岛为传统实体安全岛和成品橡胶安全岛,传统实体安全岛防撞性能及使用寿命均有保障,但施工质量参差不齐、施工工序复杂,施工工期长,施工期间对交通干扰较大;成品橡胶安全岛安装速度快,对交通干扰较小,但防撞性能低、使用寿命短、不节能环保,导致两种形式的安全岛在推广设置上均存在较大的约束性。此外,设置于车行道上的反光道钉,经车辆的碰撞和碾压,频繁出现破损和脱落现象,使用寿命短,也会造成对路面的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人行过街安全岛,融合现有安全岛优点,规避存在的问题,能够保障安全岛的性能和质量、施工方便快捷、避免干扰交通、安装后可拆除、可循环使用,同时与反光道钉整合设置,具备推广使用的条件,对进一步优化交通秩序,保障行人过街安全,推动节约环保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装配式人行过街安全岛,包括中间候停区,中间候停区的两端分别拼接有端部防撞体;所述中间候停区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挡车柱预留孔,端部防撞体的侧面安装有若干个太能能反光道钉。
[0007]优选地,所述中间候停区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部,端部防撞体对应中间候停区的卡部的位置设置有相适配的卡槽。
[0008]优选地,所述端部防撞体的侧面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孔,太阳能反光道钉通过环氧树脂胶固定在安装孔内。
[0009]优选地,所述中间候停区和端部防撞体均采用混凝土或花岗岩材质制成。
[001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1.本技术进一步优化了二次过街安全岛,通过提前预制、整体式拼装,施工质量可控,施工方便快捷,对交通干扰较小。
[0012]2.本技术的安全岛采用花岗岩或混凝土材质,进一步提高了安全岛的防撞性能,取代橡胶安全岛,更加节能环保。
[0013]3.本技术的安全岛可拆除、可移动、可循环使用,使用寿命延长,更节能环保。
[0014]4.本技术将太阳能反光道钉与安全岛进行整合设置,延长了太阳能反光道钉的使用寿命,也避免传统安装道钉的方法对路面的破坏。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拼接前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拼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中间候停区的主视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中间候停区的俯视图。
[0019]图5是本技术的端部防撞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的端部防撞体的俯视图。
[0021]图7是本技术的端部防撞体的侧视图。
[0022]图中,1

中间候停区、2

端部防撞体、3

挡车柱预留孔、4

卡部、5

卡槽、6

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

7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人行过街安全岛,包括中间候停区1,所述中间候停区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部4;中间候停区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部防撞体2,端部防撞体2对应中间候停区1的卡部4的位置设置有相适配的卡槽5,从而使中间候停区1和端部防撞体2拼接在一起;所述中间候停区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挡车柱预留孔3,挡车柱预留孔3的深度根据挡车柱埋深要求穿透中间候停区1;端部防撞体2的侧面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安装孔6,尺寸为105*125*10mm,安装孔6内通过环氧树脂胶固定安装有太阳能反光道钉。
[0024]本技术的中间候停区1和端部防撞体2采用混凝土或花岗岩材质,均由工厂批量生产,提前预制而成;太阳能反光道钉为现有产品,可市购。因此本技术的人行过街安全岛采用可拼接的装配式结构,通过装配式技术现场拼装完成,施工方便快捷,对交通干扰小。
[0025]安装时,将中间候停区1和端部防撞体2拼装成整体安全岛,利用环氧树脂胶将太阳能反光道钉固定在端部防撞体2侧面的安装孔6内。在路面设置安全岛的位置进行孔洞预留或切割,安装拼装完成的安全岛,采用专用灌缝材料将安全岛固定到路面上。
[0026]本技术端部防撞体2的顶面采用双面横坡,坡向安全岛两侧,坡度为2%便于积水的流出。
[0027]本技术的安全岛采用花岗岩石材,整体结构应石质一致,无裂纹和风化现象,石材强度标号不低于MU100;采用混凝土,外露面无蜂窝和麻面现象,混凝土抗折强度≥5.0MPa,混凝土抗压强度≥40MPa。本技术的安全岛安装完成后,整体尺寸不小于6.5m*1.5m*35cm,高出路面不低于18cm。
[0028]尽管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技术的涵盖范围内/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
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人行过街安全岛,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候停区(1),中间候停区(1)的两端分别拼接有端部防撞体(2);所述中间候停区(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挡车柱预留孔(3),端部防撞体(2)的侧面安装有若干个太能能反光道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人行过街安全岛,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候停区(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部(4),端部防撞体(2)对应中间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钢孙伟李超毛宏妍海威龙刘林陇王立志喻中建于冉冉都治国刘鹏亮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