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箱涵液压自动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0221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箱涵液压自动脱模装置,包括内模、外模、端门、支撑架以及导轨。两条导轨的上方安装外模和支撑架,外模固定安装在两条导轨的前端;支撑架则包括内支撑架、外支撑架以及两根带有滑轮的方管,并通过底部的带有滑轮的方管安装于导轨上;外模的底部与支撑架的底部之间安装有推进油缸,使支撑架能够沿导轨前后移动。内模套装在内支撑架上;端门分为承口端门和插口端门,其中一个端门固定安装在外支撑架上,另一个端门安装在外模的前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便捷,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完成,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提高了工人操作的安全性,减少了意外伤害的发生。伤害的发生。伤害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箱涵液压自动脱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箱涵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卧式箱涵液压自动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卧式箱涵的结构一般是包括内模、承口端门、插口端门、活动外模和固定外模。承口端门与插口端门分别设于内模的前后端,通过合页与固定外模铰接在一起可以转动,活动外模和固定外模分别设于内模的左右两侧,内模分为上模和下模两个部分,上模的中间设有收缩拉杆,上模通过收缩拉杆进行脱模。但是,这种结构的箱涵模具脱模吊出构件时需要将内模移出,通常是先用叉车挑起下模移出,再用人工使用专用吊具将上模移出。合模时先人工使用专用吊具将上模放入,再用叉车挑起下模放入,因此,开模合模的时间很长,并且下模的放入很考验叉车师傅的驾驶技术,这大大拖延了箱涵模具组模的时间,降低了箱涵的生产效率。因此,对于开发一种新的卧式箱涵液压自动脱模装置,改变传统的结构和操作,不但具有迫切的研究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潜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卧式箱涵液压自动脱模装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箱涵液压自动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模、外模、端门、支撑架以及导轨;两条相互平行的导轨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导轨上方安装外模和支撑架,外模固定安装在两条导轨的前端,支撑架则通过其底部两根与导轨相适配的带有滑轮的方管相连接,外模的底部与支撑架的底部之间安装有推进油缸,使支撑架能够沿导轨前后移动;支撑架还包括内支撑架和外支撑架,内模套装在内支撑架上;端门分为承口端门和插口端门,其中一个端门从内模外侧套入,固定安装在外支撑架上,另一个与之相对的端门安装在外模的前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箱涵液压自动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条导轨之间加装与导轨相垂直的工型钢;导轨后端设置限位挡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式箱涵液压自动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架呈长方体框架结构,横向固定安装在外支撑架的竖向支架上,竖向支架后侧设有加强梁,与之形成三角形结构;外支撑架的下端固定连接带有滑轮的方管;内支撑架中上横梁和下横梁的两侧均设有导向座,导向座上设有导向孔,内支撑架的左右两侧竖梁上设有收缩油缸,其上前梁和上后梁上还分别设有升降油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卧式箱涵液压自动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包括固定外模和活动外模,固定外模呈L型,活动外模通过外模锁卡安装在固定外模下端模板的一侧,与之形成U型结构;固定外模的下端模板通过其外侧的连接支架与导轨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怀秀王星亮董磊赵善鹏李田朋吴海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环球集团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