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指针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960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学指针定位装置,包括一壳体、一弹性透光板、一可动折射体、一可动感应器、一光源及一致动器。壳体具有一开口。弹性透光板连接于壳体,并覆盖开口。可动折射体设置于壳体中,并位于弹性透光板下。可动感应器设置于可动折射体下。光源邻接于可动折射体。光源所发出的光线可将位于弹性透光板上的一对象的影像反射至可动感应器,可动感应器根据对象的反射影像变化而输出对应的指针信号。致动器位于可动感应器下,当物件施以一力而迫使可动折射体及可动感应器移动时,致动器被可动感应器压触而输出一致动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指针定位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操作更为方便及舒适的光学指针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光学鼠标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并且已从早期的有线光学鼠标进展到目前的无线光学鼠标。光学鼠标主要是用于控制计算机屏幕上的光标移动以及相关操作,其运作基本原理大致上乃是利用将光线投射到一个粗糙而平坦的表面上,并由其内部的一可动感应器接收反射回来的光线,以判断光学鼠标的移动方向及距离。然而,传统的光学鼠标会具有一些缺点。首先,光学鼠标必须在一个粗糙而平坦的表面上移动感应,换句话说,光学鼠标无法在一光滑且平坦的表面上移动感应。其次,由于传统光学鼠标的外形限制,故在长时间使用下容易造成使用者的手腕受伤发炎。为了克服上述的问题,如图1及图2所示,另有一种如中国台湾省专利第257483号所揭露的公知光学鼠标1可将传统光学鼠标的可动感应器反过来使用。也就是说,使用者可以其拇指来取代一粗糙而平坦的表面,并以其拇指在一透光板10上移动来控制计算机屏幕上的光标移动。然而,光学鼠标1在使用上会具有一缺点,亦即,当光标已移动至定位时,使用者常必须将拇指移出于透光板10,然后去按压光学鼠标1的按键21及22,以执行点选等功能,此时,拇指移出的动作又会造成光标移动,故会导致光标的定位失准,因而会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指针定位装置,其不但可精确地定位光标位置,更可增进使用上的便利性及舒适性。本专利技术包括一壳体,具有一开口;一弹性透光板,连接于壳体,并且覆盖开口;一可动折射体,设置于壳体之中,并且位于弹性透光板之下;一可动感应器,设置于可动折射体之下,并且是相对于开口;一光源,设置于壳体之中,并且是邻接于可动折射体,其中,该光源所发出的光线是经由可动折射体的折射而传递至该弹性透光板,并且将位于该弹性透光板上的一对象的影像反射至可动感应器,以及可动感应器是根据该对象的反射影像变化而输出对应的指针信号;以及一致动器,设置于壳体之中,并且是位于可动感应器之下,其中,当位于弹性透光板上的对象施以一力而迫使可动折射体以及可动感应器移动时,该致动器被可动感应器压触而输出一致动信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指针定位装置,其更包括一第一电路板、一第二电路板以及至少一弹性组件,分别设置于壳体之中,其中,第一电路板是设置于第二电路板之上,第二电路板是固定于壳体之中,弹性组件是连接于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之间,可动折射体以及可动感应器是连接于第一电路板,以及致动器是连接于该二电路板。在本专利技术中,光源是连接于第一电路板或第二电路板。在本专利技术中,弹性组件为一弹簧。在本专利技术中,光学指针定位装置更包括一聚焦透镜,设置于可动折射体之中,并且是相对于开口以及可动感应器。在本专利技术中,致动器包括一微动开关、一按键式开关或一薄膜电路开关。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指针定位装置可具有使用便利的优点,并可避免可动感应器的错误感应发生。再者,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指针定位装置可省却按键的设置,故可简化制造上的复杂性,因而可降低其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显示一种公知的光学鼠标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显示根据图1的公知光学鼠标的操作状态示意图。图3为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指针定位装置的部分剖面示意图。1光学鼠标10透光板21、22按键 100光学指针定位装置110壳体 111开口120弹性透光板130可动折射体140可动感应器150光源160致动器170第一电路板180第二电路板190弹性组件195聚焦透镜 T拇指(物件)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的光学指针定位装置100主要包括有一壳体110、一弹性透光板120、一可动折射体130、一可动感应器140、一光源150、一致动器160、一第一电路板170、一第二电路板180、两弹性组件190以及一聚焦透镜195。如图3所示,壳体110具有一开口111。弹性透光板120是连接于壳体110,并且覆盖开口111。第一电路板170、第二电路板180以及两弹性组件190皆是设置于壳体110之中。更详细的来说,第一电路板170是设置于第二电路板180之上,第二电路板180是固定于壳体110之中,而两弹性组件190则是分别连接于第一电路板170与第二电路板180之间。因此,第一电路板170可相对于第二电路板180做上下移动。此外,在本实施例之中,两弹性组件190可以采用弹簧。可动折射体130是设置于壳体110之中,并且是位于弹性透光板120之下。更详细的来说,可动折射体130乃是连接于第一电路板170,故可动折射体130可在壳体110之中做上下移动。可动感应器140是设置于可动折射体130之下,并且是相对于开口111。更详细的来说,可动感应器140也是连接于第一电路板170,故可动感应器140可在壳体110之中做上下移动。光源150是设置于壳体110之中,并且是邻接于可动折射体130。值得注意的是,光源150可以选择性地连接于第一电路板170或第二电路板180。当光源150连接于第一电路板170时,其可随着第一电路板170做上下移动,而当光源150连接于第二电路板180时,其则是固定于壳体110之中。在本实施例之中,光源150乃是连接于第一电路板170,并且光源150是采用一发光二极管(LED)。致动器160是设置于壳体110之中,并且是位于可动感应器140之下。更详细的来说,致动器160乃是连接于第二电路板180,并且可以选择性地采用一微动开关、一按键式开关或一薄膜电路开关的构造。在本实施例之中,致动器160乃是采用一微动开关的构造来做说明。聚焦透镜195是设置于可动折射体130之中,并且是相对于壳体110的开口111以及可动感应器140。如上所述,光学指针定位装置100可搭配应用于计算机、遥控器、手机及PDA等装置上,以进行其屏幕上的光标移动及功能点选。当使用者的拇指(对象)T移动于光学指针定位装置100的弹性透光板120之上时,光源150所发出的光线会先经由可动折射体130的折射而传递至弹性透光板120,然后将位于弹性透光板120上的拇指T影像反射至可动感应器140,并由可动感应器140所接收。接着,可动感应器140会根据拇指T的反射影像变化来判断拇指T的移动方向及距离,并输出对应的指针信号至计算机、遥控器、手机或PDA之中,以进行其屏幕上对应的光标移动。然后,当光标在屏幕上到达定位且使用者欲执行点选功能时,使用者可直接以拇指T按压弹性透光板120,此时,连接于壳体110的弹性透光板120会产生弹性变形,并迫使连接于第一电路板170的可动折射体130及可动感应器140向下移动,而弹性组件190则会被压缩。最后,向下移动的可动感应器140会压触到致动器160,而致动器160便会输出一对应的致动信号至计算机、遥控器、手机或PDA之中,以进行点选操作。在另一方面,当点选操作完成后,使用者仅需稍微松开拇指T,此时,第一电路板170、可动折射体130以及可动感应器140便会因弹性组件190所提供的弹性回复力而向上移动至其原始位置处。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指针定位装置可具有使用便利的优点,并可避免可动感应器的错误感应发生。再者,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指针定位装置可省却按键的设置,故可简化制造上的复杂性,因而可降低其制造成本。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指针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具有一开口;一弹性透光板,连接于壳体,并且覆盖所述开口;一可动折射体,设置于壳体之中,并且位于弹性透光板之下;一可动感应器,设置于可动折射体之下,并且是相对于所 述开口;一光源,设置于壳体之中,并且邻接于可动折射体,其中,该光源所发出的光线是经由可动折射体的折射而传递至弹性透光板,并且将位于弹性透光板上的一对象的影像反射至可动感应器,以及可动感应器是根据该对象的反射影像变化而输出对应的指针信 号;以及一致动器,设置于壳体之中,并且位于可动感应器之下,其中,当位于弹性透光板上的对象施以一力而迫使可动折射体以及可动感应器移动时,该致动器是被可动感应器压触而输出一致动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崇泛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