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传感器集成设计到可变进气歧管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6000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角度传感器集成设计到可变进气歧管的结构,包括角度传感器、真空执行器推杆及VIS转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接支架,角度传感器安装在转接支架上,转接支架上设有安装槽孔,安装槽孔内设置有转接块,转接块的一端穿过安装槽孔后与角度传感器连接,另一端固接有摇臂,摇臂与真空执行器推杆转动连接;摇臂上设有用于限制摇臂转动角度的限位结构,摇臂的轴端与VIS转轴固接;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可变进气歧管阀片单元的工作状态存在无法实时监控的弊端,本方案利用转接支架和摇臂结构,将角度触感器与阀片单元转轴(VIS转轴)集成连接,来检测转动角度信号,从而检测阀片单元实际工作位置,进而判断阀片是否到位。进而判断阀片是否到位。进而判断阀片是否到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度传感器集成设计到可变进气歧管的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角度传感器集成设计到可变进气歧管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节能环保的大背景下,挖掘传统内燃机的潜力,开发发动机新技术,兼顾效率、节能与环保三者之间的平衡,是传统内燃机的发展方向;当前汽车产业在向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是当前汽车技术创新的主要目标,是解决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突破口。
[0003]在目前的现有技术中,电控单元系统阀片单元部分安装在进气歧管内部,其工作环境恶劣,承受着腐蚀、热变形,压力冲击等侵害,可能会随时出现零部件失效的情况,引起阀片单元动作卡滞或者不到位的不良后果,不但会直接影响发动机性能,还会出现排放超标、异响等恶劣影响,由于阀片单元工作环境密闭,VIS阀片转轴是否开启或者关闭,动作是否到位等情况都无法检测,一旦阀片单元失效,发动机出现异常状况,就很难排查原因。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为问题,亟待提出一种能够及时有效检测VIS阀片转轴工作状态的装置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可变进气歧管阀片单元工作状态存在无法监控的弊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角度传感器集成设计到可变进气歧管的结构,利用转接支架和摇臂结构,将角度触感器与VIS转轴集成连接,来检测转动角度信号,从而检测阀片单元实际工作位置,进而判断阀片是否到位。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角度传感器集成设计到可变进气歧管的结构,包括角度传感器、真空执行器推杆及VIS转轴,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角度传感器和进气歧管的转接支架,所述角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转接支架上,所述转接支架上设有安装槽孔,所述安装槽孔内设置有转接块,所述转接块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槽孔后与所述角度传感器连接,另一端固接有摇臂,所述摇臂与真空执行器推杆转动连接;所述摇臂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摇臂转动角度的限位结构,所述摇臂还与所述VIS转轴固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角度传感器与转接支架之间通过设置螺栓进行固定;所述角度传感器与转接支架的对接面上设置有密封胶条;所述转接支架上还设置有加强筋。
[0009]进一步的,所述角度传感器上设有与所述安装槽孔位置相对应的装配孔;所述装配孔内安装有与所述装配孔相对滑动的的卡环,所述卡环与转接块固接,并与转接块一起转动;所述卡环上还固接有测量摆环,测量摆环设置在角度传感器与转接支架之间,卡环带动测量摆环转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转接块为矩形结构。
[0011]进一步的,所述摇臂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转接块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设置在所述转接块上的定位孔配合安装,将转接块固定在安装槽中;所述摇臂上还设有卡接快,所述卡接快与设置在所述真空执行器推杆上的卡孔配合卡装,将摇臂与真空执行器推杆进行连接。
[0012]进一步的,在角度传感器通电后,根据测量摆环的转动角度不同,输出与之对应的电压型号也不同,为保证角度传感器的测量精度,电压信号最佳测量范围选取在线性变化区域约45
°
范围内,所以将所述摇臂与进气歧管之间转动角度的范围设置在0

45
°

[0013]进一步的,在所述摇臂的轴端上还套设有用于将所述摇臂与进气歧管进行密闭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与摇臂和进气歧管的接触面截面形状为弧形,并且在所述密封环上还对称设置有槽式结构的减重孔。
[0014]进一步的,所述角度传感器上安装有用于保护所诉角度传感器的外壳,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接片和螺栓孔,所述外壳通过卡接片卡接在所述角度传感器上,并通过所述螺栓与角度传感器固定。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设计的转接支架,强度和刚度较大,具有防干扰、防碰撞和缓冲振动冲击的作用;通过设置该转接支架设计,可以使角度传感器适应发动机恶劣的工作环境,避免损坏角度传感器核心部件,提高耐久性。
[0017]2、通过在摇臂上设置的限位结构,限制VIS转轴在工作是的转动角度,防止阀片单元超出工作范围,敲击进气歧管本体,产生异响。
[0018]3、本技术通过集成转接装置结构,将角度传感器集成设计到可变单元系统上,完成可变单元VIS转轴转动角度测量,间接判断阀片实际工作位置,判定动作是否正常,从而实现可变单元工作状态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排查问题。
[0019]4、通过在角度传感器于转接支架的对接面位置粘贴密封胶条,防止异物窜入污染角度传感器,简单易行,节约成本,另外,设置胶条也有一定的补偿变形能力,提高可靠性、稳定性;设置在轴端的密封环为径向接触面弧形结构,弹性较好,简单易行,且对环境件尺寸变形不敏感。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集成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转接支架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转接块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摇臂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密封环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角度传感器主视图;
[0027]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角度传感器后视图;
[0028]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集成结构层次化爆炸图1;
[0029]图10为本技术提供的集成结构层次化爆炸图2;
[0030]图11为本技术提供的摇臂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1]图12为现有装置整体安装示意图;
[0032]图13为本技术提供的装置整体安装示意图;
[0033]图中,1、角度传感器;101、装配孔;102、测量摆环;103、卡环;2、转接支架;201、安装槽孔;3、摇臂;301、安装槽;302、定位柱;303、限位结构;304、卡接块;4、转接块;401、定位孔;5、密封环;501、减重孔;6、外壳;601、卡接片;602、螺栓孔;7、真空执行器推杆;701、卡孔;8、VIS转轴;9、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
[0035]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端、左右、两侧、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6]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角度传感器集成设计到可变进气歧管的结构,包括角度传感器1、设置在真空执行器上的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度传感器集成设计到可变进气歧管的结构,包括角度传感器(1)、真空执行器推杆(7)及VIS转轴(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角度传感器(1)和进气歧管的转接支架(2),所述角度传感器(1)安装在所述转接支架(2)上,所述转接支架(2)上设有安装槽孔(201),所述安装槽孔(201)内设置有转接块(4),所述转接块(4)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槽孔(201)后与所述角度传感器(1)连接,另一端固接有摇臂(3),所述摇臂(3)与真空执行器推杆(7)转动连接;所述摇臂(3)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摇臂(3)转动角度的限位结构(303),所述摇臂(3)与所述VIS转轴(8)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传感器集成设计到可变进气歧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传感器(1)与转接支架(2)之间通过设置螺栓(9)进行固定;所述角度传感器(1)与转接支架(2)的对接面上设置有密封胶条;所述转接支架(2)上还设置有加强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传感器集成设计到可变进气歧管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传感器(1)上设有与所述安装槽孔(201)位置相对应的装配孔(101);所述装配孔(101)内安装有与所述装配孔(101)转动连接的卡环(103),所述卡环(103)与转接块(4)的固接,所述卡环(103)还固接有测量摆环(102)。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角度传感器集成设计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保儒吴贞明吴俊霖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华涛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