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曾新专利>正文

高效节能叠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551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效节能叠锅,由底锅、底隔火板、带孔的夹层主锅及各层锅盖叠合组成。底锅因有隔火板与热源相隔,可不直接接触热源;底隔火板带孔,热气流从孔道上升,对上层所叠各主锅起到四周及底部加热的作用;各主锅内加小锅盖,叠锅顶部有开口大锅盖。结构新颖,造型独特,能同时进行多锅多用,防风性及保温效果好;可烘烤食物,而不焦锅底,热效率高,锅中食物不受污染,互不串味;使用方便,灵活。设计科学,为厨房炊具增添新品种、为节约能源开辟为新途径。(*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叠式炊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节能叠锅。属于生活用品领域。现有的厨房用炊具,如普通烧饭锅、蒸锅、烘烤箱等,存在诸多缺点1.结构单一,每次使用,只能单一进行,或烧、或蒸、或煮;2.设计不尽合理,导致①炊具使用时,直接与热源接触,不能进行空、干锅烘烤,否则易焦底;②炊具四周与冷空气接触,因空气流动而带走大量热能,抗风性差,保温性能大大降低,造成能源浪费;③若使用有害气体(如煤气等)燃烧源,则对周围空气环境有污染,于人体健康有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叠锅,克用现有普通烧锅、蒸锅的缺点,为厨房用炊具增添一名新成员,也为节约能源开辟一条新途径。本技术的主要部件有底锅、底隔火板、主锅、小锅盖、大锅盖、盖内手柄、盖外手柄等。其主体结构如下座于灶具上的底锅,其底部开有一定深度的凹园槽;底锅内放一层用轻质耐火材料的底隔火板,隔板上有等距离小孔环绕其间,燃气流经此孔上升至其上所叠各主锅,在主锅周围,沿孔道继续上升,各主锅做成夹层,内层较外层短而窄;外层下边沿外圈边一定尺寸;上边沿做成平台面,在平台面上开有等距离一圈小孔;平台外侧压成一凸筋面;各孔口位于同一平面,其各孔道同轴而立,以利热气流沿此孔道上升,为防止串味和保温,各主锅内有小锅盖;各主锅叠用时,最上部加盖大锅盖;大锅盖顶部开有出气孔,作为气流出口,同时可起到对上主锅的保温作用。本技术的优点是1.能多锅叠用由于各锅尺寸统一,并各有一条凸筋面使各锅能相互密切叠合;各锅上边沿开有一圈小孔,可供热气流同时加热各锅;2.不焦底由于本新型下部有底隔火板,能防止灶具的火焰直接接触锅底,所以在煮、敦食品时不焦底;烧粥、热牛奶时不满溢;3.能烘烤食品由于本锅主要利用热气流均匀加热锅子底部、四周及锅盖、而火焰又不直接加热,因而能烘烤各类食品(如鸡、鸭、花生、面包、白薯等)4.保温性能好由于有隔层使热量不易散发,尤其是冬天,锅子内食品不易冷却;5.抗风性好由于本锅使灶具热气流在隔层内流动,不受外界冷风的影响,加热快速;6.热效率高由于本锅上面锅子是受下面锅的余热加热,又有大锅盖,更充分利用热量,一灶多锅,所以热效率比一般锅的效率高得多,节约能源显著;7.卫生安全本锅各主锅上均有一小锅盖,使锅内食品与有害燃气隔离,可防止食品污染;各锅相互隔开,又可防止食品间互相串味;8.灵活、方便,价廉耐用本锅原理先进,结构新颖,使用灵活,价格适中,极便于一般厨房普及应用。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中1.盖外手柄。 2.盖内手柄。 3.大锅盖。4.小盖手柄。 5.螺钉。 6.小锅盖。7.主锅。 8.耳朵。 9.螺钉。10.底隔火板。 11.底锅。 12.灶具。图中箭头为热气流向图2为底锅示意图;图3为底隔火板示意图;图4为主锅示意图;图5为小锅盖示意图6为大锅盖示意图;本技术由以下实施例完成实例1 底锅11的制作, 结合图2进行选用0.7mm铝皮,做成图2的锅状,锅底φ244mm,底部开一φ160mm的凹槽,深5mm,底锅11的整体高度为70mm,上部10mm处作成台阶状,最上部边沿外压成凸筋面,高度为6mm。实例2 底隔火板 10的制作,结合图3进行。用耐火材料轻质高铝做成外直径与底锅11凹园槽相当,内直径小10mm的园平台,座灶部位外园边厚约50mm,外园边与平台切呈梯形,其腰部位开有φ10mm的等12mm距离孔一圈,使热气流由腰部各孔侧面而上。实施例3 主锅7的制作结合图4进行选用φ530、厚0.88铝皮加工主锅7,按图4做成夹层,内层较外层短约20~25mm,内直径约小42mm,外层下边沿外圈φ5mm,内、外层的上边沿做成平台面,其上开有直径约8mm的孔,外侧压成凸筋面;主锅7的两侧用胶木做耳朵9,以螺钉8紧固在主锅7的壁上。实施例4 锅盖的制作(1) 小锅盖6的制作,结合图5进行用0.8mm铝皮做成外径为φ215,内径为φ195的小锅盖6,中心长80mm处,开有半径R为80mm的凹槽;盖外边沿内卷边,高6mm,用胶木做成小盖手柄4,用螺钉5与盖体紧固。(2) 大锅盖3的制作结合图6进行。用φ320mm×0.7铝皮,照图6做成大锅盖3,内径φ244mm,外径中258mm,下边沿外卷边直径为φ7mm,盖高30mm,盖顶中心,开口φ40mm,用胶木做成盖内手柄2和盖外手柄1。实例5 高效节能叠锅的组装结合图1进行在灶具12上,先放底锅11,再放底隔火板10,底隔火板10置于底锅11内,与凹园槽相配;底锅11的凸筋面处,座第一层主锅7,其上盖小锅盖6,该主锅7的凸筋面处叠第二层主锅7;依次照此叠放;最上层的主锅上盖大锅盖3,即构成高效节能叠锅。由于下部主锅近热源区,温度高,可烧、蒸、煮或烤急待用食物或水;中间所叠各锅,温度由下至上依次降低,宜烧禁溢食物(如牛奶,粥等);最上部主锅,可依所需温度较低而放置相应食物或水。各主锅可视需要而易其上、下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节能叠锅,由底锅11、底隔火板10、各带孔的夹层主锅7、小锅盖6及大锅盖3叠合而成,其特征是:底锅11与热源之间通过轻质耐火材料做成的底隔火板10相隔,不直接接触热源;各主锅7多层依次叠放于底锅11之上;各主锅7上有小锅盖6;大锅盖3盖于叠锅之最上部;各主锅7上边沿做成平台面,其上开有等距离一圈小孔,平台面外侧压成凸筋面;各主锅7做成夹层,内层较外层短、窄,内外层通过上边沿的平台面连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节能叠锅,由底锅11、底隔火板10、各带孔的夹层主锅7、小锅盖6及大锅盖3叠合而成,其特征是底锅11与热源之间通过轻质耐火材料做成的底隔火板10相隔,不直接接触热源;各主锅7多层依次叠放于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曾新
申请(专利权)人:黄曾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