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服用TPU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485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护服用TPU薄膜,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TPU树脂粒子90‑96份,表面活性剂10‑13份,接枝成分5‑8份,扩链剂2‑6份,催化剂1‑2份,抗氧化剂1‑3份。在原有的TPU树脂粒子的基础上增加了接枝成分,通过接枝成分改变TPU树脂粒子成型后的拉伸效果,并且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增加高分子之间的活动性,便于接枝成分在催化剂与扩连剂的作用下接枝在TPU高分子链上,提高高分子物料的表面自由能,进而提高高分子共聚物的湿张力,有利于将制得的TPU薄膜与无纺布进行粘连,使得由该TPU薄膜制得的防护服的强度更好,更不易破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服用TPU薄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薄膜
,尤其涉及一种防护服用TPU薄膜。
技术介绍
防护服的作用是产生细菌屏障层,防止细菌迁移,减少交叉感染,原材料一般为机织和非织造布以及复合材料,三种其中大部分是由无纺布制成的。防护服由于使用不同的原料而具有不同的性能。目前主要材料有以下几种:1、聚丙烯纺粘布:只能用作普通的防护用品,如无菌手术服、消毒布等。2、聚丙烯纺粘-熔喷-纺粘复合非织造布,即SMS或smms:其外观均匀美观、高静压阻力、手感柔软、透气性好、过滤效果好。3、聚合物涂层织物:有很好的防水性和细菌颗粒阻挡性,但透湿性差,大量汗液不能从人体排出,穿着舒适性差。4、聚酯纤维和木浆复合而成的水刺织物:其抗流体静压性相对较低,对病毒颗粒的阻隔效率相对较差,因此不是理想的防护服材料。5、聚乙烯透气膜/非织造复合布:具有优异的阻挡细菌颗粒渗透和液体渗透的效果,可以通过改变复合材料的柔软度来调节手感,拉伸强度强,透气性好,舒适性大大提高,可以进行消毒处理。其中聚合物涂层织物通常是由一层透气薄膜粘合一层无纺布得到,现有的透气薄膜包括聚丙烯薄膜、TPU薄膜、PE薄膜等;其中TPU薄膜拥有卓越的防水、透气性、柔韧和耐老化的特性,已逐渐替代PE薄膜应用于防护服领域。但目前国内的TPU薄膜产品一直以中低端为主,工业化生产的聚氨酯薄膜质量稳定性差,活性不易控制,产品副反应、晶点较多,导致产品在耐低温、伸长率、耐水解、耐热性方面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br>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护服用TPU薄膜,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TPU薄膜延伸率、拉伸率不够理想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种防护服用TPU薄膜,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TPU树脂粒子90-96份,表面活性剂10-13份,接枝成分5-8份,扩链剂2-6份,催化剂1-2份,抗氧化剂1-3份。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聚甲基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缩合烷基苯醚硫酸脂、氨基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聚乙烯苯甲基三甲铵盐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接枝成分为PP接枝马来酸酐。优选地,所述扩链剂包括1,3-丙二醇、1,5-戊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本二甲酸丙酯聚合物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催化剂包括三乙醇胺、N-甲基吗琳、N,N'-双吗琳基二乙基醚、四正丁基锡、氯化亚锡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抗氧化剂包括四[亚甲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酯、N,N-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己二胺、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和二亚磷酸季戊四醇硬脂醇酯中的一种。优先地,防护服用TPU薄膜通过如下步骤制备:S1:按照重量份计,称取90-96份的TPU树脂粒子、10-13份的表面活性剂、5-8份的接枝成分、2-6份的扩链剂、1-2份的催化剂、1-3份的抗氧化剂,备用;S2:将步骤S1中称取的所有组分研磨并混合,形成混合料,备用;S3:将步骤S2中的混合料加入高速捏合机内共混捏合,形成胶体,随后将所述胶体放入双螺杆挤出机内熔融挤出,得到熔融胶体;S4:将步骤S3中的熔融胶体导入流延机中成型,得到成品TPU薄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对TPU薄膜进行了改进,在原有的TPU树脂粒子的基础上增加了接枝成分,通过接枝成分改变TPU树脂粒子成型后的拉伸效果,并且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增加高分子之间的活动性,便于接枝成分在催化剂与扩连剂的作用下接枝在TPU高分子链上,提高高分子物料的表面自由能,进而提高高分子共聚物的湿张力,有利于将制得的TPU薄膜与无纺布进行粘连,使得由该TPU薄膜制得的防护服的强度更好,更不易破裂;而增加的抗氧化剂能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分散在高分子共聚物中增加高分子共聚物之间在外在环境中的影响,更有利于制得的TPU薄膜的存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一种防护服用TPU薄膜,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TPU树脂粒子90-96份,表面活性剂10-13份,接枝成分5-8份,扩链剂2-6份,催化剂1-2份,抗氧化剂1-3份。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聚甲基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缩合烷基苯醚硫酸脂、氨基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聚乙烯苯甲基三甲铵盐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接枝成分为PP接枝马来酸酐。优选地,所述扩链剂包括1,3-丙二醇、1,5-戊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本二甲酸丙酯聚合物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催化剂包括三乙醇胺、N-甲基吗琳、N,N'-双吗琳基二乙基醚、四正丁基锡、氯化亚锡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抗氧化剂包括四[亚甲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酯、N,N-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己二胺、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和二亚磷酸季戊四醇硬脂醇酯中的一种。优先地,防护服用TPU薄膜通过如下步骤制备:S1:按照重量份计,称取90-96份的TPU树脂粒子、10-13份的表面活性剂、5-8份的接枝成分、2-6份的扩链剂、1-2份的催化剂、1-3份的抗氧化剂,备用;S2:将步骤S1中称取的所有组分研磨并混合,形成混合料,备用;S3:将步骤S2中的混合料加入高速捏合机内共混捏合,形成胶体,随后将所述胶体放入双螺杆挤出机内熔融挤出,得到熔融胶体;S4:将步骤S3中的熔融胶体导入流延机中成型,得到成品TPU薄膜。其中所述TPU树脂粒子为聚酯型TPU粒料,JM-1019(洛阳吉明化工有限公司),相对粘度1.62。实施例1一种防护服用TPU薄膜通过如下步骤制备:S1:按照重量份计,称取90份的TPU树脂粒子、10份的聚甲基丙烯酸钠、5份的PP接枝马来酸酐、2份的本二甲酸丙酯聚合物、1份的N-甲基吗琳、1份的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备用;S2:将步骤S1中称取的所有组分研磨至30目,并采用滚筒搅拌机将各种物料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料,备用;S3:将步骤S2中的混合物料加入高速捏合机中,使高速捏合机在95℃条件下捏合混合物料,这样,高速捏合机的搅拌桨不断搅动混合物料并对混合物料作用剪切力,使得混合物料进一步分散,从而形成均匀的胶体;该胶体经由高速捏合机的输出端通入双螺杆挤出机,随后经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挤出(料筒温度最高控制在220℃),从而得到熔融胶体,以利于后续作业中对熔融胶体造型。S4:将步骤S3中的将熔融胶体通入90℃的流延机中,使流延机对熔融胶体挤压成型为坯体,并将成型的热的坯体通过冷却装置,如急冷辊进行冷却,实现对坯体的定型,以得到成品TPU薄膜。实施例2一种防护服用TPU薄膜通过如下步骤制备:S1:按照重量份计,称取93份的TPU树脂粒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服用TPU薄膜,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TPU树脂粒子90-96份,表面活性剂10-13份,接枝成分5-8份,扩链剂2-6份,催化剂1-2份,抗氧化剂1-3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服用TPU薄膜,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TPU树脂粒子90-96份,表面活性剂10-13份,接枝成分5-8份,扩链剂2-6份,催化剂1-2份,抗氧化剂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服用TPU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聚甲基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缩合烷基苯醚硫酸脂、氨基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聚乙烯苯甲基三甲铵盐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服用TPU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枝成分为PP接枝马来酸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服用TPU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包括1,3-丙二醇、1,5-戊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本二甲酸丙酯聚合物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服用TPU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三乙醇胺、N-甲基吗琳、N,N'-双吗琳基二乙基醚、四正丁基锡、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洛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