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耐腐蚀的TPU超透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6570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TPU改性薄膜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耐腐蚀的TPU超透膜,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TPU树脂粒子110‑120份,玻璃纤维2‑3份,POE马来酸酐接枝10‑16份,增粘剂1‑1.5份,耐磨剂1‑2份,扩链剂1‑3份,光屏蔽剂0.5‑1.5份,光吸收剂0.5‑1.5份,受阻胺0.5‑1.5份,耐腐蚀剂1‑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对TPU薄膜进行了改进,在原有的TPU树脂粒子的基础上增加了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扩链剂,通过接枝成分改变TPU树脂粒子成型后的成型效果,将聚烯烃的性能嵌设在TUP聚合物中,改变高分子聚合物的链性能,增加的C‑C键增加了高分子聚合物的稳定性,降低因为外力导致的化学键的分离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耐腐蚀的TPU超透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TPU改性薄膜
,尤其涉及一种耐磨耐腐蚀的TPU超透膜。
技术介绍
TPU因其优越的性能和环保概念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TPU不仅拥有卓越的高张力、高拉力、强韧和耐老化的特性,而且是种成熟的环保材料,目前,TPU已被广泛应用于:鞋材、成衣、充气玩具、水上及水下之运动器材、医疗器材、健身器材、汽车椅座材料、雨伞、皮箱、皮包等。目前市场的TPU膜不具有防腐蚀性,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光、空气、雨水、外部酸碱等影响而产生腐蚀,破坏TPU膜中高分子聚合物中化学键,使得高分子聚合物分解,进而使得TPU膜不具备更好的耐腐蚀性;并且由于TPU薄膜的耐腐性也较一般,进而减少TPU膜的使用寿命,实用性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耐腐蚀的TPU超透膜,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TPU薄膜耐腐蚀、耐磨不够理想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种耐磨耐腐蚀的TPU超透膜,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TPU树脂粒子110-120份,玻璃纤维2-3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耐腐蚀的TPU超透膜,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TPU树脂粒子110-120份,玻璃纤维2-3份,POE马来酸酐接枝10-16份,增粘剂1-1.5份,耐磨剂1-2份,扩链剂1-3份,光屏蔽剂0.5-1.5份,光吸收剂0.5-1.5份,受阻胺0.5-1.5份,耐腐蚀剂1-2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耐腐蚀的TPU超透膜,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TPU树脂粒子110-120份,玻璃纤维2-3份,POE马来酸酐接枝10-16份,增粘剂1-1.5份,耐磨剂1-2份,扩链剂1-3份,光屏蔽剂0.5-1.5份,光吸收剂0.5-1.5份,受阻胺0.5-1.5份,耐腐蚀剂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耐腐蚀的TPU超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剂为PVC或脂环族石油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耐腐蚀的TPU超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受阻胺包括GW-622、GW-944、聚丁二酸4-羟乙基-2,2,6,6-四甲基-1-哌啶乙醇)酯、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哌啶醇酯、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耐腐蚀的TPU超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剂由硬脂酸钾、聚丙烯腈、改性荞麦粉、聚乙烯醇和聚丙烯酸酯混合而成,且硬脂酸钾、聚丙烯腈、改性荞麦粉、聚乙烯醇和聚丙烯酸酯的重量比为1.1:1.2:1: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耐腐蚀的TPU超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包括1,3-丙二醇、1,5-戊二醇、对苯二酚二羟乙基醚、1,4-环己烷二甲醇、双酚A改性聚乙二醇二烯丙酯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耐腐蚀的TPU超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腐蚀剂为聚甲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洛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