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波性好的风动力电动登陆艇
本专利技术涉及登陆艇
,具体为一种耐波性好的风动力电动登陆艇。
技术介绍
登陆艇是小船艇和在海洋里航行的运输或运载军事力量工具,它通常被使用在一次两栖攻击期间中去从海对岸运输或运载着陆军事力量,登陆艇在水面上航行时,容易受到水体波动的影响导致船体晃动,使乘坐登陆艇的乘客非常不舒适和难受,现有的登陆艇在进行使用时,通过启动对应位置上的电动伸缩杆,活动杆两侧的浮板在斜槽的限制下张开,驱动电机带的第一齿轮啮合第二齿轮,进而带动传动轴的转动,通过传动轴带动固定盒的转动,从而能够根据船摆动的角度,调节稳定装置的对应位置,然而还存在以下问题:一、只通过浮板转动的方式进行调节,当水中的固体杂物较多或者水体较浅时,浮板转动空间较小,导致浮板无法对登陆艇的稳定性进行调节,大大降低了登陆艇的稳定性;二、在转动过程中,容易将水中的水草缠绕在浮板上,当水草缠绕过多时,容易影响登陆艇的使用,且工作人员不便于对浮板进行清理,不仅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降低登陆艇的使用寿命,为此,提出一种耐波性好的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波性好的风动力电动登陆艇,包括船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8),所述第一凹槽(8)的内部焊接有基板(5),所述基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7),所述船体(1)的一侧安装有风力发电机(6),所述风力发电机(6)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所述蓄电池(7)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基板(5)的上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一转杆(10),所述第一转杆(10)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固定板(9),所述第一固定板(9)的底部贯穿所述基板(5)的上表面且焊接有第一轴承(12),所述第一轴承(12)的外圈焊接于所述第一凹槽(8)的内部底壁,所述第一转杆(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波性好的风动力电动登陆艇,包括船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8),所述第一凹槽(8)的内部焊接有基板(5),所述基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7),所述船体(1)的一侧安装有风力发电机(6),所述风力发电机(6)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所述蓄电池(7)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基板(5)的上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一转杆(10),所述第一转杆(10)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固定板(9),所述第一固定板(9)的底部贯穿所述基板(5)的上表面且焊接有第一轴承(12),所述第一轴承(12)的外圈焊接于所述第一凹槽(8)的内部底壁,所述第一转杆(10)的外侧壁焊接有第二固定板(11),所述第二固定板(11)的上表面铰接有两个第一杆体(4),两个所述第一杆体(4)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板(11)的一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凹槽(8)的内侧壁且铰接有第一板体(2),所述第一板体(2)的一侧焊接有第二板体(3),所述船体(1)的下表面焊接有第一壳体(16),所述第一壳体(16)的内部顶壁安装有正反电机(29),所述正反电机(29)的输出端焊接有第二转杆(31),所述第二转杆(31)的底部焊接有第二轴承(32),所述第二轴承(32)的外圈焊接于所述第一壳体(16)的内部底壁,所述第二转杆(31)的外侧壁焊接有第一蜗轮(28),所述第一壳体(16)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均设置有叶轮(18),所述叶轮(18)的一侧焊接有第二杆体(37),所述第二杆体(37)远离所述叶轮(18)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壳体(16)的一侧,所述第二杆体(37)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槽体(34),所述槽体(34)的一端焊接有第二蜗轮(30),所述第二蜗轮(30)和所述第一蜗轮(28)相啮合,所述槽体(34)的外侧壁安装有电动推杆(27),所述电动推杆(27)的活塞杆焊接有推板(38),所述船体(1)的下表面焊接有第二壳体(20),所述第二壳体(20)的内侧壁焊接有第四杆体(40),所述第四杆体(40)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两个套管(42),两个所述套管(42)的外侧壁均焊接有第三固定板(48),所述第三固定板(48)的下表面焊接有弧形板(43),所述弧形板(4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45),所述第三滑块(45)的下表面焊接有锥形块(46),所述第三固定板(48)的一侧焊接有第三杆体(49),所述第三杆体(49)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壳体(20)的内侧壁且焊接有第三板体(19),所述第二壳体(20)的内部安装有伺服电机(39),所述伺服电机(39)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二壳体(20)的内侧壁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玉生,厉鹏,陈天翼,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贸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