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结构性防腐及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4572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车组结构性防腐及排水结构,涉及车体防腐及排水技术领域,包括车顶型腔、侧墙型腔、端墙型腔以及底架型腔,端墙型腔、车顶型腔、侧墙型腔以及底架型腔各自相互分隔,且分别设有用于向外排水的排水组件;外端墙板和内端墙板之间还设有位于端门角处的防腐角件,防腐角件为中空构件,具有背离端墙设置的中空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动车组结构性防腐及排水结构,将车顶型腔、侧墙型腔和底架型腔相互分隔,避免型腔内部积水穿过不同型腔造成对车体构件造成的腐蚀,在端门角设了防腐角件,防腐角件的中空设置使其与内端墙板和外端墙板厚度相近,避免焊接过程中板厚差过大造成的焊后变形,优化了端门角受力路径分布,达到了防腐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车组结构性防腐及排水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体防腐及排水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动车组结构性防腐及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高速动车组各部件通常采用长大型材焊接而成,车顶、侧墙、端墙的各个型腔整车相互贯通。由于安装中需要对型材开孔以布置电缆或提供安装接口,所以型腔内部多存在密封性不足的问题,在车体生产制造、储存、运输过程中雨、雪或湿润空气进入型腔内会造成意外进水,在车辆运营服役过程中中易发生事故车体损害造成的型腔进水,在冷热交替的环境下型腔内易产生冷凝水。如果车顶内的积水流入侧墙、端墙以及底架的型腔内,就会使车体结构受到腐蚀破坏,严重影响车体的使用寿命。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这些水还会出现结冰膨胀的现象,进一步加剧车体的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车组结构性防腐及排水结构,能够实现各型腔内积水的独立收集和排放,避免了车体多个部件受到腐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动车组结构性防腐及排水结构,包括外顶板和内顶板形成的车顶型腔、外侧墙板和内侧墙板形成的侧墙型腔、外端墙板和内端墙板形成的端墙型腔以及外底板和内底板形成的底架型腔,端墙型腔、车顶型腔、侧墙型腔以及底架型腔各自相互分隔,且分别设有用于向外排水的排水组件;其中,外端墙板和内端墙板之间还设有位于端门角处、且用于形成端墙型腔的防腐角件,防腐角件为中空构件,具有背离端墙设置的中空腔。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内端墙板和外端墙相邻一侧的壁面上分别设有卡接凹槽,防腐角件上设有用于卡接于卡接凹槽内的卡接凸块,卡接凸块具有两相邻设置、且用于形成端墙型腔的直角边板,直角边板相远离的一端设有向外延伸的焊接垫板,焊接垫板与防腐角件之间具有间隙。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动车组结构性防腐及排水结构还包括设置于外底板上、且位于接口外周的接口组件,接口组件包括基座片和法兰框,基座片贴合于外底板上且位于接口的外周;法兰框叠放于基座片上,且与基座片之间设有电隔离复合垫片。一些实施例中,动车组结构性防腐及排水结构还包括贯穿车顶或侧墙设置的铸铝组件,铸铝组件粘接或焊接于车顶或侧墙上,用于形成车顶型腔或侧墙型腔。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内底板上设有用于连通端墙型腔与底架型腔的连通孔,连通孔靠近底架边梁设置,用于导送端墙型腔内的水至底架型腔。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车顶型腔包括外平顶板和内平顶板形成的平顶型腔、外圆顶板和内圆顶板形成的圆顶型腔以及高压箱外板和高压箱内板形成的高压箱型腔,圆顶型腔与平顶型腔相邻设置,高压箱型腔向下凹陷设置于圆顶型腔或平顶型腔上,平顶型腔、圆顶型腔以及高压箱型腔各自相互分隔设置,且分别连接有排水组件。一些实施例中,外圆顶板和内圆顶板的端部设有能够封堵圆顶型腔的端部的第一连接件,外平顶板和内平顶板的端部设有能够封堵平顶型腔的端部的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卡接连接以连接车体平顶和车体圆顶、并分隔平顶型腔和圆顶型腔。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具有向下的开口,第一连接件的两侧板的下缘向相邻一侧折弯以形成第一卡接部,第一连接件的侧部设有卡接于外圆顶板的下方的第一卡块以及卡接于内圆顶板的上方的第二卡块;第二连接件具有向上的开口,第二连接件的两侧板的上缘分别设有卡接于第一卡接部外侧的第二卡接部,第二连接件的侧部设有承托于外平顶板下方、并与外平顶板相连的承托板;其中,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卡接以连接车体平顶和车体圆顶。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排水组件包括连接座、排水管壳、芯体、弹性件、密封圈以及排水头,连接座用于连接于车体上,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接管;动车组结构性防腐及排水结构接管的下端外周,排水管壳的下端设有向内凸起的卡台;芯体滑动设置于连接管和排水管壳内,芯体的轴向中部设有向外周凸起、以与卡台抵接的凸台,芯体的顶面上设有向下延伸的上开口、底面上设有向上延伸的下开口,芯体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与上开口连通的上过水孔以及与下开口连通的下过水孔,上开口和上过水孔能够使连接管内的水流入排水管壳,下开口和下过水孔能够使排水管壳内的水从下端流出;弹性件套设于芯体上,弹性件的上端与连接管的下端面抵接,下端与凸台抵接,用于向下顶撑芯体;密封圈套设于芯体上、且位于凸台的下方,在弹性件向下顶撑芯体时,密封圈与卡台抵接并密封以避免水流入下过水孔;排水头可拆卸连接于排水管壳的下方,设有向上延伸的推环,推环能够向上顶推芯体至密封圈与卡台脱离,以使水自排水管壳流入下开口并向外流出。一些实施例中,芯体的下部设有向外周凸出的多边台,排水管壳上设有与多边台滑动配合、以限制芯体周向旋转的多边孔,芯体下端螺纹连接有封闭端帽,封闭端帽上端面与排水管壳的下端面抵接以下拉芯体至密封圈与卡台密封接触。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结构性防腐及排水结构,将车顶型腔、侧墙型腔和底架型腔相互分隔,避免型腔内部积水穿过不同型腔造成对车体构件造成的腐蚀,有效的延长了车体的寿命,在端门角设了防腐角件,防腐角件的中空设置使其与内端墙板和外端墙板厚度相近,避免焊接过程中板厚差过大造成的焊后变形,优化了端门角受力路径分布,实现了良好的防腐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车组结构性防腐及排水结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中防腐角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接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底架、端墙以及侧墙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体圆顶和车体平顶的连接节点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体平顶的连接节点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体平顶和端墙的连接节点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排水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0中的排水组件排水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0中的排水组件闭锁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0中芯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侧墙型腔和排水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底架的内装地板以及排水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1、圆顶型腔;111、第一连接件;1111、第一卡接部;112、第一卡块;113、第二卡块;114、连接型材;115、连接部;12、平顶型腔;121、第二连接件;1211、第二卡接部;122、承托板;123、封堵板;13、端墙型腔;131、连通孔;14、底架型腔;15、高压箱型腔;16、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动车组结构性防腐及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顶板和内顶板形成的车顶型腔、外侧墙板和内侧墙板形成的侧墙型腔、外端墙板和内端墙板形成的端墙型腔以及外底板和内底板形成的底架型腔,所述端墙型腔、所述车顶型腔、所述侧墙型腔以及所述底架型腔各自相互分隔,且分别设有用于向外排水的排水组件;/n其中,所述外端墙板和所述内端墙板之间还设有位于端门角处、且用于形成所述端墙型腔的防腐角件,所述防腐角件为中空构件,具有背离所述端墙设置的中空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动车组结构性防腐及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顶板和内顶板形成的车顶型腔、外侧墙板和内侧墙板形成的侧墙型腔、外端墙板和内端墙板形成的端墙型腔以及外底板和内底板形成的底架型腔,所述端墙型腔、所述车顶型腔、所述侧墙型腔以及所述底架型腔各自相互分隔,且分别设有用于向外排水的排水组件;
其中,所述外端墙板和所述内端墙板之间还设有位于端门角处、且用于形成所述端墙型腔的防腐角件,所述防腐角件为中空构件,具有背离所述端墙设置的中空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结构性防腐及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端墙板和所述外端墙板相邻一侧的壁面上分别设有卡接凹槽,所述防腐角件上设有用于卡接于所述卡接凹槽内的卡接凸块,所述卡接凸块具有两相邻设置、且用于形成所述端墙型腔的直角边板,所述直角边板相远离的一端设有向外延伸的焊接垫板,所述焊接垫板与所述防腐角件之间具有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结构性防腐及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车组结构性防腐及排水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底板上、且位于接口外周的接口组件,所述接口组件包括:
基座片,贴合于所述外底板上且位于接口的外周;
法兰框,叠放于所述基座片上,且与所述基座片之间设有电隔离复合垫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车组结构性防腐及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车组结构性防腐及排水结构还包括贯穿车顶或侧墙设置的铸铝组件,所述铸铝组件粘接或焊接于所述车顶或所述侧墙上,用于形成所述车顶型腔或所述侧墙型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结构性防腐及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底板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端墙型腔与所述底架型腔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靠近底架边梁设置,用于导送所述端墙型腔内的水至所述底架型腔。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动车组结构性防腐及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型腔包括外平顶板和内平顶板形成的平顶型腔、外圆顶板和内圆顶板形成的圆顶型腔以及高压箱外板和高压箱内板形成的高压箱型腔,所述圆顶型腔与所述平顶型腔相邻设置,所述高压箱型腔向下凹陷设置于所述圆顶型腔或所述平顶型腔上,所述平顶型腔、所述圆顶型腔以及所述高压箱型腔各自相互分隔设置,且分别连接有所述排水组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车组结构性防腐及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圆顶板和所述内圆顶板的端部设有能够封堵所述圆顶型腔的端部的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建强张硕韶张庆刚刘涛王海生翟玉千侯建英张雷吴胜权陈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