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充气防爆车轮的样机试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4514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充气防爆车轮的样机试制方法,采用“輮轮‑铰链组‑轮毂”的一体化设计,由外至内依次由輮轮、铰链组、轮毂组成。轮毂通过若干径向方向设置的铰链组对应连接固定,悬挂于輮轮之间;轮毂试制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其在交变力作用下的可靠性,避免疲劳破坏现象的出现,同时尽可能采用轻质材料;铰链组的试制重点是解决其布置形式和数目问题,并且考虑螺栓‑铰链和铰链‑铰链的间隙配合,以降低不必要的载荷冲击和物理干涉,兼顾轻量化;輮轮设计的侧重点是在兼顾散热性能和减重的情况下实现橡胶层缓冲的减震性能,其对卡环和弹性环的装配设计要求安全稳定,并使用一体化加工制造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充气防爆车轮的样机试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充气防爆车轮
,主要涉及一种非充气防爆车轮的样机试制方法。
技术介绍
非充气防爆车轮整体结构采用“輮轮-铰链组-轮毂”的一体化设计,以解决车轮复杂越野工况下的缓冲减振、大负荷承载、防侧翻稳定性、高性能抓地等技术难题,在车轮建模理论与分析技术、关键零部件材料选择以及单轮校核和陪试品车辆试验测试方法等方面将开展一系列深入研究。对于传统车轮的原理样机制作方法已经日趋成熟,但是传统车轮所存在的可能发生爆胎的问题一直是部分特殊用途车辆发展道路上的阻碍。非充气防爆车轮的出现,从结构上根绝了爆胎问题的发生。但是非充气防爆车轮的设计流程是通过反复的“设计-计算-试验”来实现的,存在着浪费材料、设计开发效率不足等缺陷。在完成设计后,还不具有成熟的原理样机试制方法,难以进行实物试验以及进一步的量产化计划。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充气防爆车轮的样机试制方法,非充气防爆车轮原理样机按全尺寸1∶1制造,着重解决车轮内部运动部件与固定结构间隙配合、车轮与车辆之间的装配间隙及其人机工程协调等问题。利用原理样机来验证零部件是否满足项目的各项指标。所述的非充气防爆车轮整体结构采用“輮轮-铰链组-轮毂”的一体化设计,由外至内依次由輮轮、铰链组、轮毂组成。轮毂通过若干径向方向设置的铰链组对应连接固定,悬挂于輮轮之间。轮毂试制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其在交变力作用下的可靠性,避免疲劳破坏现象的出现,同时尽可能采用轻质材料;铰链组的试制重点是解决其布置形式和数目问题,并且考虑螺栓-铰链和铰链-铰链的间隙配合,以降低不必要的载荷冲击和物理干涉,兼顾轻量化;輮轮设计的侧重点是在兼顾散热性能和减重的情况下实现橡胶层缓冲的减震性能,其对卡环和弹性环的装配设计要求安全稳定,并使用一体化加工制造方式。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非充气防爆车轮的样机试制方法,将所述非充气防爆车轮样机由内向外依次划分为轮毂、铰链组和輮轮三部分,轮毂通过若干径向方向设置的铰链组对应连接固定,悬挂于輮轮之间;所述样机试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所述轮毂与輮轮之间通过若干铰链组连接固定,所述铰链组沿轮毂圆周均匀分布,每个铰链组由至少两节铰链组成,每节铰链依次固定连接;所述铰链组两端分别与轮毂盘和輮轮下端卡环固定连接;步骤S2、所述輮轮包括沿周向均匀穿过卡环的若干平行的弹性环,所述弹性环由若干条钢丝绳缠绕制成;所述弹性环与卡环外侧包裹有橡胶缓冲层,形成外轮胎;所述外轮胎由外向内依次包括胎面、钢丝帘布层和橡胶缓冲层;所述橡胶缓冲层中橡胶的制备采用半有效硫化体系,首先在缓冲层橡胶中加入炭黑、碳酸钙、硅粉,提高成品车轮的耐久性能,减少脱层现象,延长轮胎使用寿命;然后利用纳米氧化锌对缓冲层橡胶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再对纳米氧化锌内部结构进行化学修饰,并将粉末烘干分散至缓冲层橡胶中,进行混炼,最终得到符合要求的缓冲层橡胶。步骤S3、根据步骤S1-S2所述零部件组装配合方进行零部件试制,结合软件和样品试制试验手段,分析零部件性能并进一步优化验证;完成零部件设计后进一步组装验证,对比总体设计目标,确保零部件组装配合的合理性;对标技术指标,对零部件装配方案进一步改进优化,最终完成非充气车轮原理样机试制。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钢丝帘布层包括至少2层钢丝帘布,两端端点采用包边胶包裹,避开胎面胶的花纹转折点;选用直径5mm的圆截面钢丝帘线作为轮式车辆车轮缓冲层骨架材料;钢丝帘布层压延厚度取值为卡环上端至胎面间距离的10%-20%,钢丝连线的压延密度在48根×10cm-1以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非充气防爆车轮的样机试制方法,解决车轮内部运动部件与固定结构间隙配合、车轮与车辆之间的装配间隙及其人机协调等问题。利用样机来验证零部件是否满足项目的各项指标。试制轮毂了保证在交变力作用下的可靠性,避免疲劳破坏现象的出现,同时尽可能采用轻质材料。试制铰链组解决了布置形式和数目问题,并且考虑螺栓-铰链及铰链-铰链的间隙配合,降低不必要的载荷冲击和物理干涉,兼顾轻量化。试制輮轮可以实现橡胶层缓冲减震性能的提高,兼顾散热性能和减重,对于卡环和弹性环装配设计要求安全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非充气防爆车轮样机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非充气防爆车轮样机中輮轮的截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非充气防爆车轮的样机试制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2所示的非充气防爆车轮的样机试制方法,非充气防爆车轮原理样机按全尺寸1∶1制造,着重解决车轮内部运动部件与固定结构间隙配合、车轮与车辆之间的装配间隙及其人机工程协调等问题。利用原理样机来验证零部件是否满足项目的各项指标。非充气防爆车轮整体结构采用“輮轮-铰链组-轮毂”的一体化设计,由外至内依次由輮轮、铰链组、轮毂组成,轮毂通过若干径向方向设置的铰链组对应连接固定,悬挂于輮轮之间。轮毂试制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其在交变力作用下的可靠性,避免疲劳破坏现象的出现,同时尽可能采用轻质材料;铰链组的试制重点是解决其布置形式和数目问题,并且考虑螺栓-铰链和铰链-铰链的间隙配合,以降低不必要的载荷冲击和物理干涉,兼顾轻量化;輮轮设计的侧重点是在兼顾散热性能和减重的情况下实现橡胶层缓冲的减震性能,其对卡环和弹性环的装配设计要求安全稳定,并使用一体化加工制造方式。试制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如图1所示,轮毂与輮轮之间通过若干铰链组连接固定,所述铰链组沿轮毂圆周均匀分布,每个铰链组由至少两节铰链组成,每节铰链依次固定连接;所述铰链组两端分别与轮毂盘和輮轮下端卡环固定连接;步骤S2、所述輮轮包括沿周向均匀穿过卡环的若干平行的弹性环,所述弹性环由若干条钢丝绳缠绕制成;所述弹性环与卡环外侧包裹有橡胶缓冲层,形成外轮胎;所述外轮胎由外向内依次包括胎面、钢丝帘布层和橡胶缓冲层,如图2所示。钢丝帘布层包括至少2层钢丝帘布,两端端点采用包边胶包裹,避开胎面胶的花纹转折点;选用直径5mm的圆截面钢丝帘线作为轮式车辆车轮缓冲层骨架材料;钢丝帘布层压延厚度取值为卡环上端至胎面间距离的10%-20%,钢丝连线的压延密度在48根×10cm-1以上。所述橡胶缓冲层中橡胶的制备采用半有效硫化体系,首先在缓冲层橡胶中加入炭黑、碳酸钙、硅粉,提高成品车轮的耐久性能,减少脱层现象,延长轮胎使用寿命;然后利用纳米氧化锌比表面积大、活性强的特点对缓冲层橡胶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再对纳米氧化锌内部结构进行化学修饰,并将粉末烘干分散至缓冲层橡胶中,进行混炼,可提高橡胶制品的高速耐磨性,最终得到符合要求的缓冲层橡胶。步骤S3、根据步骤S1-S2所述零部件组装配合方进行零部件试制,按照标准产品开发流程PACE进行展开,综合国家、行业、企业标准,考虑加工制作难易程度、成本、工况要求、尺寸指标、轻量化等因素,筛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充气防爆车轮的样机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非充气防爆车轮样机由内向外依次划分为轮毂、铰链组和輮轮三部分,轮毂通过若干径向方向设置的铰链组对应连接固定,悬挂于輮轮之间;所述样机试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所述轮毂与輮轮之间通过若干铰链组连接固定,所述铰链组沿轮毂圆周均匀分布,每个铰链组由至少两节铰链组成,每节铰链依次固定连接;所述铰链组两端分别与轮毂盘和輮轮下端卡环固定连接;/n步骤S2、所述輮轮包括沿周向均匀穿过卡环的若干平行的弹性环,所述弹性环由若干条钢丝绳缠绕制成;所述弹性环与卡环外侧包裹有橡胶缓冲层,形成外轮胎;所述外轮胎由外向内依次包括胎面、钢丝帘布层和橡胶缓冲层;/n所述橡胶缓冲层中橡胶的制备采用半有效硫化体系,首先在缓冲层橡胶中加入炭黑、碳酸钙、硅粉,提高成品车轮的耐久性能,减少脱层现象,延长轮胎使用寿命;然后利用纳米氧化锌对缓冲层橡胶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再对纳米氧化锌内部结构进行化学修饰,并将粉末烘干分散至缓冲层橡胶中,进行混炼,最终得到符合要求的缓冲层橡胶。/n步骤S3、根据步骤S1-S2所述零部件组装配合方进行零部件试制,结合软件和样品试制试验手段,分析零部件性能并进一步优化验证;完成零部件设计后进一步组装验证,对比总体设计目标,确保零部件组装配合的合理性;对标技术指标,对零部件装配方案进一步改进优化,最终完成非充气车轮原理样机试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充气防爆车轮的样机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非充气防爆车轮样机由内向外依次划分为轮毂、铰链组和輮轮三部分,轮毂通过若干径向方向设置的铰链组对应连接固定,悬挂于輮轮之间;所述样机试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所述轮毂与輮轮之间通过若干铰链组连接固定,所述铰链组沿轮毂圆周均匀分布,每个铰链组由至少两节铰链组成,每节铰链依次固定连接;所述铰链组两端分别与轮毂盘和輮轮下端卡环固定连接;
步骤S2、所述輮轮包括沿周向均匀穿过卡环的若干平行的弹性环,所述弹性环由若干条钢丝绳缠绕制成;所述弹性环与卡环外侧包裹有橡胶缓冲层,形成外轮胎;所述外轮胎由外向内依次包括胎面、钢丝帘布层和橡胶缓冲层;
所述橡胶缓冲层中橡胶的制备采用半有效硫化体系,首先在缓冲层橡胶中加入炭黑、碳酸钙、硅粉,提高成品车轮的耐久性能,减少脱层现象,延长轮胎使用寿命;然后利用纳米氧化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馨雨赵又群张晨林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