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籽晶法引晶模块的排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433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籽晶法引晶模块的排蜡结构,属于熔模铸造技术领域。本籽晶法引晶模块的排蜡结构,包括浇口杯、蜡材质的横浇道、蜡材质的直浇道、蜡材质的内浇道和底板,所述浇口杯的底部连通所述横浇道,所述横浇道的底部连通竖直设置的所述直浇道的顶端,所述直浇道的底端穿过所述底板后通过第一堵头组件堵紧。有益效果:在无法完全通过直浇道排蜡的籽晶引晶器或内浇口处设置脱蜡销,使蜡料能够完全排出,降低了模壳排蜡的压力,减少模壳排蜡过程中因为蜡料堆积膨胀导致的模壳胀裂;正立的模壳摆放排蜡方式,减轻排蜡过程中对模壳内型芯的影响,能够有效地防止型芯断裂和偏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籽晶法引晶模块的排蜡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熔模铸造
,具体涉及一种籽晶法引晶模块的排蜡结构。
技术介绍
航空发动机的推重比、寿命和效率都与单晶叶片的研制应用息息相关,且单晶叶片具有承温能力强、高温强度及抗腐蚀性、抗蠕变及断裂性能优越,已经成为先进航空发动机叶片的主要选择。目前,多采用选晶法和籽晶法制备单晶叶片,与选晶法相比,籽晶法具备能够精确控制晶体生长的晶向、单晶完整性好、模组组合难度小,承重能力强、模组在涂料过程中不易断裂等优点。然而,籽晶法引晶的模壳由于底板只与籽晶和直浇道连接,存在脱蜡困难的问题。模壳倒立的排蜡方式浇口杯无法承重容易导致模壳碎裂;躺立的排蜡方式容易残留蜡料,还极易导致模壳内型芯的偏芯、断芯。随着籽晶法制备单晶叶片技术的成熟和任务量的上升,亟需研制一种适合籽晶法引晶模壳的排蜡结构,并且提供相应的封堵方法,能够有效地防止型芯断裂和偏芯。因此,提出一种籽晶法引晶模块的排蜡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籽晶法引晶模块的排蜡结构,在无法完全通过直浇道排蜡的籽晶引晶器或内浇道处设置脱蜡销,使蜡料能够完全排出,降低了模壳排蜡的压力,减少模壳排蜡过程中因为蜡料堆积膨胀导致的模壳胀裂;正立的模壳摆放排蜡方式,减轻排蜡过程中对模壳内型芯的影响,能够有效地防止型芯断裂和偏芯。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本籽晶法引晶模块的排蜡结构包括浇口杯、蜡材质的横浇道、蜡材质的直浇道、蜡材质的内浇道和底板,所述浇口杯的底部连通所述横浇道,所述横浇道的底部连通竖直设置的所述直浇道的顶端,所述直浇道的底端穿过所述底板后通过第一堵头组件堵紧,所述底板上设有引晶器,所述引晶器与所述横浇道之间设有蜡件,所述直浇道的侧壁连通有所述内浇道的一端,所述内浇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引晶器,所述内浇道上连通有脱蜡销的一端,所述脱蜡销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底板后通过第二堵头组件堵紧。有益效果:在无法完全通过直浇道排蜡的籽晶引晶器或内浇道处设置脱蜡销,使蜡料能够完全排出,降低了模壳排蜡的压力,减少模壳排蜡过程中因为蜡料堆积膨胀导致的模壳胀裂;正立的模壳摆放排蜡方式,减轻排蜡过程中对模壳内型芯的影响,能够有效地防止型芯断裂和偏芯。进一步,所述第一堵头组件为棉花和密封料浆,所述棉花塞入到所述直浇道底端出口内后通过所述密封料浆密封配合。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有效防止在浇注时高温合金液漏钢。进一步,所述第二堵头组件为堵头和密封料浆,所述堵头塞入到所述脱蜡销出口内后通过所述密封料浆密封配合。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有效防止在浇注时高温合金液漏钢。进一步,所述密封料浆为硅溶胶和白刚玉粉配合而成。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制造方便,干燥后能达到承受高温合金液的强度。进一步,所述浇口杯和所述横浇道均设有共用的排气管。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浇注时排出模壳内的气体。进一步,所述底板为被蜡包裹的金属板。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机械强度高,支撑效果好,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仰视图;图3为堵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浇口杯;2、横浇道;3、直浇道;4、内浇道;5、脱蜡销;6、底板;7、蜡件;8、引晶器;9、排气管;10、堵头;11、直浇道口;12、脱蜡销口;13、籽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籽晶法引晶模块的排蜡结构,包括:陶瓷材质的浇口杯1、蜡材质的横浇道2、蜡材质的直浇道3、蜡材质的内浇道4和底板6,底板6为圆形金属盘,上表面覆盖有一层蜡料,所述浇口杯1的底部连通所述横浇道2,所述横浇道2的底部连通竖直设置的所述直浇道3的顶端,所述直浇道3的底端穿过所述底板6后通过第一堵头组件堵紧,底板6为被蜡包裹的金属板,所述底板6上设有引晶器8,所述引晶器8与所述横浇道2之间设有蜡件7,所述直浇道3的侧壁连通有所述内浇道4的一端,所述内浇道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引晶器8,引晶器8上设有籽晶13,所述内浇道4上连通有脱蜡销5的一端,所述脱蜡销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底板6后通过第二堵头组件堵紧。在无法完全通过直浇道6排蜡的籽晶引晶器8或内浇道4处设置脱蜡销5,使蜡料能够完全排出,降低了模壳排蜡的压力,减少模壳排蜡过程中因为蜡料堆积膨胀导致的模壳胀裂;正立的模壳摆放排蜡方式,减轻排蜡过程中对模壳内型芯的影响;堵头和棉花的封堵方式,能够有效地防止高温合金液漏钢;脱蜡销5和堵头10结构简单,成本低,基本适用于所有籽晶法引晶模壳。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堵头组件为棉花和密封料浆,所述棉花塞入到所述直浇道3底端出口内后通过所述密封料浆密封配合;所述第二堵头组件为堵头10和密封料浆,所述堵头10塞入到所述脱蜡销5出口内后通过所述密封料浆密封配合,能够有效地防止高温合金液漏钢。如图3所示,脱蜡销口的封堵采用陶瓷堵头,陶瓷堵头10的上端面为直径8.5mm的圆,下端面为直径5.5mm的圆,下端面光滑连接半圆球,陶瓷堵头10总长度为19mm,将陶瓷堵头10由模壳底板上的脱蜡销5口塞入,塞紧后用硅溶胶和320#白刚玉粉按照粉液比4~5:1配制的料浆封住脱蜡销口,干燥后经过焙烧达到承受高温合金液的强度;直浇道3口的封堵采用棉花,将棉花塞入直浇道中,位置必须低于直浇道3与内浇道4连接处,再用硅溶胶和320#白刚玉粉按照粉液比4~5:1配制的料浆封上直浇道口,干燥后达到承受高温合金液的强度。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浇口杯1和所述横浇道2均设有共用的排气管9,在浇注时排出模壳内的气体。制备方法:蜡件7制模采用高压压注机,将蜡料加热到67±2℃,在6±2bar压力下将蜡料注入模具中,保压20-40s,循环20-40s,即可取出蜡模。浇道、底板6、籽晶引晶器8和脱蜡销5制模采用高压压注机,将蜡料加热到60±4℃,在5-16bar压力下将蜡料注入相应模具中,合模20-80s,压射10-70s,即可取出蜡模。蜡料也可以选择其他类型蜡料。成型蜡模按照如图1所示的结构进行粘接组合,浇口杯1为圆柱状,底部与横浇道2粘接,横浇道2为圆盘状,浇口杯1侧边使用排气口9在浇注时排出模壳内气体,直浇道3上端与浇口杯1和横浇道2连接相通,下端连接底板6,底板6上粘接引晶器8,引晶器8和横浇道2之间粘接蜡件7,内浇道4连接引晶器8和直浇道2,脱蜡销5连接内浇道4和底板6。组合完毕的模组经过涂料制得模壳。涂料共七层,每一层都经过涂料浆、撒砂和干燥过程。第一层涂料料浆采用硅溶胶和白刚玉,粘度为50-75,撒砂粒度80#,自然干燥3-24小时;第二层涂料料浆采用硅溶胶和白刚玉,粘度为16-25,撒砂粒度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籽晶法引晶模块的排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浇口杯(1)、蜡材质的横浇道(2)、蜡材质的直浇道(3)、蜡材质的内浇道(4)和底板(6),所述浇口杯(1)的底部连通所述横浇道(2),所述横浇道(2)的底部连通竖直设置的所述直浇道(3)的顶端,所述直浇道(3)的底端穿过所述底板(6)后通过第一堵头组件堵紧,所述底板(6)上设有引晶器(8),所述引晶器(8)与所述横浇道(2)之间设有蜡件(7),所述直浇道(3)的侧壁连通有所述内浇道(4)的一端,所述内浇道(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引晶器(8),所述内浇道(4)上连通有脱蜡销(5)的一端,所述脱蜡销(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底板(6)后通过第二堵头组件堵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籽晶法引晶模块的排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浇口杯(1)、蜡材质的横浇道(2)、蜡材质的直浇道(3)、蜡材质的内浇道(4)和底板(6),所述浇口杯(1)的底部连通所述横浇道(2),所述横浇道(2)的底部连通竖直设置的所述直浇道(3)的顶端,所述直浇道(3)的底端穿过所述底板(6)后通过第一堵头组件堵紧,所述底板(6)上设有引晶器(8),所述引晶器(8)与所述横浇道(2)之间设有蜡件(7),所述直浇道(3)的侧壁连通有所述内浇道(4)的一端,所述内浇道(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引晶器(8),所述内浇道(4)上连通有脱蜡销(5)的一端,所述脱蜡销(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底板(6)后通过第二堵头组件堵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籽晶法引晶模块的排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秋伟孔小青黄文艺胡琪张海潮张家添要俊罗梅芳谢丹丹田永彪程文领郑兴林蒋梅侯琳匡磊胡德明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航发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