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甜味性能的罗汉果糖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39780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6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善甜味性能的罗汉果糖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罗汉果糖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0.1‑2.1wt%的罗汉果甜苷V,0.02~0.40wt%的其他罗汉果皂苷,10‑50wt%的蔗糖/红糖,48‑89wt%的阿拉伯糖。其是罗汉果高倍甜味剂和蔗糖/红糖以及阿拉伯糖复配而成,所述罗汉果高倍甜味剂是以罗汉果甜苷为原料,依次经过极性大孔吸附树脂柱,高比表面活性大孔吸附树脂柱,小孔反相凝胶柱,物理精制得到;所述罗汉果高倍甜味剂包括以下成分:55~70wt%罗汉果苷V,1.5~4wt%份罗汉果苷IV,3~10wt%11‑O‑罗汉果苷V,0.5‑1.8wt%赛门苷,0.4~1.5wt%罗汉果苷VI,0.2wt%以下的酸酚类物质,0.2wt%以下的色素类物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罗汉果甜苷代糖降低甜度倍数,缩短甜味持续时间,制备滋味口感极好、是一种易于被消费者接受的甜味替代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甜味性能的罗汉果糖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提取分离
及甜味剂复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甜味性能的罗汉果糖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罗汉果甜苷,是以葫芦科植物罗汉果的新鲜成熟果实为原料,先糖化后熟,再经一系列分离提取步骤制备而得。其中最为常见的市售罗汉果甜苷为V50规格,罗汉果甜苷V的含量在50%附近。其主要工艺为将鲜罗汉果经糖化后熟、破碎、水提取、过滤、陶瓷膜微滤澄清、广谱大孔吸附树脂层析、离子交换树脂脱色、脱盐、真空浓缩、喷雾干燥等步骤制备而得。罗汉果甜苷是所有天然甜味物质中口感最好、最接近蔗糖的品种,具有蔗糖的清爽甜味、高甜度、低热量的显著优点,不改变血压和血糖、不引起龋齿,不引起肥胖,特别适用于糖尿病、高血压、肥胖以及不宜食糖人群,也是健康人群的理想代糖品,无甜菊糖苷的持久后苦味和金属味,也无甜茶苷的先苦后甜口感,因此,最容易被所有人群接受,这是特殊之处;但市售罗汉果甜苷入口滋味口感、甜度倍数、甜味持续时间等甜味性能的缺陷限制了罗汉果提取物的广泛使用。上述罗汉果甜苷虽经分离提纯,去除了原存于鲜罗汉果中的大部分物质,如葡萄糖、果糖、蛋白质、氨基酸、黄酮、色素等,但还残存部分酸酚类的物质,特别是市面上最为常见,应用比较广泛的V50产品,在甜味性能方面仍具有一定缺陷:(1)入口即有微苦涩味,约8秒消失;(2)甜度倍数高,为蔗糖160~200倍,不易控制用量,不宜作为甜味替代品直接使用;(3)甜味持久,持续时间长达45秒左右。相比之下,蔗糖的滋味口感是入口即感到甜味,无苦涩味,约2秒达到甜度峰值,约5秒消失,这是目前最理想的甜味口感。因此改善罗汉果甜苷的甜味性能,使之接近蔗糖的口感,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期望能够解决的技术问题。影响罗汉果甜苷滋味口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文献报道罗汉果中存在苦味皂苷--罗汉果苷IIE、III等,冬季采收的罗汉果中普遍存在这2种成分,在生产过程中混入到秋季果中,以致成品罗汉果甜苷存在入口的微苦涩味;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长期的科研和生产实践中发现,存在于鲜罗汉果中的酚酸、色素等也可能影响罗汉果甜苷的滋味口感,在产品中不含苦味皂苷的前提下,纯白色的罗汉果甜苷具有最佳的滋味口感,即蔗糖的清爽甜味;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同时发现,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离子交换树脂脱色所引入的外来杂质,若去除不彻底,也会极大地影响罗汉果甜苷的滋味口感,虽然罗汉果甜苷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脱盐步骤,但尚有些外来物质不明确以及无法完全去除。CN201610860168.9公开了一种脱苦罗汉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罗汉果加入乙醇提取,将提取液过滤,取滤液回收乙醇,得到浸膏A;2)将浸膏A加水溶解后上AB-8大孔树脂,先用水洗脱至无色,然后用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液,将洗脱液回收乙醇,得到浸膏B;3)将浸膏B加水溶解,上D101大孔树脂,用水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干燥,即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罗汉果提取物中不含苦味物质,甜味纯正,无回苦味。该方法仅以广谱大孔吸附树脂精制,此种树脂对罗汉果皂苷和黄酮、色素等均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无法实现分离,无法去除罗汉果甜苷中的酚酸类物质,无法脱色,无法调节主要甜味皂苷的相对比例。CN200710003364.5公开了一种脱色、脱苦的罗汉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水作溶剂,采用回流提取方法,将提取液过滤、浓缩,用脱色树脂脱色后用乙醇洗脱,用脱味剂脱味,回收乙醇后再经过浓缩、喷雾干燥,粉碎,得到脱色、脱苦的罗汉果提取物,该提取物为白色、结晶状的粉末,甜味纯正,无传统的中药味、后苦味,其中罗汉果甜甙重量含量为90%以上。该方法仅用脱色树脂精制,不可能制备得到90%罗汉果苷V;且脱色树脂用乙醇洗脱,则所有成分一并洗脱下来,实际上并无精制步骤,实际中罗汉果苷不被脱色树脂交换吸附而在进料过程中流出,而色素被交换吸附,乙醇洗脱部分为色素、杂质等成分。该方法无法对罗汉果甜苷脱苦。CN201910623559.2开了一种糖尿病人可食用的甜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甜味颗粒由如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组成:罗汉果提取物0.1-0.5份、木姜叶柯提取物0.3-0.8份、魔芋精粉60-80份和阿拉伯糖10-30份;所述罗汉果提取物中罗汉果甜苷V含量不小于90%,木姜叶柯提取物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根皮苷30-40%和三叶苷60-70%,魔芋精粉中萄甘聚糖的含量为90%以上。CN201711165148.0公开了一种复配甜味剂的制作方法,该复配甜味剂前味柔和、后味干净,无杂味出现,拥有与蔗糖相似的口感。其特征是将海藻糖、阿拉伯糖(成分A),罗汉果甜甙、L-甘氨酸及其衍生物(成分B)与其他天然甜味(成分C)按一定配方比例混合均匀,或按配方比例溶于水,然后浓缩结晶、或喷雾干燥而制成。上述有关罗汉果甜苷复配甜味剂的申请均是在罗汉果甜苷的基础上加入阿拉伯糖,以及一种或多种物质,并以简单工艺,如混合、干燥,或制粒、干燥等制备而得,仅涉及简单配比,不涉及从工艺技术上对罗汉果甜苷的滋味口感进行改善。以上关于改善罗汉果甜苷甜味性能的技术、复配方法不甚理想,具体表现在:(1)以离子交换树脂的化学交换吸附作为分离纯化关键,引入了外来物质,最终产品有残留,无相应去除步骤或脱盐不完全,引起罗汉果甜苷产品的苦涩味;(2)以广谱大孔吸附树脂作为分离纯化关键,罗汉果甜苷与酚酸、色素、苦涩味成分一起吸附与解吸附,未能有效分开,对滋味口感没有改善;(3)广谱大孔吸附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技术,不能制备得到纯白色,去除了酚酸、色素和苦涩味的罗汉果甜苷,目前市售罗汉果甜苷均为类白色至奶粉白色,滋味口感有待进一步改善,这是市场证明;(4)未有调节主要甜味皂苷成分相对比例的工艺技术,无法维持各主要甜味成分在最佳相对比例,并以协同作用得到最适口感;(5)加入糖醇、阿拉伯糖等复配成低倍甜味物质,仅是简单配比,通过对甜度及苦涩味进行简单稀释,只是各甜味成分在量上的改变,未有从物质基础方面改善罗汉果甜苷的滋味口感,无法突出罗汉果甜苷的甜味性能优势,且滋味口感也有待进一步改善。申请人在前的专利申请CN202110264251.0中制备了一种改善罗汉果甜苷滋味口感的高倍甜味剂及其制备方法,能有效去除酸酚、色素等影响口感的杂质,改善罗汉果甜苷高倍甜味剂产品口感,缩短甜味持续时间,同时,有效成分罗汉果甜苷V基本没有损失。相比较市面上高纯度罗汉果苷作为甜味剂,滋味口感有明显改善。但是其甜味性能,特别是后甜味的现象仍然严重。一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罗汉果甜苷等高倍甜味剂往往不直接使用,而是在降低甜度倍数以及缩短甜味持续时间制备成蔗糖相当甜味性能的甜味剂以后,再替代蔗糖使用,可作为糖尿病、高血压、肥胖以及不宜食糖人群代替蔗糖/红糖使用,但对健康人群并不需要完全代替蔗糖/红糖使用,部分解决了蔗糖/红糖所带来的高热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基于罗汉果甜苷的甜味剂,口感滋味性能不佳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利用市面上最常见的罗汉果甜苷V50为原料,通过极性大孔吸附树脂柱,高比表面活性大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甜味性能的罗汉果糖,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0.1-2.1wt%的罗汉果甜苷V,0.02~0.40wt%的其他罗汉果皂苷,10-50wt%的蔗糖/红糖,48-89wt%的阿拉伯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甜味性能的罗汉果糖,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0.1-2.1wt%的罗汉果甜苷V,0.02~0.40wt%的其他罗汉果皂苷,10-50wt%的蔗糖/红糖,48-89wt%的阿拉伯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罗汉果糖,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0.14-1.3wt%的罗汉果甜苷V,0.02~0.20wt%的其他罗汉果皂苷,30-50wt%的蔗糖/红糖,49-69wt%的阿拉伯糖;
优选地,所述罗汉果糖,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0.14-0.42wt%的罗汉果甜苷V,0.02~0.06wt%的其他罗汉果皂苷,30-35wt%的蔗糖/红糖,65-69wt%的阿拉伯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罗汉果糖,其特征在于,所述罗汉果糖是罗汉果高倍甜味剂和蔗糖/红糖以及阿拉伯糖复配而成,所述罗汉果高倍甜味剂是以罗汉果甜苷为原料,依次经过极性大孔吸附树脂柱,高比表面活性大孔吸附树脂柱,小孔反相凝胶柱,物理精制得到;所述罗汉果高倍甜味剂包括以下成分:55~70wt%罗汉果苷V,1.5~4wt%份罗汉果苷IV,3~10wt%11-O-罗汉果苷V,0.5-1.8wt%赛门苷,0.4~1.5wt%罗汉果苷VI,0.2wt%以下的酸酚类物质,0.2wt%以下的色素类物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罗汉果糖,其特征在于,所述罗汉果甜苷为罗汉果甜苷V50,其中罗汉果苷V含量在42-55%规格的产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罗汉果糖,其特征在于,所述罗汉果高倍甜味剂包括以下成分:2.3~3.0wt%罗汉果苷IV,58~65wt%罗汉果苷V,5~7wt%11-O-罗汉果苷V,0.9~1.3wt%赛门苷,0.7~1.1wt%罗汉果苷VI,0.15wt%以下的酸酚类物质,0.1wt%以下的色素类物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罗汉果糖,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大孔吸附树脂选自ADS-7,LX-8,LX-17,LX-38中的至少一种;高比表面活性大孔吸附树脂选自所述高比表面活性大孔吸附树脂选自LX-68G、XDA-7、XDA-200B,LX-10G,LSA-10、LSA-5B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小孔反相凝胶柱粒径为75-150μm系列,为聚苯乙烯型(比如GELCHP20SS、GELCHP2MG)或者甲基丙烯酸酯型(比如GELCHP20SS、GELCHP2MG)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罗汉果糖,其特征在于,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庚贵曾润清黄华学黄俊何安乐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诚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